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415,分95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6  7  8  9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無官
休官
本官
官柳
官物
官制
命官
宰官
京官
漢官
監(jiān)官
奉官
外官
王官
棄官
《漢語大詞典》:無官(無官)
(1).沒有官職。左傳·定公四年:“ 武王 之母弟八人, 周公 為太宰, 康叔 為司寇, 聃季 為司空……五叔無官?!?唐 李山甫 《山居》詩:“鄰居皆學(xué)稼,客至亦無官?!?清 袁枚 《銷夏》詩之一:“平生自想無官樂,第一驕人六月天?!?br />(2).謂不必備員,有其人則充之。漢書·百官公卿表:“記曰三公無官,言有其人然后充之。 舜 之於 堯 , 伊尹 於 湯 , 周公 、 召公 於 周 ,是也?!?顏師古 注:“不必備員,有德者乃處之?!?/div>
《漢語大詞典》:休官
(1).辭去官職。 唐 李商隱 《天平公座中呈令狐令公》詩:“白足禪僧思敗道,青袍御史擬休官。”《明成化說唱詞話叢刊·包龍圖公案斷曾國舅傳》:“還了我王牌和簡,休官納印去修行?!?span id="br3zzrt" class="book">《儒林外史》第八回:“自古道:‘休官莫問子?!蠢鲜琅_這等襟懷高曠,尊大人所以得暢然掛冠?!?br />(2).古代少數(shù)民族部落名。資治通鑒·晉孝武帝太元十七年:“ 休官 權(quán)千成 據(jù) 顯親 ,自稱 秦州 牧。” 胡三省 注:“ 休官 ,雜夷部落之名?!?/div>
《國語辭典》:本官  拼音:běn guān
1.原官職。南朝梁。任昉〈王文憲集序〉:「以公為侍中尚書令鎮(zhèn)國將軍;永明元年進(jìn)號衛(wèi)將軍,二年以本官領(lǐng)丹陽尹。」《新唐書。卷一七三。列傳。裴度》:「議者交口請相度,乃以本官兼中書侍郎、平章事,權(quán)佞側(cè)目?!?br />2.本地方主官。《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小孫屠。第五出》:「若得落籍除名,愿為夫婦,如今不免多將些金帛,前往衙前,尋那舊契張面前,去那本官根前說則個?!?br />3.官員自稱。《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本官聽得說有個行在崔待詔,教請過來做生活?!埂端疂G傳》第八回:「他做下這般罪,高太尉批仰定罪。定要問他手執(zhí)利刃,故入節(jié)堂,殺害本官,怎周全得他?」
《漢語大詞典》:官柳
(1).官府種植的柳樹。晉書·陶侃傳:“﹝ 侃 ﹞嘗課諸營種柳,都尉 夏施 盜官柳植之於己門。 侃 后見,駐車問曰:‘此是 武昌 西門前柳,何因盜來此種?’”
(2).大道上的柳樹。 唐 杜甫 《郪城西原送李判官武判官赴成都府》詩:“野花隨處發(fā),官柳著行新?!?宋 辛棄疾 《滿江紅·送信守鄭舜舉被召》詞:“車馬路,兒童泣,風(fēng)雨暗,旌旗濕,看野梅官柳,東風(fēng)消息。” 宋 朱淑真 《春日雜興》詩:“官柳欲眠多態(tài)度,海棠貪睡足精神?!?清 曹寅 《南轅雜詩·趙北口憶阮亭句》:“瓦橋官柳嫩黃生,魚麥鄉(xiāng)關(guān)倍引情。”
《國語辭典》:官物  拼音:guān wù
官方的物品、財(cái)產(chǎn)?!段宕菲皆挕V苁?。卷下》:「今小生抄籍以后,藏中的物皆官物也,非有詔書,不可得矣。」元。無名氏《東籬賞菊》第二折:「若論我,半個字也不識,若說道抵換官物,盜使印信,東誆西騙,天下絕魁?!?/div>
《國語辭典》:官制  拼音:guān zhì
規(guī)定官廳組織權(quán)限及官吏配置權(quán)等的法規(guī)制度?!稌x書。卷二。文帝紀(jì)》:「中護(hù)軍賈充正法律,尚書仆射裴秀議官制?!?/div>
《國語辭典》:命官  拼音:mìng guān
1.任用官吏。晉。陸機(jī) 演連珠五○首之二七:「故圣人隨世以擢佐,明主因時而命官?!鼓铣R。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五首之二:「惟王建國,惟典命官?!?br />2.由朝廷任命的官吏。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紀(jì)勝。瓦舍眾伎》:「色有色長,部有部頭,上有教坊使副、鈐轄、都管、掌儀范者,皆是雜流命官?!埂豆賵霈F(xiàn)形記》第四四回:「大小都是皇上家的官,我瞧他不起,便是褻瀆朝廷的命官?!?/div>
《漢語大詞典》:宰官
(1). 周 代冢宰的屬官。國語·晉語九“以隨宰人” 三國 吳 韋昭 注:“宰人,宰官也?!?br />(2).泛指官吏。莊子·逍遙游“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如大年” 晉 郭象 注:“茍有乎大小,則雖大鵬之與斥鷃,宰官之與御風(fēng),同為累物耳?!?唐 耿湋 《題惟干上人房》詩:“苦行無童子,忘機(jī)避宰官?!?明 徐渭 《翠鄉(xiāng)夢》第一出:“俺想起俺家法門中,這個修持,象什么,好象如今宰官們的階級從八九品巴到一二?!?br />(3).特指縣官。 清 梁章鉅 《歸田瑣記·楹聯(lián)賸語》:“在 蘇州 日,挽 吳縣 令 賀吉人 云:‘……卅年前進(jìn)士,蓋棺猶是宰官身?!?/div>
《國語辭典》:京官  拼音:jīng guān
1.在京師任職的官員?!侗饼R書。卷四二。崔劼傳》:「世門之胄,多處京官,而劼二子拱、撝并為外任?!固?。賈島和劉涵〉詩:「京官始云滿,野人依舊閒。」
2.職官名。宋代不能參預(yù)朝謁的京師官員。宋。陸游《老學(xué)庵筆記》卷八:「唐自相輔以下,皆謂之京官,言官于京師也。其常參者曰常參官,未常參者曰未常參官。國初以常參官預(yù)朝謁,故謂之升朝官,而未預(yù)者曰京官?!?/div>
《漢語大詞典》:漢官(漢官)
指古代少數(shù)民族王朝中的 漢 人官吏。元史·祭祀志五:“集賢院奏遣 漢 官,翰林院奏遣 蒙古 官,出璽書給驛以行?!?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四編第四章第一節(jié):“在這樣不同的經(jīng)濟(jì)關(guān)系基礎(chǔ)上, 夏國 建立起所謂‘蕃官’與‘ 漢 官’兩套并行的政治制度?!?/div>
《漢語大詞典》:監(jiān)官(監(jiān)官)
監(jiān)察或管理地方事務(wù)的官吏。 漢 荀悅 《漢紀(jì)·惠帝紀(jì)》:“諸侯王, 高帝 初置之,金印紫綬,治其監(jiān)官,掌監(jiān)郡縣,秩比六百石,后為刺史。”后漢書·百官志五:“里有里魁,民有什伍,善惡以告。本注曰:里魁掌一里百家。什主十家,伍主五家,以相檢察。民有善事惡事,以告監(jiān)官。”宋史·職官志七:“諸鎮(zhèn)置於管下人煙繁盛處,設(shè)監(jiān)官,管火禁或兼酒稅之事?!?span id="xr1xnff" class="book">《西湖佳話·錢塘霸跡》:“吾初起兵時,與 錢鏐 、 劉孟安 、 阮結(jié) 、 富陽 聞人宇 、監(jiān)官 徐及 、 新城 杜稜 、 餘杭 凌文舉 、 臨平 曹信 ,俱為都將,號稱‘ 杭州 八都’?!?br />國子監(jiān)、將作監(jiān)、欽天監(jiān)等官署的官員。舊唐書·禮儀志四:“貸錢一萬貫,五分收錢,以供監(jiān)官、學(xué)生之費(fèi)。” 宋 歐陽修 《濮議一》:“第一札子催修營房,責(zé)中書何不速了,因請每營差監(jiān)官一員。”明史·職官志三:“﹝ 洪武 ﹞三年改司天監(jiān)為欽天監(jiān)。四年詔監(jiān)官職專司天,非特旨不得陞調(diào),又定監(jiān)官散官。”清史稿·職官志二:“并定監(jiān)官升轉(zhuǎn)不離本署,積勞止加升銜,著為例。”
《國語辭典》:奉官  拼音:fèng guān
獲得官方批準(zhǔn)。《官話指南。卷二。官商吐屬》:「那經(jīng)紀(jì)都是奉官的么,是奉官的,他們都得有官給的牙帖,才能當(dāng)經(jīng)紀(jì)了?!?/div>
《國語辭典》:外官  拼音:wài guān
1.外省的官吏。相對于京官而言?!逗鬂h書。卷三。肅宗孝章帝紀(jì)》:「今外官多曠,并可以補(bǔ)任?!埂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七六回:「他們外官看得一班京官都是窮鬼,老實(shí)說,八千銀子誰看在眼里?」
2.古代稱九卿為「外官」。《國語。周語中》:「內(nèi)官不過九御,外官不過九品?!谷龂鴧?。韋昭。注:「九品,九卿?!?br />3.捍衛(wèi)邊境的官?!稘h書。卷六四下。終軍傳》:「臣年少材下,孤于外官?!?/div>
《國語辭典》:王官  拼音:wáng guān
1.王朝的官員。《左傳。定公元年》:「若復(fù)舊職,將承王官?!固啤6鸥Α赐趺翟姡骸干顟延魇竦?,慟哭望王官?!?br />2.地名。春秋時晉地。在今山西省聞喜縣西。
3.復(fù)姓。如楚國有王官子羽。
《漢語大詞典》:棄官(棄官)
謂自動解職去官。 明 沈德符 野獲編·科場一·典史再舉鄉(xiāng)試:“﹝ 曹文忠 ﹞為 山西 代州 教職,負(fù)才不屑卑冗,欲棄官再就試,為吏部駁奏?!?span id="hpbr3zf" class="book">《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二:“﹝ 朱晦翁 ﹞慨然嘆息道:‘看此世界,直道終不可行!’遂棄官不做,隱居本處 武夷山 中?!?/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