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674,分45頁顯示  上一頁  16  17  18  19  20  22  23  24  25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狼居胥
梁陰
褒禪
緱氏山
玉京山
定軍山
鹿蹄
獨秀峰
小峴
沂山
閬風巔
天平山
冶山
雁蕩山
楢溪
《漢語大詞典》:狼居胥
山名。 漢 元狩 四年(公元前119年) 霍去病 出 代郡 塞擊敗 匈奴 ,封 狼居胥山 。約為今 蒙古人民共和國 境內(nèi) 肯特山 。《史記·衛(wèi)將軍驃騎列傳》:“封 狼居胥山 ,禪於 姑衍 ,登臨 翰海 ?!焙蟠娢臄⑴c異族戰(zhàn)爭常引用之,多非實指。宋書·王玄謨傳:“ 玄謨 每陳北侵之策,上謂 殷景仁 曰:‘聞 王玄謨 陳説,使人有封 狼居胥 意?!?宋 辛棄疾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詞:“ 元嘉 草草,封 狼居胥 ,贏得倉皇北顧?!?明 李東陽 《燕巢林》詩:“ 石頭城 ,立不住, 狼居胥 ,在何處?”
《漢語大詞典》:梁陰(梁陰)
(1).梁木。文選·王儉〈褚淵碑文〉:“嵩構云頽,梁陰載缺?!?呂向 注:“梁陰,梁木也。言 褚 公亡,如高山之頽墜,梁木之摧折?!?br />(2).山名。即 梁父 。后漢書·祭祀志上:“是月辛卯,柴,登封 泰山 。甲午,禪于 梁陰 ?!眳⒁姟?梁父 ”。
分類:山名梁木
《漢語大詞典》:梁父
亦作“ 梁甫 ”。
(1).山名。 泰山 下的一座小山,在今 山東省 新泰市 西。古代皇帝常在此山辟基祭奠山川。呂氏春秋·尊師:“ 顏涿聚 , 梁父 之大盜也,學於 孔子 ?!?span id="wg2hx7h" class="book">《史記·秦始皇本紀》:“﹝二十八年﹞禪 梁父 。” 裴駰 集解引 臣瓚 曰:“古者圣王封 泰山 ,禪 亭亭 或 梁父 ,皆 泰山 下小山。” 漢 揚雄 《長楊賦》:“方將俟元符,以禪 梁甫 之基,增 泰山 之高。” 唐 韓愈 《賀冊尊號表》:“方將議明堂、辟雍之事,撰 泰山 、 梁父 之儀?!?明 何景明 《梁甫吟》:“君不見 泰山 高高, 梁甫 在其半?!?清 曹寅 《過沂水有懷芷園弟》詩:“ 龜蒙 森蔽翳, 梁父 意如何?”
(2).《梁父吟》《梁甫吟》的省稱。 唐 王昌齡 《放歌行》:“今者放歌行,以慰《梁父》愁?!?宋 劉克莊 《漢宮春·吳侍郎生日》詞:“且吟《梁甫》,誰管他, 冶子 、 田強 ?!?元 貢師泰 《題伊尹耕莘圖》詩:“先農(nóng)有詩亦有譜,后世 南陽 詠《梁父》。” 明 高啟 《魏使君見示呂忠肅公舊贈詩因賦》:“有時歌《梁甫》,慷慨人未識?!?/div>
《漢語大詞典》:褒禪(襃禪)
山名。在今 安徽省 含山縣 北。 宋 王安石 《游褒禪山記》:“ 褒禪山 亦謂之 華山 。 唐 浮圖 慧褒 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 褒禪 ?!?/div>
《漢語大詞典》:緱氏山(緱氏山)
山名。在 河南省 偃師縣 。 漢 劉向 列仙傳·王子喬:“ 王子喬 者, 周靈王 太子 晉 也。好吹笙,作鳳凰鳴。游 伊洛 之間,道士 浮丘公 接以上 嵩高山 。三十餘年后,求之於山上,見 桓良 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於 緱氏山 巔。’至時,果乘白鶴駐山頭,望之不得到,舉手謝時人,數(shù)日而去?!焙笠蛞詾樾薜莱上芍?。 唐 李白 《鳳笙篇》:“緑云紫氣向 函關 ,訪道應尋 緱氏山 ?!?/div>
《漢語大詞典》:玉京山
(1).傳說中 元始天尊 居住的仙山。 晉 葛洪 《枕中書》:“ 元始天王 ,在天中心之上,名曰 玉京山 。山中宮殿,并金玉飾之。” 唐 呂巖 《憶江南》詞之十二:“沉醉處,縹緲 玉京山 ?!?br />(2).山名。在 江西省 北部。 清 朱鶴齡 《重過玉京山至五老峰》詩:“ 玉京山 下 陶徵士 , 玄武祠 傍 顏魯公 。”
《國語辭典》:定軍山(定軍山)  拼音:dìng jūn shān
山名:(1)八卦山的舊稱。參見「八卦山」條。(2)在陜西省沔縣東南,漢末黃忠斬夏侯淵于此。
《漢語大詞典》:鹿蹄
(1).鹿腿。《東周列國志》第二六回:“見一大漢,濃眉環(huán)眼,方面長身,背負鹿蹄二隻?!?br />(2).草名。 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五·鹿蹄草:“鹿蹄象葉形。能合金瘡,故名試劍草。又山慈姑亦名鹿蹄,與此不同?!?br />(3).山名。在今 河南省 宜陽縣 東南,一名 非山 。山海經(jīng)·中山經(jīng):“ 釐山 之首,曰 鹿蹄之山 ,其上多玉,其下多金。 甘水 出焉,而北流注于 洛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河南三·宜陽縣》:“ 鹿蹄山 ,縣東南五十里,一名 縱山 ,或謂之 非山 , 唐 龍翔 元年畋于 非山 是也, 甘水 出焉。”
《漢語大詞典》:獨秀峰(獨秀峰)
(1).山名。在 浙江 樂清 雁蕩山 中。 明 黃國勝 《靈巖諸景》詩:“ 獨秀峰 前落飛瀑,好濡卓筆寫云箋?!?br />(2).山名。在 廣西 桂林 市中心。 賀敬之 《桂林山水歌》:“呵!是夢境呵,是仙境?此時身在 獨秀峰 !”
《漢語大詞典》:小峴(小峴)
山名。在 安徽省 含山縣 。 南北朝 時與 大峴山 同為軍事要沖。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江南十一·含山縣》:“ 大峴山 :縣東北十三里,一名 赤焰山 。又 小峴山 在縣北二十里,一名 照關 。稍西曰 城山 。兩山屹峙,為 廬濠 往來衝要?!?/div>
《國語辭典》:沂山  拼音:yí shān
山名。位于山東省沂水縣之北,臨朐縣之南,因位于泰山之東,故也稱為「東泰山」。山頂為百丈崖,峭壁參天,瀑布飛濺,蔚為奇觀。沂水源于此。
《漢語大詞典》:閬風巔(閬風巔)
山名。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在 昆侖 之巔。海內(nèi)十洲記·昆侖:“山三角:其一角正北,干辰之輝,名曰 閬風巔 ;其一角正西,名曰 玄圃堂 ;其一角正東,名曰 崑崙宮 。”
《漢語大詞典》:天平山
山名。在 江蘇 蘇州市 西,位于 靈巖山 、 支硎山 之間。山高頂平,多林木泉石,有 一線天 、 白云泉 、 高義園 、 望湖臺 等名勝。 唐 白居易 《白云泉》詩:“ 天平山 上 白云泉 ,云自無心水自閑?!?/div>
《漢語大詞典》:冶山
山名。在 江蘇省 六合縣 東北,產(chǎn)銅鐵及磁石。相傳為 漢 吳王 濞 鑄錢之地。 清 顧炎武 《海上》詩之二:“ 秦望 云空陽鳥散, 冶山 天遠朔風迴?!?/div>
《國語辭典》:雁蕩山(雁蕩山)  拼音:yàn dàng shān
山名。位于浙江省溫州市轄樂清市縣北,盤曲數(shù)百里,風景甚佳,絕頂有湖,因雁春歸過宿其中而得名。
《漢語大詞典》:楢溪
山名。在 浙江省 天臺縣 東。又名 歡溪 。 晉 孫綽 《游天臺山賦》:“濟 楢溪 而直進,落五界而迅征。” 唐 杜甫 《故著作郎貶臺州司戶滎陽鄭公虔》詩:“履穿 四明 雪,饑拾 楢溪 橡?!?/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