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定水
佛教語。澄靜之水。喻禪定之心。 南朝 梁元帝 《法寶聯(lián)璧序》:“熏戒香,沐定水?!?北周 庾信 《陜西弘農(nóng)郡五張寺經(jīng)藏碑》:“春園柳路,變?nèi)攵U林;蠶月桑津,迴成定水。” 唐 高宗 《謁慈恩寺題奘法師房》詩:“幡虹遙合彩,定水迥分暉。” 明 屠隆 《曇花記·尼僧說法》:“定從戒得,外邪不染,內(nèi)境自寧;慧從定生,定水不波,心珠自現(xiàn)?!?/div>
《漢語大詞典》:價例(價例)
指依法所定之價。 宋 李綱 《乞本司自備錢本煎鹽奏狀》:“每斤價例日漸增長,厚例悉歸商賈,民間日食貴鹽?!?宋 張元干 《滿庭芳》詞:“ 廬陵 米,還知價例,毫髮更無差?!?/div>
分類:依法定之
《漢語大詞典》:大封
(1).古軍禮之一。指諸侯疆界有侵越,則以兵征定之。周禮·春官·大宗伯:“大封之禮合眾也。” 鄭玄 注:“正封疆溝涂之固,所以合聚其民?!?賈公彥 疏:“知大封為正封疆者,謂若諸侯相侵境界,民則隨地遷移者,其民庶不得合聚,今以兵而正之,則其民合聚,故云大封之禮合眾也?!?br />(2).指封賜眾多的土地、田宅。左傳·昭公三十年:“二公子奔 楚 。 楚子 大封,而定其徙。” 杜預(yù) 注:“大封,與土田,定其所徙之居?!?span id="rl5ii2v" class="book">《后漢書·東海恭王彊傳》:“帝以 彊 廢不以過,去就有禮,故優(yōu)以大封,兼食 魯郡 ,合二十九縣。”
(3). 黃帝 時人名。管子·五行:“昔者 黃帝 得 蚩尤 而明於天道……得 大封 而辯於西方?!?/div>
《國語辭典》:定性  拼音:dìng xìng
1.固定心性、個性。如:「做事要有定性,不要見異思遷,才會有成就?!?br />2.穩(wěn)定心神?!段饔斡洝返诙呕兀骸竾醵ㄐ远鄷r,便問:『豬長老、沙長老,是那一位善于降妖?』」
3.測定物質(zhì)包含的成分和性質(zhì)。
《漢語大詞典》:師子吼(師子吼)
(1).獅子吼。佛教語。謂佛祖在大眾中講決定之說而無所畏懼,如獅子大吼。《維摩經(jīng)·佛國品》:“演法無畏,猶如師子吼?!?唐 白居易 《三教論衡》:“竊以釋門 義林法師 明大小乘,通內(nèi)外學(xué),靈山嶺岫,苦海津梁,於大眾中能師子吼。” 宋 黃庭堅 《贈王環(huán)中》:“囊中收得劫初鈴,夜靜月明師子吼。”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一四六:“ 龍樹 馬鳴 齊現(xiàn)身,我聞大地師子吼?!?br />(2). 宋 陳慥 自稱 龍丘先生 ,好賓客,然其妻 柳氏 極兇妒, 蘇東坡 因有詩云:“ 龍丘居士 亦可憐,談空説有夜不眠,忽聞 河?xùn)| 師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笔乱?宋 洪邁 《容齋三筆·陳季常》。后即以“師子吼”比喻悍婦的怒罵聲。參見“ 河?xùn)|獅吼 ”。
《國語辭典》:河?xùn)|獅吼(河?xùn)|獅吼)  拼音:hé dōng shī hǒu
本為宋代陳慥之妻柳氏兇悍善妒,常使其夫懼怕的故事。用以譏嘲妻子兇悍,使丈夫畏懼。語本宋。蘇軾寄吳德仁兼簡陳季常〉詩:「忽聞河?xùn)|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购笥靡员扔魈珒春钒l(fā)威。明。無名氏《四賢記》第一七出:「鷺鷥行狀黃昏后,也曾聞河?xùn)|獅吼,爹行千休萬休,休將那皮鞭緊抽?!?/div>
《漢語大詞典》:水觀(水觀)
近水的樓觀。 南朝 梁簡文帝 《仰和衛(wèi)尉新渝侯巡城口號》:“水觀凌卻敵,槐影帶重樓?!?br />佛教一種入定之術(shù),指坐禪時觀遍一切處水而得正定。《楞嚴經(jīng)》卷五:“教諸菩薩,修習(xí)水觀……初成此觀,但見其水,未得其身?!?宋 文珦 《物外》詩:“望岳山心靜,臨池水觀成?!?清 曹寅 《夜雨宿玉山寺》詩:“道人身齅香煙坐,童子能通水觀心?!?/div>
《國語辭典》:例外  拼音:lì wài
在一般的原則、規(guī)律之外。如:「法律之前人人平等,不應(yīng)有例外?!?/div>
《國語辭典》:約言(約言)  拼音:yuē yán
指約定的話。如:「你必須遵守自己的約言,確實去做?!?/div>
《漢語大詞典》:非刑
(1).不合刑律。左傳·襄公六年:“同罪異罰,非刑也?!?br />(2).在法律規(guī)定之外施行的殘酷的肉體刑罰。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我實不曾為盜,你們非刑吊拷,務(wù)要我招認。”《醉醒石》第八回:“ 王撫 便將他非刑逼拷,打死平民,納賄詐財?!?羅廣斌 楊益言 《紅巖》第十五章:“在 渣滓洞 對 江姐 進行非刑拷打,很顯然,這是敵人瘋狂的報復(fù)!”
《漢語大詞典》:陵節(jié)(陵節(jié))
超越制度規(guī)定之范圍。禮記·檀弓上:“故喪事雖遽不陵節(jié),吉事雖止不怠?!?孔穎達 疏:“喪事雖須促遽,亦當(dāng)有常,不得陵越喪禮之節(jié)。”隋書·經(jīng)籍志一:“古之君子,多識而不窮,畜疑以待問;學(xué)不踰等,教不陵節(jié)?!?/div>
《漢語大詞典》:禪道(禪道)
僧侶所修之道。亦特指禪定之道。 宋 嚴羽 滄浪詩話·詩辨:“大抵禪道惟在妙悟,詩道亦在妙悟?!?/div>
《漢語大詞典》:定門(定門)
佛教語。定慧二門之一。指禪定之法門。 唐 李華 《東都圣禪寺無畏三藏碑》:“掌定門之秘鑰,佩如來之密印。”
《國語辭典》:局方  拼音:jú fāng
舊稱官定的藥方,始于宋太醫(yī)局所定。
《國語辭典》:物權(quán)(物權(quán))  拼音:wù quán
指直接管領(lǐng)特定物的財產(chǎn)權(quán)。如《民法物權(quán)編》規(guī)定之所有權(quán)、地上權(quán)、不動產(chǎn)役權(quán)、抵押權(quán)、質(zhì)權(quán)等均屬物權(quán)。
《漢語大詞典》:現(xiàn)量(現(xiàn)量)
古 印度 因明學(xué)和佛教用語。量為度量決定之意,現(xiàn)量指感覺器官對事物的直接反映。猶直覺。 明 袁中道 《心律》:“參禪有從現(xiàn)量入者,有從此量入者。從現(xiàn)量入者,其力強,故一得而不失。” 清 王夫之 薑齋詩話卷二:“‘長河落日圓’,初無定景。‘隔水問樵夫’,初非想得。則禪家所謂現(xiàn)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