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官罷(官罷)  拼音:guān bà
古代由官吏斷決人民糾紛。相對于私休而言。
《漢語大詞典》:求詩(求詩)
(1).指古代官方派人搜集民間歌謠,供統(tǒng)治者察風俗人情,知施政之得失。也叫采風、采詩。《公羊傳·宣公十五年》“什一行而頌聲作矣” 漢 何休 注:“男年六十,女年五十,無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間求詩,鄉(xiāng)移於邑,邑移於國,國以聞於天子。”
(2).謂尋覓詩句。 宋 陸游 《別王伯高》詩:“傾家釀酒猶嫌少,入海求詩未厭深?!?/div>
《漢語大詞典》:倉場(倉場)
(1).官方收納糧食或其他物資的場所。 清 置倉場衙門,以戶部侍郎主之,掌京倉(京城內(nèi)外糧倉)、通倉( 通州 糧倉)的政令。 唐 韓愈 《論變鹽法事宜狀》:“請量閑劇,留官吏於倉場勾當。”宋史·職官志三:“若內(nèi)外倉場帳籍,供申愆期,則以法究治?!?鄭觀應 《盛世危言·鐵路》:“一有鐵路,則分期裝載,瞬抵倉場?!?br />(2).農(nóng)家的倉房場圃。 宋 蘇轍 《春后望雪》詩:“倉場久空竭,榆棗方伐賣?!?/div>
《國語辭典》:經(jīng)官(經(jīng)官)  拼音:jīng guān
經(jīng)過官府。指訴訟、打官司。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二折》:「待經(jīng)官呵,玷辱家門,罷罷?!?/div>
《漢語大詞典》:公牒
官方文書。 唐 韓愈 《袁州申使狀》:“每奉公牒,牒尾故牒字,皆為謹牒字,有異於常?!?宋 曾慥 高齋漫錄:“一日在廳事,忽睹黃衣人若今之健步者,持公牒立庭下,公命左右皂隸承接?!?span id="kac8qqg" class="book">《京本通俗小說·馮玉梅團圓》:“ 廣州 守將差指使 賀承信 ,捧了公牒到 封州 將領司投遞?!?清 袁枚 隨園隨筆·金石:“ 唐 法琬 法師碑,書者為左衛(wèi)翊壹府翊衛(wèi) 劉欽旦 。翊一府者,五府之一也。以壹代一, 唐 時公牒亦多用之?!?/div>
《國語辭典》:公引  拼音:gōng yǐn
量詞。計算長度的單位。公制一公引等于一百公尺。也稱為「引」。
分類:官方證件
《漢語大詞典》:公試(公試)
官方主持的考試。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七:“教官作色曰:‘經(jīng)義豈當上請?’諸生曰:‘若公試,固不敢。今乃私試,恐無害。’教官乃為講解大概?!?宋 趙升 朝野類要·公試:“每歲春二三月之交公試。兩日三場,謂第二日,論策各一道,并差外官於貢院主文,以學官干預考校?!?元 劉塤 隱居通議·駢儷一:“ 陳丞相 文龍 , 咸淳 初,為太學生。是年學中引放公試之旦,適奔馳弗及?!?/div>
《國語辭典》:移檄  拼音:yí xí
檄,古代公文。移檄指發(fā)布公文聲討?!段宕菲皆挕L剖?。卷上》:「克用大怒,焚詔書,囚使者;遣使上表,移檄進討?!?/div>
《國語辭典》:酒坊  拼音:jiǔ fāng
1.古代專司釀酒的官署。《隋書。卷二四。食貨志》:「先是尚依周末之弊,官置酒坊收利。」
2.賣酒或供人飲酒的地方。唐。姚合 聽僧云端講經(jīng)詩:「遠近持齋來諦聽,酒坊魚市盡無人?!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二三:「你看那邊有個大酒坊,間壁大門就是他家?!挂卜Q為「酒店」。
《國語辭典》:官學(官學)  拼音:guān xué
古時由政府設立,教育官吏子弟的學校。如清朝設有八旗官學。
《漢語大詞典》:公禮(公禮)
(1).官方的禮節(jié)。 宋 王安石 《與孟逸秘校手書十》:“某頓首:幸以一日之雅,而每辱以公禮見加,非所望也?!?宋 戴埴 《中書見胡旦》:“中書堂宰相治事之地,表儀百辟者在是,外臣乞?qū)λ椭袝龁栕杂泄Y,何暇講師生之私?”
(2).指送給官家的禮物。《醒世姻緣傳》第十四回:“又差了 晁住 拿了許多銀子到監(jiān)中打點:刑房公禮五兩,提牢的承行十兩?!?/div>
《國語辭典》:公牘(公牘)  拼音:gōng dú
公文、案牘。
《國語辭典》:公憑(公憑)  拼音:gōng píng
官牒。宋。蘇軾〈論高麗買書利害劄子〉三首之一:「而徐積猶執(zhí)前條公憑,影庇私商,往來海外,雖有條貫實與無同。」
《漢語大詞典》:公夫
官方征用的役夫。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十二:“如拔營遠行,營官另撥公夫,幫抬劈山砲?!?/div>
《漢語大詞典》:山臺(山臺)
民間建造的寺院。與官方賜額或建造的寺院相對。 唐 杜牧 《杭州新造南亭子記》:“ 武宗 皇帝始即位,獨奮怒曰:‘窮我天下,佛也。’始去其山臺野邑四萬所。” 宋 王應麟 困學紀聞·雜識:“官賜額者為寺;私造者為招提、蘭若, 杜牧 所謂山臺野邑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