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675詞典 1分類詞匯 674
共674,分45頁(yè)顯示  上一頁(yè)  18  19  20  21  22  24  25  26  27 下一頁(yè)
分類詞匯(續(xù)上)
清風(fēng)嶺
劍門山
天姥山
轉(zhuǎn)附
槐江
嵖岈
椽欒
的博
弇茲
崤山
翠微山
共頭
宛委山
五指山
錫安
《漢語大詞典》:清風(fēng)嶺(清風(fēng)嶺)
山名。在 浙江省 嵊縣 北。嶺多楓樹,因名 清楓嶺 。 宋 末 臨海 民妻 王氏 為 元 兵所掠,過此嶺石,嚙指寫詩(shī)石上,投崖而死。后人因易名為 清風(fēng)嶺 。參閱 清 潘永因 宋稗類鈔·貞烈《嘉慶一統(tǒng)志·紹興府一》。
《國(guó)語辭典》:劍門山(劍門山)  拼音:jiàn mén shān
山名。位于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北。山勢(shì)險(xiǎn)峻,歷代皆為戍守之處。
《國(guó)語辭典》:天姥山  拼音:tiān mǔ shān
山名。在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和嵊州市之間。東接天臺(tái)山華頂峰,西連沃洲山,最高峰為撥云尖。
分類:山名浙江
《漢語大詞典》:轉(zhuǎn)附(轉(zhuǎn)附)
山名。即 之罘山 。在今 山東省 煙臺(tái)市 芝罘島 上。孟子·梁惠王下:“吾欲觀於 轉(zhuǎn)附 、 朝儛 ,遵海而南,放於 瑯邪 ?!?趙岐 注:“ 轉(zhuǎn)附 、 朝儛 ,皆山名也?!?焦循 正義:“ 秦皇 、 漢武 所游自 瑯邪 而北則至 之罘 、 成山 …… 轉(zhuǎn)附 即 之罘 也, 朝儛 即 成山 也?!?/div>
分類:山名山東
《漢語大詞典》:槐江
山名。見于山海經(jīng)。山海經(jīng)·西山經(jīng):“又西三百二十里,曰 槐江之山 , 丘時(shí)之水 出焉。” 晉 陶潛 《讀〈山海經(jīng)〉》詩(shī)之三:“迢遞 槐江 嶺,是謂 玄圃 丘?!?/div>
分類:山名
《漢語大詞典》:嵖岈
(1).高峻。 清 王夫之 《南岳賦》:“崱屴崟嶔,天門嵖岈?!?br />(2).山名。在 山東 平度縣 境。 唐 黃巢 起義初期依 尚讓 于此。
(3).山名。在 河南 遂平縣 境。一名 嵯峨山 。 唐 李愬 平 淮西 吳元濟(jì) 時(shí)曾戰(zhàn)于此。
《漢語大詞典》:椽欒(椽欒)
山名。在 漢 甘泉宮 之南。漢書·揚(yáng)雄傳上:“登 椽欒 而羾天門兮,馳閶闔而入凌兢?!?顏師古 注引 服虔 曰:“ 椽欒 , 甘泉 南山也?!?/div>
《漢語大詞典》:的博
山名。在 四川省 理縣 東南。 唐 李商隱 《五言述德抒情詩(shī)獻(xiàn)上杜七兄仆射相公》:“寄辭收 的博 ,端坐掃攙搶。” 宋 陸游 《書憤》詩(shī)之二:“遠(yuǎn)戍十年臨 的博 ,壯圖萬里戰(zhàn) 皋蘭 ?!?/div>
《漢語大詞典》:弇茲
(1).傳說中神名。山海經(jīng)·大荒西經(jīng):“西海陼中有神,人面鳥身,珥兩青蛇,踐兩赤蛇,名曰 弇茲 ?!?br />(2).山名。參見“ 弇山 ”。
分類:山名中神
《漢語大詞典》:弇山
(1).山名。古謂日沒之所。又名 崦嵫山 、 弇茲山 。列子·湯問:“ 周穆王 西巡狩,越 崑崙 ,不至 弇山 ,反還?!?張湛 注:“日入所也。”穆天子傳卷三:“天子遂驅(qū),升于 弇山 ,乃紀(jì)名跡于 弇山 之石,而樹之槐,眉曰:‘ 西王母 之山?!?郭璞 注:“ 弇 , 弇茲山 ,日入所也?!眳㈤?span id="4l6u6ei" class="book">《山海經(jīng)·西山經(jīng)》。
(2).園名。在 江蘇省 太倉(cāng)縣 ,為 明 王世貞 所筑。因以為 王世貞 的別稱。 清 錢謙益 《〈王貽上詩(shī)集〉序》:“學(xué)古而贋者,影掠 滄溟 、 弇山 之賸語,尺寸比擬,此屈步之蟲,尋條失枝者也?!眳⒁姟?弇州 ”。
《國(guó)語辭典》:崤山  拼音:yáo shān
山名。位于河南省洛寧縣西北。東接澠池,西界陜縣,分東西二崤,春秋初秦、晉二諸侯國(guó)曾在此會(huì)戰(zhàn)。也作「殽山」。
分類:崤山山名
《國(guó)語辭典》:翠微山  拼音:cuì wéi shān
山名。本名平陂山,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區(qū),山麓有香界寺等,稱為「西山八大處」,為名勝之地。
《漢語大詞典》:共頭(共頭)
山名。即 共首山 。荀子·儒效:“至 共頭 而山隧?!?楊倞 注:“ 共 , 河內(nèi) 縣名。 共頭 ,蓋縣之山名……共,音恭?!?span id="yqdlgp4" class="book">《呂氏春秋·誠(chéng)廉》:“又使保 召公 就 微子開 於 共頭 之下,而與之盟?!?陳奇猷 校釋引 畢沅 曰:“ 共頭 即 共首 ,山名,在 漢 之 河內(nèi) 共縣 ?!眳⒁姟?共首 ”。
分類:山名
《漢語大詞典》:共首
山名。 共伯 隱居地。屬舊 共縣 (今 河南省 輝縣 )。莊子·讓王:“ 許由 娛於 潁 陽,而 共伯 得乎 共首 ?!?span id="h9z6cmz" class="book">《呂氏春秋·慎人》:“ 許由 虞乎 潁 陽,而 共伯 得乎 共首 ?!?高誘 注:“ 共 ,國(guó);伯,爵也。棄其國(guó),隱於 共首山 而得其志也。”又呂氏春秋·開春 高 注謂 共伯 為 夏 時(shí)諸侯。
《漢語大詞典》:宛委山
山名。《史記·太史公自序》“探 禹穴 ” 張守節(jié) 正義引 唐 李泰 《括地志》:“ 石箐山 一名 玉笥山 ,又名 宛委山 ,即 會(huì)稽山 一峰也,在 會(huì)稽縣 東南十八里。” 漢 趙曄 吳越春秋·越王無馀外傳《黃帝中經(jīng)歷》,謂 禹 登 宛委山 得金簡(jiǎn)玉字之書。
《國(guó)語辭典》:五指山  拼音:wǔ zhǐ shān
山名。位于廣東省海南島中部的瓊中縣境內(nèi)。舊名黎母山,因五峰矗立,狀似五指,故稱為「五指山」。也稱為「黎山」。
《國(guó)語辭典》:錫安(錫安)  拼音:xí ān
山名。指圣經(jīng)舊約時(shí)代耶路撒冷城內(nèi),今名奧弗爾山的東山。因此,圣經(jīng)中多用錫安來代表耶路撒冷。另外,因?yàn)殄a安為以色列人的上帝雅赫維的居所和施行政治之處,故亦用來指猶太人的故土,象徵猶太教或猶太民族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