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675詞典 1分類詞匯 674
《漢語大詞典》:顏神山(顔神山)
山名。在今 山東省 益都縣 西南,山下有 顏神廟 ,因 北齊 孝婦 顏文 妻居此而得名。 清 顧炎武 《顏神山中見橘》詩:“但得 靈均 長結(jié)伴, 顏神山 下即江潭。”
《漢語大詞典》:陽起山(陽起山)
山名。在 山東 齊州 (今 山東省 濟南市 歷城區(qū) ),因出陽起石而著名。 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石四·陽起石﹝集解﹞引 蘇頌 曰:“今惟出 齊州 ,他處不復(fù)有。 齊州 惟一土山,石出其中,彼人謂之 陽起山 。其山常有溫暖氣,雖盛冬大雪遍境,獨此山無積白,蓋石氣薰蒸使然也?!?/div>
《漢語大詞典》:鴉飛不到山(鴉飛不到山)
山名。在今 四川 宜賓 西南境。 宋 黃庭堅 《元明題哥羅驛竹枝詞》:“平生夢亦未嘗處,聞有 鴉飛不到山 ?!?span id="ljoj9cm" class="book">《宋史·蠻夷傳四·瀘州蠻》:“度 黑崖 ,至 鴉飛不到山 ?!?明 楊慎 《病中秋懷》詩:“ 九絲城 寨控諸蠻,舊是 鴉飛不到山 ?!?/div>
《漢語大詞典》:謁泉(謁泉)
山名。在 山西省 文水縣 西南, 汾陽縣 北。山有石室,傳為 卜子夏 退隱處。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文水:“ 文水 又南逕縣右,會 隱泉 口,水出 謁泉山 之上頂。”
《國語辭典》:喜馬拉雅山(喜馬拉雅山)  拼音:xǐ mǎ lā yǎ shān
Himalayas
山名。位于中國西藏與印度、巴基斯坦、不丹、尼泊爾之間,為世界最高大的山系。東西長約二千四百五十公里,南北寬約二百至三百公里,呈向南凸出的弧形,是構(gòu)造復(fù)雜的年輕褶皺山脈。最高峰為圣母峰,高八千八百四十二公尺。印度與緬甸的大河流,均發(fā)源于此山。也稱為「雪山」。
《國語辭典》:巴里庫廷火山(巴里庫廷火山)  拼音:bā lǐ kù tíng huǒ shān
Paricutin
山名。位于墨西哥米卻肯州西部。西元一九四三年二月二十日在巴里庫廷村的玉米田中爆發(fā)形成,是目前地球上唯一知道形成日期的活火山。一九五二年停止噴發(fā),峰嶺高度達二千八百零八公尺。
《國語辭典》:亞拉拉特山(亞拉拉特山)  拼音:yà lā lā tè shān
Ararat moutain
山名。位亞洲西部,綿亙于土耳其、亞美尼亞、伊朗三國境內(nèi)。傳說為諾亞方舟登陸處,附近的亞拉斯谷即是伊甸園。
《國語辭典》:庇里牛斯山  拼音:bì lǐ niú sī shān
Pyrenees Mountains
山名。位于歐洲西南部,伊比利半島北方,是法國與西班牙的界山。西起比斯開灣,東至地中海,山勢由平緩而漸趨陡峻。山區(qū)內(nèi)有許多高山牧場及著名的觀光勝地,最高峰可達海拔三千四百零四公尺。
《國語辭典》:奧林帕斯山(奧林帕斯山)  拼音:ào lín pà sī shān
Olympus mountain
山名。位于希臘德沙利區(qū)與中馬其頓區(qū)的交界處,高二千九百十七公尺。希臘人相傳此處為眾神所居之地。
《國語辭典》:大分水山脈(大分水山脈)  拼音:dà fēn shuǐ shān mài
Great Dividing Range
山名。在澳洲東部,介于約克半島到塔斯馬尼亞島之間。海拔平均高度八百至一千公尺,綿延三千五百公里。是太平洋水系和印度洋水系的分水嶺。也作「大分水嶺」。
《國語辭典》:汗騰格里山(汗騰格里山)  拼音:hàn téng gé lǐ shān
山名。位于新疆和哈薩克、吉爾吉斯兩國的交界,為天山山脈的第二高峰,高約六千九百九十五公尺。
《國語辭典》:喀喇昆崙山(喀喇昆崙山)  拼音:kā lǎ kūn lún shān
山名。位于新疆和喀什米爾之間。由帕米爾高原向東南延伸,入西藏,接岡底斯山。西行一脈,入阿富汗,為興都庫什山。最高峰奧斯騰峰高八千六百一十一公尺,為世界第二高峰。也稱為「喀喇闊魯穆嶺」、「黑昆崙」。
《國語辭典》:吉力馬札羅山(吉力馬札羅山)  拼音:jí lì mǎ zhá luó shān
山名。位于非洲東部,坦尚尼亞東北的火山,高五千八百九十五公尺,是非洲第一高峰。
《國語辭典》:唐古喇山  拼音:táng gǔ lǎ shān
山名。昆崙山脈的中支,自帕米爾高原分出,東延至西藏、青海交界。以各拉丹冬峰為最高峰,海拔六千六百二十一公尺。
《國語辭典》:北塔山  拼音:běi tǎ shān
山名。位于北疆準(zhǔn)噶爾盆地東部。近蒙古邊界,為奇臺、哈密的屏障,生產(chǎn)鈾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