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書》卷一百三十九〈房琯列傳·贊曰〉~4628~
贊曰:唐名儒多言琯德器,有王佐材,而史載行事,亦少貶矣。一舉喪師,訖不復振。原琯以忠誼自奮,片言悟主而取宰相,必有以過人者,用違所長,遂無成功。然盛名之下,為難居矣。夫名盛則責望備,實不副則訾咎深。使琯遭時承平,從容帷幄,不失為名宰。而倉卒濟難,事敗隙生,陷于浮虛比周之罪,名之為累也,戒哉!
典故 醉欲眠
容我醉時眠
我眠君且去
君醉我且歸
卿去我欲睡
我眠君且歸
醉眠陶令
相關人物陶潛
《宋書》卷九十三〈隱逸列傳·陶潛〉
潛不解音聲,而畜素琴一張,無弦,每有酒適,輒撫弄以寄其意。貴賤造之者,有酒輒設,潛若先醉,便語客:「我醉欲眠,卿可去?!蛊湔媛嗜绱?。
《晉書》卷四十九《阮籍傳》附《阮咸傳》
「咸字仲容。父熙,武都太守。咸任達不拘,與叔父籍為竹林之游?!?/span>
例句
我家小阮賢,剖竹赤城邊。
阮咸雖別巷,遙識此時心。
嗣宗諸子侄,早覺仲容賢。
今日仲容修故業(yè),草堂焉敢更移文。
潯陽阮咸宅,九派竹林前。
道賢齊二阮,俱向竹林歸。
今朝小阮同夷老,欲聞明年借幾年。
此時知小阮,相憶綠尊前。
林下不成興,仲容微祿牽。
阮咸貧去田園盡,向秀歸來父老稀。
《毛詩正義》卷三之三〈國風·衛(wèi)風·伯兮〉~39~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執(zhí)殳,為王前驅(qū)。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焉得諼草,言樹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漢·毛亨傳:「婦人夫不在無容飾。」
典故曼容祿
官已六百石
曼容嫌祿厚
曼容自修
相關人物邴丹
《漢書》卷七十二〈王貢兩龔鮑列傳·龔勝、龔舍〉~3083~
初,瑯邪邴漢亦以清行徵用,至京兆尹,后為太中大夫。王莽秉政,勝與漢俱乞骸骨。自昭帝時,涿郡韓福以德行徵至京師,賜策書束帛遣歸。詔曰:「朕閔勞以官職之事,其務修孝弟以教鄉(xiāng)里。行道舍傳舍,縣次具酒肉,食從者及馬。長吏以時存問,常以歲八月賜羊一頭,酒二斛。不幸死者,賜復衾一,祠以中牢?!褂谑峭趺б拦适拢浊矂?、漢。策曰:「惟元始二年六月庚寅,光祿大夫、太中大夫耆艾二人以老病罷。太皇太后使謁者仆射策詔之曰:蓋聞古者有司年至則致仕,所以恭讓而不盡其力也。今大夫年至矣,朕憫以官職之事煩大夫,其上子若孫若同產(chǎn)、同產(chǎn)子一人。大夫其修身守道,以終高年。賜帛及行道舍宿,歲時羊酒衣衾,皆如韓福故事。所上子男皆除為郎。」于是勝、漢遂歸老于鄉(xiāng)里。漢兄子曼容亦養(yǎng)志自修,為官不肯過六百石,輒自免去,其名過出于漢。
典故 鼾睡他人
那容鼻鼾存
他人鼾無側
相關人物徐鉉
《桯史》卷一〈徐鉉入聘〉~3~
其后,王師征包茅于煜,騎省復將命請緩師,其言累數(shù)千言,上諭之曰:「不須多言,江南亦何罪?但天下一家,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耶!」
簡釋
鼾睡他人:喻自己的利益被肆意侵犯。清黃遵憲《上黃鶴樓》:“鼾睡他人同臥榻,婆娑老子自登樓?!?/p>
典故黃祖不憐
遭江夏
怨黃祖
黃祖不容
相關人物禰衡
黃祖
《后漢書》卷八十下《文苑傳·禰衡傳》
禰衡字正平,平原般人也。……后復侮慢于表,表恥不能容,以江夏太守黃祖性急,故送衡與之,祖亦善待焉。衡為作書記,輕重?密,各得體宜。祖持其手曰:「處士,此正得祖意,如祖腹中之所欲言也?!?……后黃祖在蒙沖船上,大會賓客,而衡言不遜順,祖慚,乃訶之,衡更熟視曰:「死公!云等道?」祖大怒,令五百將出,欲加箠,衡方大罵,祖恚,遂令殺之。
例句
黃祖不憐鸚鵡客,志公偏賞麒麟兒。
遐思禰衡才,令人怨黃祖。
禰衡實恐遭江夏,方朔虛傳是歲星。
黃祖不能容賤客,費祎終是負仙才。
《昭明文選》卷三十〈詩己·雜詩下·數(shù)詩〉~402~
九族共瞻遲,寡友仰徽容。唐·李善注引張載《送鐘參軍詩》曰:「善見理不拔,闡道播徽容。」
典故 澤畔行吟
吟澤畔
形容憔悴
三閭憔悴
靈均澤畔
屈原行吟
憔悴湘濱
屈平憔悴
左徒行吟
抱恨湘流
楚大夫行吟澤畔
相關人物屈原
《史記》卷八十四〈屈原賈生列傳〉~2486~
屈原至于江濱,被發(fā)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而至此?」屈原曰:「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jié)O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舉世混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溫蠖乎!」
《楚辭補注》卷七〈漁父〉~80~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曰:「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于斯?」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jié)O父曰:「圣人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釃?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于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jié)O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顾烊?,不復與言。
例句
計日西歸在,休為澤畔吟。
竹花不給口,憔悴清湘濱。
忽與朝中舊,同為澤畔吟。
《后漢書》卷六十八〈郭符許列傳·郭太〉~2228~
茅容字季偉,陳留人也。年四十馀,耕于野,時與等輩避雨樹下,眾皆夷踞相對,容獨危坐愈恭。林宗行見之而奇其異,遂與共言,因請寓宿。旦日,容殺雞為饌,林宗謂為己設,既而以供其母,自以草蔬與客同飯。林宗起拜之曰:「卿賢乎哉!」因勸令學,卒以成德。
《世說新語箋疏》下卷上〈容止〉~60~
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時挾彈出洛陽道,婦人遇者,莫不連手共縈之。左太沖絕丑,亦復效岳游遨,于是群嫗齊共亂唾之,委頓而返。南朝梁·劉孝標注引《岳別傳》曰:「岳姿容甚美,風儀閒暢?!?/span>
典故熊掌魚
難兼熊掌魚
取舍一熊掌
魚與熊蹯
熊魚不容兼
熊魚難兼
熊魚無雙得
《孟子注疏》卷十一下〈告子章句上〉~20~
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span>
《戰(zhàn)國策》卷十八〈趙策一·晉畢陽之孫豫讓〉~597~
晉畢陽之孫豫讓,始事范中行氏而不說,去而就知伯,知伯寵之。及三晉分知氏,趙襄子最怨知伯,而將其頭以為飲器。豫讓遁逃山中,曰:「嗟乎!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吾其報知氏之讎矣。」乃變姓名,為刑人,入宮涂?,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心動,執(zhí)問涂者,則豫讓也。刃其捍,曰:「欲為知伯報讎!」左右欲殺之。趙襄子曰:「彼義士也,吾謹避之耳。且知伯已死,無后,而其臣至為報讎,此天下之賢人也。」卒釋之。豫讓又漆身為厲,滅須去眉,自刑以變其容,為乞人而往乞,其妻不識,曰:「狀貌不似吾夫,其音何類吾夫之甚也。」又吞炭為啞,變其音。其友謂之曰:「子之道甚難而無功,謂子有志則然矣,謂子智則否。以子之才,而善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子之得近而行所欲,此甚易而功必成?!乖プ屇诵Χ鴳唬骸甘菫橄戎獔蠛笾瑸楣示\新君,大亂君臣之義者無此矣。凡吾所謂為此者,以明君臣之義,非從易也。且夫委質(zhì)而事人,而求弒之,是懷二心以事君也。吾所為難,亦將以愧天下后世人臣懷二心者?!?/span>
典故 形容變盡
豫讓擊衣
豫讓聲消
炭欲吞
斬空衣
相關人物豫讓
趙襄子
《戰(zhàn)國策》卷十八《趙策一》
晉畢陽之孫豫讓,始事范中行氏而不說,去而就知伯,知伯寵之。及三晉分知氏,趙襄子最怨知伯,而將其頭以為飲器。豫讓遁逃山中,曰:「嗟乎!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吾其報知氏之讎矣?!鼓俗冃彰瑸樾倘?,入宮涂廁,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廁,心動,執(zhí)問涂者,則豫讓也。刃其捍,曰:「欲為知伯報讎!」左右欲殺之。趙襄子曰:「彼義士也,吾謹避之耳。且知伯已死,無后,而其臣至為報讎,此天下之賢人也?!棺溽屩Tプ層制嵘頌閰?,滅須去眉,自刑以變其容,為乞人而往乞,其妻不識,曰:「狀貌不似吾夫,其音何類吾夫之甚也?!褂滞烫繛閱?,變其音。其友謂之曰:「子之道甚難而無功,謂子有志則然矣,謂子智則否。以子之才,而善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子之得近而行所欲,此甚易而功必成。」豫讓乃笑而應之曰:「是為先知報后知,為故君賊新君,大亂君臣之義者無此矣。凡吾所謂為此者,以明君臣之義,非從易也。且夫委質(zhì)而事人,而求弒之,是懷二心以事君也。吾所為難,亦將以愧天下后世人臣懷二心者?!?居頃之,襄子當出,豫讓伏所當過橋下。襄子至橋而馬驚。襄子曰:「此必豫讓也?!故谷藛栔?,果豫讓?!遄幽肃叭粐@泣曰:「嗟乎,豫子!豫子之為知伯,名既成矣,寡人舍子,亦以足矣。子自為計,寡人不舍子?!故贡h(huán)之。豫讓曰:「臣聞明主不掩人之義,忠臣不愛死以成名。君前已寬舍臣,天下莫不稱君之賢。今日之事,臣故伏誅,然愿請君之衣而擊之,雖死不恨。非所望也,敢布腹心?!褂谑窍遄恿x之,乃使使者持衣與豫讓。豫讓拔劍三躍,呼天擊之曰:「而可以報知伯矣?!顾旆鼊Χ馈K乐?,趙國之士聞之,皆為涕泣。
例句
中夜自將形影語,古來吞炭是何人。
豫讓斬空衣,有心竟無成。
漆身恩未報,貂裘弊豈嫌。
典故 仲容青云
相關人物阮咸(始平)
顏延年(延之)
《昭明文選》卷二十一〈詩乙·詠史·五君詠五首·阮始平〉~00~
仲容青云器,實稟生民秀。達音何用深?識微在金奏。唐·李善注:「青云,言高遠也?!妒酚洝诽饭唬骸悍蜷傁镏?,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惡能施于后代哉!』」
例句
仲容青云,叔夜玉山。
白社陶元亮,青云阮仲容。
向者玉珂人,誰是青云器。
何為青云器,猶嗟濁水泥。
君子道未長,深藏青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