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31詞典 4分類詞匯 127
《漢語大詞典》:溪路(谿路)
溪谷邊的路;溪水之路。 唐 張九齡 《赴使瀧峽》詩(shī):“溪路日幽深,寒空入兩嶔。” 唐 王昌齡 《武陵開元觀黃煉師院》詩(shī)之一:“欲訪 桃源 入溪路,忽聞雞犬使人疑?!?唐 柳宗元 《入黃溪聞猿》詩(shī):“溪路千里曲,哀猿何處鳴?!?br />谿路:山間小路。 唐 崔曙 《山下晚晴》詩(shī):“寥寥遠(yuǎn)天靜,谿路何空濛?!?/div>
《國(guó)語辭典》:捷徑(捷徑)  拼音:jié jìng
1.便捷的近路?!端鍟>硭牧?。楊尚希傳》:「尚希出,謂左右曰:『蜀公哭不哀而視不安,將有他計(jì),吾不去,將及于難。』遂夜中從捷徑而去?!?br />2.比喻處事不循正軌而用快速的方法達(dá)到目的?!度辶滞馐贰返谒木呕兀骸笇W(xué)道三年任滿,保題了他的優(yōu)行。這一進(jìn)京,倒是個(gè)功名的捷徑。」
《漢語大詞典》:松徑(松徑)
松間小路。 南朝 梁 劉孝先 《和亡名法師秋夜草堂寺禪房月下》:“洞戶臨松徑,虛窗隱竹叢?!?唐 元結(jié) 《登白云亭》詩(shī):“出門見 南山 ,喜逐松徑行?!?宋 蘇轍 《游鍾山》詩(shī):“石梯南下俯城闉,松徑東蟠轉(zhuǎn)山谷?!?/div>
分類:松間小路
《漢語大詞典》:野徑(野徑)
亦作“ 野逕 ”。 村野小路。 南朝 梁 沈約 《宿東園》詩(shī):“野徑既盤紆,荒阡亦交互。” 宋 方岳 《夢(mèng)尋梅》詩(shī):“野逕深藏隱者家,岸沙分路帶溪斜?!?清 郝明龍 《乙未》詩(shī):“乘便小舠看釣去,偶來野徑得花歸。”
分類:村野小路
《國(guó)語辭典》:成蹊  拼音:chéng xī
蹊,小徑。成蹊指形成小路,亦用以比喻懷有才德,不需宣揚(yáng)即廣為人知?!妒酚洝>硪弧鹁?。李將軍傳。太史公曰》:「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弧?/div>
《國(guó)語辭典》:便道  拼音:biàn dào
1.馬路兩旁供行人走的道路。
2.便捷的路。如:「這是通往泰山的便道。」
3.順路。《史記。卷一二二??崂魝?。郅都傳》:「孝景帝乃使使持節(jié)拜都為雁門太守,而便道之官,得以便宜從事。」
4.便說。如:「朋友重情誼,只要是合于禮法的事,便道是赴湯蹈火,亦不推辭?!?/div>
《國(guó)語辭典》:門徑(門徑)  拼音:mén jìng
1.門前的小路。唐。岑參 高冠谷口招鄭鄠詩(shī):「門徑稀人跡,檐峰下鹿群。」
2.學(xué)問入門的方法。清。江藩《經(jīng)解入門。門徑不可不清》:「四庫(kù)提要為讀群經(jīng)之門徑?!?br />3.謀事進(jìn)身的途徑。如:「他在社會(huì)歷鍊幾年,摸清門徑,才謀得這份好工作。」
《國(guó)語辭典》:麥隴(麥隴)  拼音:mài lǒng
隴,田中高地。麥隴,指麥田。唐。王維山中與裴迪秀才書〉:「露濕青皋,麥隴朝雊?!?/div>
《漢語大詞典》:香徑(香徑)
亦作“ 香逕 ”。
(1).花間小路,或指落花滿地的小徑。 唐 戴叔倫 《游少林寺》詩(shī):“石龕苔蘚積,香徑白云深。” 宋 晏殊 《浣溪沙》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shí)燕歸來。小園香徑獨(dú)徘徊。”
(2). 蘇州 勝跡 采香徑 的省稱。 采香徑 為 香山 旁的小溪, 春秋 時(shí) 吳王 種香于 香山 ,使美人泛舟于溪以采香。 唐 白居易 《題靈巖寺》詩(shī):“ 娃宮 屐廊 尋已傾, 硯池 香徑 又欲平?!?宋 柳永 《雙聲子》詞:“ 夫差 舊國(guó), 香徑 沒、徒有荒丘?!?元 張翥 《憶姑蘇》詩(shī):“臺(tái)上麋游 香逕 冷,陵頭虎去 劍池 荒。” 清 吳偉業(yè) 《圓圓曲》:“ 香逕 塵生烏自啼, 屧廊 人去苔空緑?!?/div>
《漢語大詞典》:仄徑(仄徑)
狹窄的小路。 明 許承欽 《夏仲自正覺寺游佛峪》詩(shī):“羣躋幽壑巔,捫蘿遵仄徑。” 程善之 《自蕪湖至徽州道中》詩(shī):“仄徑俯飛鳥,屢進(jìn)乃旋止?!?/div>
分類:狹窄小路
《漢語大詞典》:道眼
(1).佛教語。指能洞察一切,辨別真妄的眼力。《敦煌變文匯錄·維摩詰經(jīng)問疾品變文》:“必使天龍開道眼,教伊八部悟深因?!?宋 蘇軾 《與王定國(guó)書》:“粉白黛緑者,俱是火宅中狐貍射干之流,愿公以道眼照破。”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覽志馀·藝文賞鑒一:“今此幅得 李唐 法,世人以肉眼觀之,則無足取也。若以道眼觀之,則形不足而意有餘矣?!?易宗夔 《新世說·巧藝》:“具道眼者,必有以教我?!?br />(2).曠野中行人踩出來的小路。 劉白羽 《一個(gè)溫暖的雪夜》:“開頭天黑得伸手不見五指,后來風(fēng)雪又下得漫天漫地,不知道什么時(shí)候一離開道眼,我們就在荒草甸子里轉(zhuǎn)游開了?!?br />(3).辦法;主意。 端木蕻良 《科爾沁旗草原》十八:“你的道眼比我多,快快想個(gè)好法子,把 大山 那小子煙消火滅?!?曲波 《林海雪原》十三:“快把你的道眼拿出來呀!留在肚子里叫它生小崽呀!”
(4).指達(dá)到目的的途徑。 梁斌 《播火記》二一:“你天不怕地不怕,連我也不看在眼里。道眼兒越走越窄,窄到擠不過身子去了?!?br />(5).言外之意。 管樺 《小英雄雨來》一:“ 雨來 聽出 鐵頭 話里面有道眼,就折轉(zhuǎn)身,朝著河沿跑。”
《國(guó)語辭典》:行徑(行徑)  拼音:xíng jìng
1.道路。《文選。曹植。送應(yīng)氏詩(shī)二首之一》:「?jìng)?cè)足無行徑,荒疇不復(fù)田?!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1679' target='_blank'>韓愈 〈山石〉詩(shī):「山石犖確行徑微,黃昏到寺蝙蝠飛?!?br />2.行為、舉動(dòng)。明。高濂《玉簪記》第一六出:「他獨(dú)自理瑤琴,我獨(dú)立得蒼苔冷,分明是西廂行徑?!埂度辶滞馐贰返诎嘶兀骸讣揖诖藬?shù)年,布衣蔬食,不過仍舊是儒生行徑?!?br />3.行蹤、行跡。《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娼家行徑?jīng)]根蒂的,連夜走了,那里去尋?」
《漢語大詞典》:麥壟(麥壠)
見“ 麥隴 ”。
1.麥田。2.麥田中的小路。
《國(guó)語辭典》:麥隴(麥隴)  拼音:mài lǒng
隴,田中高地。麥隴,指麥田。唐。王維山中與裴迪秀才書〉:「露濕青皋,麥隴朝雊?!?/div>
《漢語大詞典》:樵路
打柴人走的小路。 唐 李白 《鳴皋歌奉餞從翁清歸五崖山居》:“ 鳴皋 微茫在何處? 五崖 峽水橫樵路?!?清 夏錫祚 《自紫蜺澗至旋螺頂》詩(shī):“荒蹊尠人蹤,樵路僅可辨。” 應(yīng)修人 《山里去》詩(shī):“這里有樵路,就迷了也只迷在此山中?!?/div>
分類:打柴小路
《國(guó)語辭典》:徑行(徑行)  拼音:jìng xíng
任意而行?!抖Y記。檀弓下》:「禮有微情者,有以故興物者,有直情而徑行者,戎狄之道也?!挂沧鳌笍角椤?。
《國(guó)語辭典》:徑行(逕行)  拼音:jìng xíng
直接行動(dòng)而不必考慮其他因素。如:「下月聚餐,不再通知,請(qǐng)各位屆時(shí)徑行前往飯店參加?!?/div>
分類:任性徑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