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邊局(邊局)
邊疆局勢。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山西民清軍交戰(zhàn)清方檔案》:“惟有仰懇天恩電飭 大同 暨 察哈爾 都統(tǒng)等處領兵大員,飛速開往 歸綏 援救,以拯民命而保邊局?!?/div>
分類:邊疆局勢
《漢語大詞典》:抵局
對峙抗拒的局勢。 南朝 宋 謝靈運 《撰征賦》:“藉鹽鐵之殷阜,臨 淮 楚 之剽輕。盛幾杖而弭心,怒抵局而遂爭。”梁書·江淹傳:“流言納禍, 二叔 所以同亡;抵局銜怨,七國於焉俱斃?!?/div>
《漢語大詞典》:指麾可定
謂一經(jīng)調度安排,不須多久,局勢即可平定。語本史記·陳丞相世家:“誠各去其兩短,襲其兩長,天下指麾則定矣?!?span id="3qnmcbs" class="book">《漢書·陳平傳》作“天下指麾即定矣”。后漢書·公孫瓚傳:“我昔驅畔 胡 于塞表,掃黃巾于 孟津 ,當此之時,謂天下指麾可定?!?span id="rg7hutr" class="book">《陳書·蔡景歷傳》:“是時 高宗 鋭意 河 南,以為指麾可定。”亦作“ 指揮可定 ”。 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上:“某生長北方,聞 燕 人思歸之情切矣,今若舉事,指揮可定?!?/div>
《國語辭典》:四海鼎沸  拼音:sì hǎi dǐng fèi
比喻世局混亂,動蕩不安?!稌x書。卷六二。祖逖傳》:「若四海鼎沸,豪杰并起,吾與足下當相避于中原耳?!埂杜f唐書。卷五九。李襲志傳》:「今江都篡逆,四海鼎沸,王號者非止一人。」
分類:局勢動蕩
《國語辭典》:通觀全局(通觀全局)  拼音:tōng guān quán jú
通盤觀察整個局勢。如:「處理事情必須要通觀全局,不可執(zhí)一而論?!?/div>
《國語辭典》:天下太平  拼音:tiān xià tài píng
世界或國家政治穩(wěn)定,民生安樂。《呂氏春秋。仲夏紀。大樂》:「天下太平,萬物安寧?!埂段饔斡洝返诰呕兀骸柑煜绿剑朔竭M貢,四海稱臣?!?/div>
《國語辭典》:腥風血雨(腥風血雨)  拼音:xīng fēng xiè yǔ
形容殺戮的慘酷。如:「任何國家深度民主化之后,便不易有腥風血雨的慘案發(fā)生。」也作「血浪腥風」、「血雨腥風」。
《國語辭典》:朽木不可雕  拼音:xiǔ mù bù kě diāo
腐朽的木頭不能雕刻。語出《論語。公冶長》。比喻資質低劣,不堪造就。如:「面對屢勸不聽的學生,老師不禁大嘆朽木不可雕也?!?/div>
《國語辭典》:木朽不雕  拼音:mù xiǔ bù diāo
比喻局勢或人已敗壞到不可救藥的地步。參見「朽木不雕」條。《三國志。卷一○。魏書。賈詡傳》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夫木朽不雕,世衰難佐,將軍雖欲委忠難佐之朝,彫畫朽敗之木,猶逆坂而走丸,必不可也。」
《國語辭典》:人力回天  拼音:rén lì huí tiān
靠人為的力量扭轉不易挽回的局勢。
《國語辭典》:風云開闔(風云開闔)  拼音:fēng yún kāi hé
本指風云或散或聚,變幻不定。后比喻局勢動蕩變化。宋。蘇轍〈黃州快哉亭記〉:「濤瀾洶涌,風云開闔?!?/div>
《國語辭典》:扶危持顛(扶危持顛)  拼音:fú wéi chí diān
挽救危亡顛覆的局勢。唐。杜光庭《虬髯客傳》:「末年愈甚,無復知所負荷,有扶危持顛之心。」《舊唐書。卷一三四。列傳。馬燧》:「長城壓境,巨艦濟川,同德同心,扶危持顛?!?/div>
《國語辭典》:濤生云滅(濤生云滅)  拼音:táo shēng yún miè
形容局勢的變化。宋。文天祥〈念奴嬌。水天空闊〉詞:「正為鷗盟留醉眼,細看濤生云滅。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沖冠發(fā)?!?/div>
《國語辭典》:天下大勢(天下大勢)  拼音:tiān xià dà shì
世界的局勢?!度龂萘x》第一回:「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骨?。徐珂《清稗類鈔。迷信類。方芑田死而現(xiàn)靈》:「天下大勢,難以逆料,吾轉輪后,托生陜西鐘姓?!?/div>
分類:世界局勢
《國語辭典》:天下洶洶(天下洶洶)  拼音:tiān xià xiōng xiōng
形容天下局勢不安定,民心浮動的樣子?!度龂?。卷九。魏書。曹真?zhèn)鳌罚骸柑煜聸皼?,人懷危懼?!挂沧鳌柑煜滦傩佟埂ⅰ柑煜聬r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