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173,分145頁顯示  上一頁  1  3  4  5  6 下一頁
典故(續(xù)上)
一官是漫
秦官
丹砂試辟官
得詩勝如得官
東閣官梅(又作:官閣梅 官梅)
二疏辭官
杜林官
廣文官冷(又作:官冷 冷官)
齊客偷秦官
一官雞肋
葛長官
官蛙(又作:鳴蛙不屬官 ...)
官濫羊頭(又作:爛羊費(fèi)官爵)
野梅官柳(又作:官柳野梅)
官水土
典故
元郎太漫
 
從宦漫浪
   
一官是漫

相關(guān)人物
元結(jié)


《全唐文》卷三百八十一〈元結(jié)二·自釋書〉~3872~
河南元氏望也,結(jié)元子名也,次山結(jié)字也。世業(yè)載國史,世系在家牒。少居商馀山,著《元子》十篇,故以元子為稱。天下兵興,逃亂入猗玗于洞,始稱猗玗于子。后家瀼濱,乃自稱浪士。及有官,人以為浪者亦漫為官乎,呼為漫郎。既客樊上,漫遂顯,樊左右皆漁者,少長相戲,更曰聱叟。彼誚以聱者,為其不相從聽,不相鉤加,帶笭箵而盡船,獨(dú)聱牙而揮車。酒徒得此又曰:「公之漫,其猶聱乎?公守著作,不帶笭箵乎?又漫浪于人間,得非聱牙乎?公漫久矣,可以漫為叟?!褂趹颍∥岵粡穆犛跁r(shí)俗,不鉤加于當(dāng)世,誰是聱者?吾欲從之,彼聱叟不慚帶乎笭箵,吾又安能薄乎著作?彼聱叟不羞聱牙于鄰里,吾又安能慚漫浪于人間?取而醉人議,當(dāng)以漫叟為稱,直荒浪其情性,誕漫其所為,使人知無所存有,無所將待。乃為語曰,能帶笭箵者,全獨(dú)而保生;能學(xué)聱牙者,保宗而全家。聱也如此,漫乎非邪?
《新唐書》卷一百四十三〈元結(jié)列傳〉~4685~
河南,元氏望也。結(jié),元子名也。次山,結(jié)字也。世業(yè)載國史,世系在家諜。少居商馀山,著元子十篇,故以元子為稱。天下兵興,逃亂入猗玗洞,始稱猗玗子。后家瀼濱,乃自稱浪士。
典故   
大夫封
 
封松
 
松作大夫
 
五株樹
 
大夫材
 
秦封大夫
 
五株封
 
大夫樹
 
秦封樹
 
秦王封
 
五樹松
 
秦帝封
 
始皇封松
 
秦官

相關(guān)人物
秦始皇


《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jì)〉~242~
二十八年,始皇東行郡縣,上鄒嶧山。立石,與魯諸儒生議,刻石頌秦德,議封禪望祭山川之事。乃遂上泰山,立石,封,祠祀。下,風(fēng)雨暴至,休于樹下,因封其樹為五大夫。
《藝文類聚》卷八十八〈木部上·松〉~52~
《漢官儀》曰。秦始皇上封太山。逢疾風(fēng)暴雨。賴得松樹。因復(fù)其道。封為大夫松也。

簡釋

大夫松:詠松樹,或喻受恩遇。唐鮑溶《聞國家將行封禪聊抒臣情》:“清蹕間過素王廟,翠華高映大夫松?!?/p>


例句

寄懷丞相業(yè),因擢大夫材。 唐扶 和兵部鄭侍郎省中四松詩

風(fēng)高大夫樹,露下將軍藥。 張說 藥園宴武輅沙將軍賦得洛字

昔聞咸陽帝,近說稽山儂。或者仙人號(hào),或以大夫封。 李商隱 李肱所遺畫松詩書兩紙得四十韻

野鶴隨君子,寒松揖大夫。 李商隱 西溪

丁固夢時(shí)還有意,秦王封日豈無心。 王睿

山苗不可蔭,孤直俟秦封。 白行簡 貢院樓北新栽小松

桃源迷漢姓,松樹有秦官。 盧照鄰 酬揚(yáng)比部員外暮宿琴堂朝路書閣率爾見贈(zèng)之作

愿符千載壽,不羨五株封。 陸贄 禁中春松

清蹕間過素王廟,翠華高映大夫松。 鮑溶 聞國家將行封禪聊抒臣情

典故 
丹砂試辟官


《博物志》卷四〈戲術(shù)〉
蜥蜴或蝘蜓。以器養(yǎng)之,食以朱砂,體盡赤,所食滿七斤,治搗萬杵,點(diǎn)女人支體,終年不滅。唯房室事則滅,故號(hào)曰守宮?!秱鳌吩疲骸笘|方朔語漢武帝,試之有驗(yàn)?!?/span>
《漢書》卷六十五《東方朔傳》
「上嘗使諸數(shù)家射覆,置守宮盂下,射之,皆不能中?!固?#183;顏師古注:「守宮,蟲名也。術(shù)家云以器養(yǎng)之,食以丹砂,滿七斤,搗治萬杵,以點(diǎn)女人體,終身不滅,若有房室之事,則滅矣。言可以防閑淫逸,故謂之守宮也。今俗呼為辟宮,辟亦御捍之義耳?!?/span>

例句

蠟光高懸照紗空,花房夜搗紅守宮。 李賀 宮娃歌

深宮鎖閉猶疑惑,更取丹沙試辟宮。 杜牧 宮詞二首

典故
得詩勝如得官


《全唐詩》卷六百七十六〈靜吟〉
騷雅荒涼我未安【騷雅荒涼我自安】,月和馀雪夜吟寒。相門相客應(yīng)相笑,得句勝于得好官。
典故
東閣梅
 
東閣官梅
 
動(dòng)詩興
 
官閣梅
 
何遜在揚(yáng)州
 
揚(yáng)州何遜
 
凌風(fēng)臺(tái)
 
何遜梅花
 
詩成東閣
 
何郎詩句
 
東閣詩興
 
何郎詞卷
 
何郎花
 
何郎舊池閣
 
何郎情思
 
何郎遺詠
 
拾遺東閣
 
東閣遜梅花
 
風(fēng)流何郎
  
何遜賦梅
 
何遜漸老
 
何遜為詩
 
詩興關(guān)梅
 
揚(yáng)州何郎識(shí)

相關(guān)人物
何遜


《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梁詩》卷九〈何遜·詩·詠樹詩〉~699~
兔園標(biāo)物序,驚時(shí)最是梅。銜霜當(dāng)路發(fā),映雪擬寒開。枝橫卻月觀,花繞凌風(fēng)臺(tái)。朝灑長門泣,夕駐臨邛杯。應(yīng)知早飄落,故逐上春來。

例句

東閣官梅動(dòng)詩興,還如何遜在揚(yáng)州。 杜甫 和裴迪登蜀州東亭送客逢早梅相憶見寄

典故
疏還
 
疏去
  
疏氏
 
父子?xùn)|歸
  
疏廣餞
 
東宮二傅
 
二疏志
 
疏傅不朝
 
疏家父子
 
疏受意
 
早退不如疏
 
二疏辭官
 
都門餞
 
東門帳飲
 
漢庭疏
 
東門賢父子
 
二疏鄉(xiāng)里
 
二疏還鄉(xiāng)
 
大疏
  
殊受辭榮
 
疏廣

相關(guān)人物
疏受
 
疏廣


《漢書》卷七十一〈雋疏于薛平彭列傳·疏廣(兄子)疏受〉~3039~
疏廣字仲翁,東海蘭陵人也。少好學(xué),明春秋,家居教授,學(xué)者自遠(yuǎn)方至。徵為博士太中大夫。地節(jié)三年,立皇太子,選丙吉為太傅,廣為少傅。數(shù)月,吉遷御史大夫,廣徙為太傅,廣兄子受字公子,亦以賢良舉為太子家令。受好禮恭謹(jǐn),敏而有辭。宣帝幸太子宮,受迎謁應(yīng)對(duì),及置酒宴,奉觴上壽,辭禮閑雅,上甚歡說。頃之,拜受為少傅?!油庾娓柑剡M(jìn)平恩侯許伯以為太子少,白使其弟中郎將舜監(jiān)護(hù)太子家。上以問廣,廣對(duì)曰:「太子國儲(chǔ)副君,師友必于天下英俊,不宜獨(dú)親外家許氏。且太子自有太傅少傅,官屬已備,今復(fù)使舜護(hù)太子家,視陋,非所以廣太子德于天下也?!股仙破溲?,以語丞相魏相,相免冠謝曰:「此非臣等所能及?!箯V繇是見器重,數(shù)受賞賜。太子每朝,因進(jìn)見,太傅在前,少傅在后。父子并為師傅,朝廷以為榮。在位五歲,皇太子年十二,通論語、孝經(jīng)。廣謂受曰:「吾聞『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今仕官至二千石,宦成名立,如此不去,懼有后悔,豈如父子相隨出關(guān),歸老故鄉(xiāng),以壽命終,不亦善乎?」受叩頭曰:「從大人議?!辜慈崭缸泳阋撇?。滿三月賜告,廣遂稱篤,上疏乞骸骨。上以其年篤老,皆許之,加賜黃金二十斤,皇太子贈(zèng)以五十斤。公卿大夫故人邑子設(shè)祖道,供張東都門外,送者車數(shù)百兩,辭決而去。及道路觀者皆曰:「賢哉二大夫!」或嘆息為之下泣。
《昭明文選》卷二十一晉·張景陽(協(xié))《詠史》
藹藹東都門,群公祖二疏。

簡釋

二疏:喻叔侄并賢,又詠功成身退。唐權(quán)德輿《奉送韋起居老舅百日假滿歸嵩陽舊居》:“四皓本違難,二疏猶待年?!?/p>


例句

唯有漢二疏,應(yīng)覺還家晚。 劉駕 讀史

尚平方畢娶,疏廣念歸期。 李德裕 思山居一十首憶種菰時(shí)

達(dá)士遺天地,東門有二疏。 李白 擬古十二首

妄比酂侯功蔑爾,每懷疏傅意悠然。 李逢吉 酬致政楊祭酒見寄

敢忘二疏歸,痛迫蘇耽井。 杜甫 八哀詩故右仆射相國張公九齡

寵位資寂用,回頭憐二疏。 楊巨源 和盧諫議朝回書情即事寄兩省閣老兼呈二起居諫院諸院長

當(dāng)時(shí)疏廣雖云盛,詎有茲筵醉綠醽。 楊汝士 宴楊仆射新昌里第

四皓本違難,二疏猶待年。 權(quán)德輿 奉送韋起居老舅百日假滿歸嵩陽舊居

疏廣豈不懷,策杖還故鄉(xiāng)。 王績 贈(zèng)梁公

賢哉只二疏,東門掛冠去。 王貞白 洛陽道

賢哉漢二疏,彼獨(dú)是何人。 白居易 不致仕

疏傅心情老,吳公政化新。 白居易 春盡日天津橋醉吟偶呈李尹侍郎

陸賈功業(yè)少,二疏官秩卑。豈若公今日,身安家國肥。 白居易 裴侍中晉公以集賢林亭即事詩三十六韻見贈(zèng)猥蒙征和才拙詞繁輒廣為五百言以伸酬獻(xiàn)

大抵吉兇多自致,李斯一去二疏回。 白居易 閑臥有所思二首

散員疏去未為貴,小邑陶休何足云。 白居易 題崔常侍濟(jì)上別墅

金印垂鞍白馬肥,不同疏廣老方歸。 盧綸 和陳翃郎中拜本府少尹兼侍御史獻(xiàn)上侍中因呈同院諸公

知子當(dāng)元老,為臣餞二疏。 盧綸 送渾煉歸覲卻赴闕庭

退跡依三徑,辭榮繼二疏。 蔣防 題杜賓客新豐里幽居

四皓將拂衣,二疏能掛冠。 護(hù)國 歸山作

疏傅獨(dú)知止,曾參善愛親。 錢起 送嚴(yán)士良侍奉詹事南游

即此同疏氏,可以一忘言。 韋應(yīng)物 奉酬處士叔見示

疏家父子錯(cuò)掛冠,梁鴻夫妻虛適越。 顧況 洛陽行送洛陽韋七明府

典故
杜林官

相關(guān)人物
劉秀(漢光武帝)
 
杜林


《后漢書》卷二十七《杜林傳》
「杜林字伯山,扶風(fēng)茂陵人也。父鄴,成哀閒為涼州刺史。林少好學(xué)沈深,家既多書,又外氏張竦父子喜文采,林從竦受學(xué),博洽多聞,時(shí)稱通儒?!埂腹馕渎劻忠堰€三輔,乃徵拜侍御史,引見,問以經(jīng)書故舊及西州事,甚悅之,賜車馬衣被。群寮知林以名德用,甚尊憚之。京師士大夫,咸推其博洽。」

例句

朱紱兩參王儉府,繡衣三領(lǐng)杜林官。 羅隱 淮南送盧端公歸臺(tái)

典故
相爾汝
 
石田茅屋
 
諸公袞袞
 
廣文官冷
 
忘形爾汝
 
相忘爾汝
 
杜陵野老共襟期
 
官冷
 
相關(guān)人物
杜甫


《全唐詩》卷二百一十六〈醉時(shí)歌〉【案:原注。贈(zèng)廣文館博士鄭虔。】
諸公袞袞登臺(tái)省【諸公袞袞登華省】,廣文先生官獨(dú)冷。甲第紛紛厭粱肉,廣文先生飯不足。先生有道出羲皇,先生有才過屈宋【先生有文過屈宋】【先生所談過屈宋】【先生所該過屈宋】【先生所抱過屈宋】。德尊一代常轗軻【德尊一代常轗壈】,名垂萬古知何用。杜陵野客人更嗤【杜陵野客人見嗤】,被褐短窄鬢如絲【被褐短穴鬢如絲】。日糴太倉五升米【日糴泰倉五升米】,時(shí)赴鄭老同襟期【時(shí)赴鄭老同衾期】。得錢即相覓,沽酒不復(fù)疑。忘形到爾汝,痛飲真吾師【痛飲直吾師】。清夜沈沈動(dòng)春酌,燈前細(xì)雨檐花落【檐前細(xì)雨燈花落】。但覺高歌有鬼神【但覺高歌感鬼神】,焉知餓死填溝壑。相如逸才親滌器,子云識(shí)字終投閣。先生早賦歸去來,石田茅屋荒蒼苔。儒術(shù)于我何有哉,孔丘盜蹠俱塵埃。不須聞此意慘愴,生前相遇且銜杯。
典故  
雞鳴函谷
 
學(xué)雞鳴
 
感孟嘗
 
放孟嘗回
 
雞鳴夫
 
雞鳴試關(guān)
 
雞鳴夜亂
 
借曉人
 
漏卻田文
 
脫函關(guān)厄
 
崤函關(guān)出
  
函谷孟嘗歸
 
函關(guān)報(bào)曉雞
 
開關(guān)計(jì)
 
亂真雞
 
齊客偷秦官
 
偽雞鳴
 
學(xué)鳴雞

相關(guān)人物
田文(孟嘗君)


《史記》卷七十五〈孟嘗君列傳〉~2354~
齊湣王二十五年,復(fù)卒使孟嘗君入秦,昭王即以孟嘗君為秦相。人或說秦昭王曰:「孟嘗君賢,而又齊族也,今相秦,必先齊而后秦,秦其危矣?!褂谑乔卣淹跄酥埂G裘蠂L君,謀欲殺之。孟嘗君使人抵昭王幸姬求解。幸姬曰:「妾愿得君狐白裘?!勾藭r(shí)孟嘗君有一狐白裘,直千金,天下無雙,入秦獻(xiàn)之昭王,更無他裘。孟嘗君患之,遍問客,莫能對(duì)。最下坐有能為狗盜者,曰:「臣能得狐白裘?!鼓艘篂楣?,以入秦宮臧中,取所獻(xiàn)狐白裘至,以獻(xiàn)秦王幸姬。幸姬為言昭王,昭王釋孟嘗君。孟嘗君得出,即馳去,更封傳,變名姓以出關(guān)。夜半至函谷關(guān)。秦昭王后悔出孟嘗君,求之已去,即使人馳傳逐之。孟嘗君至關(guān),關(guān)法雞鳴而出客,孟嘗君恐追至,客之居下坐者有能為雞鳴,而雞齊鳴,遂發(fā)傳出。出如食頃,秦追果至關(guān),已后孟嘗君出,乃還。始孟嘗君列此二人于賓客,賓客盡羞之,及孟嘗君有秦難,卒此二人拔之。自是之后,客皆服。
《檢仙經(jīng)》
世俗諸方,亦不必皆爾。大抵養(yǎng)命之藥,則多君,養(yǎng)性之藥,則多臣,治病之藥,則多佐。

簡釋

雞鳴狗盜:喻指人物或技能不倫不類、委瑣卑下、唐宋之間《過函谷關(guān)》;“雞鳴將狗盜,論德不論勛?!?/p>


例句

猶嫌未遠(yuǎn)函關(guān)道,正睡剛聞報(bào)曉雞。 吳融 閿鄉(xiāng)寓居十首茆堂

雞鳴將狗盜,論德不論勛。 宋之問 過函谷關(guān)

應(yīng)從漏卻田文后,每度聞雞不免疑。 崔道融 關(guān)下

高談先馬度,偽曉預(yù)雞鳴。 李世民 入潼關(guān)

縱使雞鳴遇關(guān)吏,不知余也是何人。 李涉 曉過函谷關(guān)

雞鳴函谷客如霧,貌同心異不可數(shù)。 柳宗元 古東門行

開關(guān)自有馮生計(jì),不必天明待汝啼。 汪遵 雞鳴曲

欲學(xué)雞鳴試關(guān)吏,太平時(shí)節(jié)懶思量。 羅隱 武牢關(guān)

二子依公子,雞鳴狗盜徒。 貫休 懷錢唐羅隱章魯封

時(shí)當(dāng)鳳來日,孰用雞鳴夫。 鮑溶 留辭杜員外式方

典故
雞肋棄
 
一官雞肋
 
棄雞肋
  
浮利一雞肋
 
漢中雞肋地
 
雞肋曹公忿
  
楊修雞肋

相關(guān)人物
曹操(魏武帝)
 
楊修


《三國志》卷一〈魏書·武帝紀(jì)〉~52~
二十四年春正月,仁屠宛,斬音。夏侯淵與劉備戰(zhàn)于陽平,為備所殺。三月,王自長安出斜谷,軍遮要以臨漢中,遂至陽平。備因險(xiǎn)拒守。南朝宋·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曰:時(shí)王欲還,出令曰「雞肋」,官屬不知所謂。主簿楊脩便自嚴(yán)裝,人驚問脩:「何以知之?」脩曰:「夫雞肋,棄之如可惜,食之無所得,以比漢中,知王欲還也?!?/span>
《后漢書》卷五十四〈楊震列傳·(玄孫)楊脩〉~789~
脩字德祖,好學(xué),有俊才,為丞相曹操主簿,用事曹氏。及操自平漢中,欲因討劉備而不得進(jìn),欲守之又難為功,護(hù)軍不知進(jìn)止何依。操于是出教,唯曰「雞肋」而已。外曹莫能曉,脩?yīng)氃唬骸阜螂u肋,食之則無所得,棄之則如可惜,公歸計(jì)決矣?!鼓肆钔獍咨試?yán),操于此回師。

例句

雞肋曹公忿,豬肝仲叔慚。 羅隱 寄洪正師

典故 
葛長官
  
相關(guān)人物
葛洪
 
葛玄


《晉書》卷七十二《葛洪傳》
葛洪字稚川,丹陽句容人也。……尤好神仙導(dǎo)養(yǎng)之法。從祖玄,吳時(shí)學(xué)道得仙,號(hào)曰葛仙公,以其鍊丹秘術(shù)授弟子鄭隱。洪就隱學(xué),悉得其法焉。后師事南海太守上黨鮑玄。玄亦內(nèi)學(xué),逆占將來,見洪深重之,以女妻洪。洪傳玄業(yè),兼綜練醫(yī)術(shù),凡所著撰,皆精覈是非,而才章富贍。 ……自號(hào)抱樸子,因以名書。其馀所著碑誄詩賦百卷,移檄章表三十卷,神仙、良吏、隱逸、集異等傳各十卷,又抄五經(jīng)、史、漢、百家之言、方技雜事三百一十卷,金匱藥方一百卷,肘后要急方四卷。 洪博聞深洽,江左絕倫。著述篇章富于班馬,又精辯玄賾,析理入微。后忽與岳疏云:「當(dāng)遠(yuǎn)行尋師,剋期便發(fā)。」岳得疏,狼狽往別。而洪坐至日中,兀然若睡而卒,岳至,遂不及見。時(shí)年八十一。視其顏色如生,體亦柔軟,舉尸入棺,甚輕,如空衣,世以為尸解得仙云。

例句

勿憚山深與地僻,羅浮尚有葛仙翁。 元結(jié) 說洄溪招退者

存亡去住一壺中,兄事安期弟葛洪。 崔郾 贈(zèng)毛仙翁

篋貯靈砂日日看,欲成仙法脫身難。不知誰向交州去,為謝羅浮葛長官。 施肩吞 自述

最愛葛洪尋藥處,露苗煙蕊滿山春。 曹唐 送羽人王錫歸羅浮

自是葛洪求藥價(jià),不關(guān)梅福戀簪裾。 李群玉 送陶少府選

誘我為弟子,逍遙尋葛洪。 李頎 贈(zèng)蘇明府

濁酒尋陶令,丹砂訪葛洪。 杜甫 奉寄河南韋尹丈人

葛洪及許靖,避世常此路。 杜甫 詠懷二首之二

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杜甫 贈(zèng)李白

葛洪尸定解,許靖力還任。 杜甫 風(fēng)疾舟中伏枕書懷三十六韻奉呈湖南親友

青牛到日迎方朔,丹灶開時(shí)共稚川。 白行簡 贈(zèng)毛仙翁

訪古因知彭祖宅,得仙何必葛洪鄉(xiāng)。 皇甫冉 彭祖井

自憐頭白早,難與葛洪親。 盧綸 送王尊師

寧知樵子徑,得到葛洪家。 盧綸 過樓觀李尊師

何能葛洪宅,終日閉煙霞。 耿湋 甘泉詩

愿言葛仙翁,終年煉玉液。 錢起 尋華山云臺(tái)觀道士

處士待徐孺,仙人期葛洪。 顧況 從江西至彭蠡入浙西淮南界道中寄齊相公

典故 
私蛙
 
鳴蛙不屬官
 
官池蛙
 
問蛙聲
 
公私鳴蛙
 
官蛙私蛙
 
問蛙鳴


《水經(jīng)注疏》卷十六〈谷水〉~396~
《晉中州記》曰:「惠帝為太子,出聞蝦蟆聲,問人,為是官蝦蟆、私蝦?。俊故坛假Z胤對(duì)曰:「在官地為官蝦蟆,在私地為私蝦蟆?!沽钤唬骸溉艄傥r蟆可給廩?!?/span>
《晉書》卷四〈孝惠帝紀(jì)〉~08~
帝又嘗在華林園,聞蝦蟆聲,謂左右曰:「此鳴者為官乎,私乎?」或?qū)υ唬骸冈诠俚貫楣?,在私地為私?!辜疤煜禄膩y,百姓餓死,帝曰:「何不食肉糜?」其蒙蔽皆此類也。

簡釋

官蛙:指蛙。宋王令《和束熙之雨后》:“如何農(nóng)畝三時(shí)望,只得官蛙一餉鳴?!?/p>

典故  
官濫羊頭
 
爛羊費(fèi)官爵
 
侯封總羊頭
 

《后漢書》卷十一〈劉玄劉盆子列傳·劉玄〉~47~
更始納趙萌女為夫人,有寵,遂委政于萌,日夜與婦人飲宴后庭。群臣欲言事,輒醉不能見,時(shí)不得已,乃令侍中坐帷內(nèi)與語。諸將識(shí)非更始聲,出皆怨曰:「成敗未可知,遽自縱放若此!」韓夫人尤嗜酒,每侍飲,見常侍奏事,輒怒曰:「帝方對(duì)我飲,正用此時(shí)持事來乎!」起,扺破書案。趙萌專權(quán),威福自己。郎吏有說萌放縱者,更始怒,拔劍擊之。自是無復(fù)敢言。萌私忿侍中,引下斬之,更始救請(qǐng),不從。時(shí)李軼、朱鮪?命山東,王匡、張卬橫暴三輔。其所授官爵者,皆群小賈豎,或有膳夫庖人,多著繡面衣、錦褲、襜褕、諸于,罵詈道中。長安為之語曰:「灶下養(yǎng),中郎將。爛羊胃,騎都尉。爛羊頭,關(guān)內(nèi)侯。」

簡釋

爛羊頭:指貪官污吏。清張問陶《冬日遣懷》:“今古茫茫貉一丘,功名常笑爛羊頭?!?/p>

典故
野梅官柳
 
官柳野梅


《全唐詩》卷二百二十六〈西郊〉
時(shí)出碧雞坊,西郊向草堂。市橋官柳細(xì),江路野梅香【江岸野梅香】。傍架齊書帙,看題減藥囊【看題檢藥囊】。無人覺來往【無人競來往】【無人與來往】,疏懶意何長。
典故
官水土

相關(guān)人物


《尚書》卷三〈虞書·舜典〉~44~
伯禹作司空。帝曰:「俞,咨禹,汝平水土,惟時(shí)懋哉?!?/span>

例句

削玉風(fēng)姿官水土,黑頭公自古來難。 韓偓 和王舍人撫州飲席贈(zèng)韋司空

《漢語大詞典》:漫郎
(1).指 唐 朝 元結(jié) 。 唐 顏真卿 《容州都督兼御史中丞本管經(jīng)略使元君表墓碑銘》序:“將家 瀼 濱,乃自稱浪士,著《浪説》七篇。及為郎,時(shí)人以浪者亦漫為官乎,遂見呼為‘漫郎’?!?宋 黃庭堅(jiān) 《彫陂》詩:“窮山為吏如 漫郎 ,安能為人作嚆矢。” 宋 朱熹 《壽母生朝》詩之三:“徙居邂逅成嘉遯,捧檄因循愧 漫郎 ?!?br />(2).借指放浪形骸不守世俗檢束的文人。 郁達(dá)夫 《窮鄉(xiāng)獨(dú)立日暮蒼茫顧影自傷漫然得句》詩:“只愁物換星移后,反被旁人喚 漫郎 ?!?/div>
《國語辭典》:浪士  拼音:làng shì
居住水邊的隱士。《新唐書。卷一四三。列傳。元結(jié)》:「后家瀼濱,乃自稱浪士。及有官,人以為浪者亦漫為官乎,呼為漫郎?!?/div>
《國語辭典》:五大夫  拼音:wǔ dà fū
1.授賞有功者的爵位。戰(zhàn)國時(shí)楚魏始設(shè),秦漢因之,為二十等爵的第九級(jí)?!稇?zhàn)國策。楚策一》:「楚杜赫說楚王以取趙。王且予之五大夫,而令私行?!?jié)h。晁錯(cuò)論貴粟疏〉:「今民入粟受爵,至五大夫以上,乃復(fù)一人耳。」
2.秦始皇封泰山后,返京途中遇大風(fēng)雨,在松樹下休息,因而封此松為五大夫。見《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jì)》。后借指松樹。也稱為「大夫松」。
3.越王句踐的五大夫。為舌庸、苦成、大夫種、范蠡、皋如。
4.戰(zhàn)國時(shí)魏的五大夫。為吳起、西門豹、北門可、樂羊、李克。
《國語辭典》:大夫松  拼音:dà fū sōng
五大夫的別稱。參見「五大夫」條。
《國語辭典》:五大夫  拼音:wǔ dà fū
1.授賞有功者的爵位。戰(zhàn)國時(shí)楚魏始設(shè),秦漢因之,為二十等爵的第九級(jí)?!稇?zhàn)國策。楚策一》:「楚杜赫說楚王以取趙。王且予之五大夫,而令私行?!?jié)h。晁錯(cuò)論貴粟疏〉:「今民入粟受爵,至五大夫以上,乃復(fù)一人耳?!?br />2.秦始皇封泰山后,返京途中遇大風(fēng)雨,在松樹下休息,因而封此松為五大夫。見《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jì)》。后借指松樹。也稱為「大夫松」。
3.越王句踐的五大夫。為舌庸、苦成、大夫種、范蠡、皋如。
4.戰(zhàn)國時(shí)魏的五大夫。為吳起、西門豹、北門可、樂羊、李克。
《漢語大詞典》:秦封
指 秦始皇 巡游各地時(shí)給予山川、物類的封號(hào)。 清 吳偉業(yè) 《松化石》詩:“ 穀城 相遇處,肯復(fù)受 秦 封?!?靳榮藩 注引漢官儀:“ 秦始皇 上封 泰山 ,風(fēng)雨暴至,休於松下,因封其松為五大夫?!?/div>
《國語辭典》:守宮(守宮)  拼音:shǒu gōng
動(dòng)物名。爬蟲綱有鱗目蜥蜴類。脊部色灰暗,體扁平,有四足,能游行于直立的墻壁上。也稱為「壁虎」、「蝘蜓」。
《漢語大詞典》:守宮槐
槐樹的一種。其葉白日聚合,夜間舒展。爾雅·釋木:“守宮槐葉晝聶宵炕?!?郭璞 注:“槐葉晝?nèi)章櫤隙箍徊颊?,名為守宮槐?!?郝懿行 義疏:“《御覽》引 晉 儒林祭酒 杜行齊 説:‘在 朗陵縣 南,有一樹,似槐,葉晝聚合相著,夜則舒布而守宮也?!?南朝 梁 王筠 《寓直中庶坊贈(zèng)蕭洗馬》詩:“霜被守宮槐,風(fēng)驚護(hù)門草。”
《漢語大詞典》:官梅
官府所種的梅。 唐 杜甫 《和裴廸登蜀州東亭送客逢早梅相憶見寄》:“東閣官梅動(dòng)詩興,還如 何遜 在 揚(yáng)州 ?!卑矗?南朝 梁 何遜 為官在 揚(yáng)州 時(shí),官府中有梅,常吟詠其下,故云。 宋 黃庭堅(jiān) 《雨中花慢》詞:“政樂中和,夷夏宴喜。官梅乍傳消息。待新年歡計(jì),斷送春色,桃李成陰。” 清 趙翼 《題謝蘊(yùn)山觀察種梅圖》詩:“陋彼 孤山翁 ,徒夸疎影橫,官梅與野梅,固難一例評(píng)?!卑?, 孤山翁 指 宋 林逋 。因其隱居終老 孤山 ,故稱。其《山園小梅》云:“疎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dòng)月黃昏。”
分類:官府何遜
《漢語大詞典》:二疏
亦作“ 二疎 ”。 指 漢宣帝 時(shí)名臣 疏廣 與兄子 受 。 廣 為太傅, 受 為少傅,同時(shí)以年老乞致仕,時(shí)人賢之。歸日,送者車數(shù)百輛,設(shè)祖道,供張 東都門 外。 晉 張協(xié) 《詠史》:“藹藹 東都門 ,群公祖二疎?!?span id="tcpcxrp" class="book">《隋書·韋世康傳》:“欲追蹤二 疎 ,伏奉尊命?!?唐 護(hù)國 《歸山作》詩:“四皓將拂衣,二 疏 能掛冠。” 明 何景明 《蹇賦》:“予羨夫二 疏 之鑒止兮,齊縣輿而脫駕?!?/div>
《漢語大詞典》:兩疏(兩疏)
漢 疏廣 與其侄 疏受 的合稱。 廣 為太傅, 受 為少傅,因年老同時(shí)主動(dòng)辭官,受到人們尊重。 唐 孟浩然 《送告八從軍》詩:“正待功名遂,從君繼兩 疏 ?!?宋 蘇軾 《次韻李端叔送翟安常赴闕兼寄子由》:“白髮歸心憑説與,古來誰似兩 疏 賢?!?宋 范公稱 過庭錄:“田園粗足,兩 疏 那見於復(fù)來?!?明 屠隆 《綵毫記·母子慮禍》:“合則致主匡時(shí),希 留侯 謝傅 之跡;不合則奉身而退,追兩 疏 都水 之風(fēng)。”
分類:與其太傅
《漢語大詞典》:疏傅
西漢 疏廣 、 疏受 叔侄分別為 宣帝 太子太傅、少傅,于榮顯中同時(shí)稱病引退。后遂以“疏傅”為急流勇退的典型。 唐 白居易 《春盡日天津橋醉吟偶呈李尹侍郎》:“ 疏傅 心情老, 吳公 政化新?!?唐 鄭谷 《渭陽樓閑望》詩:“擾擾塵中猶未已,可知 疏傅 獨(dú)能休?!?宋 張耒 《登海州城樓》詩:“ 疏傅 里閭詢故老, 秦皇 車甲想東游。”
《國語辭典》:冷官  拼音:lěng guān
清閒、地位不重要的官職。唐。張籍 早春閒游詩:「年長身多病,獨(dú)宜作冷官?!顾?。蘇軾 九月二十日微雪懷子由弟詩二首之一:「短日送寒砧杵急,冷官無事屋廬深。」也作「冷宦」。
《國語辭典》:狗盜(狗盜)  拼音:gǒu dào
竊賊?!队讓W(xué)瓊林。卷四。鳥獸類》:「強(qiáng)兼并者曰鯨吞,為小賊者曰狗盜?!?/div>
《國語辭典》:狗盜雞鳴(狗盜雞鳴)  拼音:gǒu dào jī míng
比喻有某種不足稱道的技能之徒,或指卑下的技能。參見「雞鳴狗盜」條。《東周列國志》第九三回:「吾之得脫虎口,乃狗盜雞鳴之力也?!?/div>
《國語辭典》:雞鳴狗盜(雞鳴狗盜)  拼音:jī míng gǒu dào
戰(zhàn)國時(shí)秦昭王囚孟嘗君,打算加以殺害。孟嘗君的門客,一個(gè)裝狗入秦宮偷狐白裘;另一個(gè)學(xué)雞叫使函谷關(guān)關(guān)門早開,孟嘗君因此而脫難。典出《史記。卷七五。孟嘗君傳》。后以比喻有某種卑下技能的人,或指卑微的技能?!稘h書。卷九二。游俠傳。序》:「繇是列國公子,魏有信陵,趙有平原,齊有孟嘗,楚有春申,皆藉王公之勢,競為游俠,雞鳴狗盜,無不賓禮。」也作「狗盜雞鳴」。
《國語辭典》:雞鳴狗盜(雞鳴狗盜)  拼音:jī míng gǒu dào
戰(zhàn)國時(shí)秦昭王囚孟嘗君,打算加以殺害。孟嘗君的門客,一個(gè)裝狗入秦宮偷狐白裘;另一個(gè)學(xué)雞叫使函谷關(guān)關(guān)門早開,孟嘗君因此而脫難。典出《史記。卷七五。孟嘗君傳》。后以比喻有某種卑下技能的人,或指卑微的技能。《漢書。卷九二。游俠傳。序》:「繇是列國公子,魏有信陵,趙有平原,齊有孟嘗,楚有春申,皆藉王公之勢,競為游俠,雞鳴狗盜,無不賓禮?!挂沧鳌腹繁I雞鳴」。
《國語辭典》:雞肋(雞肋)  拼音:jī lè
雞的肋骨。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比喻沒甚價(jià)值,丟了卻又覺得可惜的事物?!逗鬂h書。卷五四。楊震傳》:「夫雞肋,食之則無所得,棄之則如可惜,公歸計(jì)決矣?!顾巍?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9937' target='_blank'>蘇軾 〈次韻王滁州見寄〉詩:「笑捐浮利一雞肋,多取清名幾熊掌。」
《漢語大詞典》:食雞肋(食雞肋)
比喻做無多大意義而又不忍舍棄的事情。語本三國志·魏志·武帝紀(jì)“ 備 因險(xiǎn)拒守” 裴松之 注引 晉 司馬彪 《九州春秋》:“時(shí)王欲還,出令曰:‘雞肋。’官屬不知所謂。主簿 楊脩 便自嚴(yán)裝,人驚問 脩 :‘何以知之?’ 脩 曰:‘夫雞肋,棄之如可惜,食之無所得,以比 漢中 ,知王欲還也?!?宋 蘇軾 《相視新河秉道有詩次韻》之一:“從來自笑畫虵足,此事何殊食雞肋?!?/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