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鬼箭
(1).鬼神所射之箭。迷信者謂人體為鬼箭射中即致疾病。 明 高啟 《神弦曲》:“雌狐學拜戴髑髏,鬼箭射創(chuàng)血灑秋?!?清 史震林 《西青散記》卷一:“西隣小鬼逢鬼箭,仆地不甦顏色變?!?br />(2).木名。衛(wèi)矛的別名。 宋 邵博 聞見后錄卷二六:“祠 岱 岳,因登絶頂,行四十里……地多鬼箭、天麻、元參之類?!?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木三·衛(wèi)矛:“鬼箭生山石間,小株成叢。”
(3).武器名。正字通·竹部:“兵法,鬼箭即鐵蒺黎,稍小,用毒藥炒過,人足著此,即腫不能行,夜散要路,故名鬼箭?!?/div>
《漢語大詞典》:負侯(負侯)
(1).靠著箭靶。儀禮·鄉(xiāng)射禮:“司馬命獲者執(zhí)旌以負侯。獲者適侯,執(zhí)旌負侯而俟。”
(2).指靠著箭靶的人,即負責報告箭是否射中箭靶的人。儀禮·大射:“負侯許諾如初,去侯,皆執(zhí)旌以負其侯而俟?!?/div>
《漢語大詞典》:射傷
被子彈射中而受傷。例如:被行刺者射傷三次。
《漢語大詞典》:射葉(射葉)
原指 春秋 楚 養(yǎng)由基 百步射中楊柳葉的故事。后用為善射的典實。 唐 元稹 《遣行》詩之二:“射葉楊才破,聞弓雁已驚?!眳⒁姟?射柳 ”。
《國語辭典》:射柳  拼音:shè liǔ
古代一種軍中游戲。折柳枝環(huán)插在圓形的場地上,用闊鏃的箭來射,以射斷為勝。《董西廂》卷八:「也不愛耽花戀酒,也不愛打桃射柳,也不愛放馬走狗,也不愛射生獵獸。」元。無名氏《射柳捶丸》第四折:「時遇五月蕤賓節(jié)令,都要打毬射柳,宴賞太平之世?!挂沧鳌刚Я?、「詐柳」。
《漢語大詞典》:貫的(貫的)
射中靶心。 唐 姚承構 《張侯下綱判對》:“矢流貫的,侯服親於主皮;樂奏《采蘩》,笙鏞備於和體?!?/div>
分類:射中靶心
《漢語大詞典》:貫鵠(貫鵠)
射中鵠的。指射箭。 元 袁桷 《王叔載以江梅有佳實托根桃李場為韻見貽因次其韻》:“君才如江梅,不入桃李場;徬徨念先猷,貫鵠始挽彊。”
《漢語大詞典》:射虱
謂射藝之精,雖微細如虱亦能射中。列子·湯問:“ 紀昌 者,又學射於 飛衛(wèi) …… 昌 以氂懸蝨於牖,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間,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車輪焉。以睹餘物,皆丘山也。乃以 燕 角之弧、 朔 蓬之簳射之,貫蝨之心而懸不絶?!?/div>
《漢語大詞典》:賢獲(賢獲)
古時舉行鄉(xiāng)射之禮時,以射中鵠的為獲。用籌記數(shù),左右兩隊所得籌多者稱為賢獲。儀禮·鄉(xiāng)射禮:“司射復位,釋獲者,遂進取賢獲,執(zhí)以升。” 鄭玄 注:“賢獲,勝黨之筭也。齊之而取其餘?!?賈公彥 疏:“取賢獲,以筭為獲,以其唱獲,則釋筭,故名筭為獲。左右數(shù)齊,有餘則賢獲?!?/div>
《漢語大詞典》:揚觸(揚觸)
謂箭先射中他物而后飛起觸及箭靶。儀禮·大射:“司射西面命曰,中離維綱,揚觸梱復,公則釋獲,眾則不與?!?鄭玄 注:“揚觸者,謂矢中他物揚而觸侯也?!?/div>
《國語辭典》:一箭雙雕(一箭雙鵰)  拼音:yī jiàn shuāng diāo
北周長孫晟善射,嘗見二雕飛而爭肉,長孫晟乃射一箭而同時貫穿兩只雕。典出《北史。卷二二。列傳。長孫道生》。后用以比喻一次舉動便可達到雙倍效果,兼得兩種好處?!兑佰牌匮浴返谒陌嘶兀骸盖叭栈ü{,忽被小姐看見,不特不加譴責,反有敬慕先生之意,吟成此詩,先生當力圖之,一箭雙雕認嫦娥,便不辜負秋風也?!埂豆賵霈F(xiàn)形記》第一二回:「胡統(tǒng)領早存了個得隴望蜀的意思,想慢慢施展他一箭雙雕的手段,所以姊妹兩個,都是他心坎上的人。」也作「一箭貫雙雕」、「一箭雙雕」。
《國語辭典》:亂箭穿心(亂箭穿心)  拼音:luàn jiàn chuān xīn
遭眾多箭矢射中心窩。如:「在《孫龐演義》中,龐涓后來被亂箭穿心而死?!?/div>
《國語辭典》:反射運動(反射運動)  拼音:fǎn shè yùn dòng
感覺神經(jīng)受外來刺激,傳到脊髓反射中樞,立刻傳出命令而引起肌肉收縮。屬非意志的活動。
《國語辭典》:弦不虛發(fā)(弦不虛發(fā))  拼音:xián bù xū fā
形容擅長射箭,每一箭均能射中目的?!度龂?。卷四九。吳書。太史慈傳》:「慈長七尺七寸,洛廔髯,猿臂善射,弦不虛發(fā)?!?/div>
《國語辭典》:虛引猿泣(虛引猿泣)  拼音:xū yǐn yuán qì
形容射藝精妙。參見「調(diào)弓號猿」條。唐。白居易〈宣州試射中正鵠賦〉:「若然者,安知不能空彎而雁驚,虛引而猿泣者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