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675詞典 1分類詞匯 674
共674,分45頁顯示  上一頁  30  31  32  33  34  36  37  38  39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鐵山
皋亭
巀嶭
孟門
鐵嶺
赤山
不咸
弇州
胥山
玄石
九華山
梢云
砥石
連石
藐姑射
《國語辭典》:鐵山(鐵山)  拼音:tiě shān
產(chǎn)鐵礦的山?!稘h書。卷九一。貨殖傳。白圭傳》:「致之臨邛,大憙,即鐵山鼓鑄,運(yùn)籌算。」《新唐書。卷五四。食貨志四》:「陜宣潤饒衢信五州,銀冶五十八,銅冶九十六,鐵山五,錫山二,鉛山四。」
《漢語大詞典》:皋亭
亦作“皋亭”。 山名。在今 浙江省 杭州市 北郊。 南宋 時(shí)為 臨安 防守要隘, 元 兵至, 宋 君臣在此投降。俗稱 半山 。 明 王世貞 《滿江紅》詞:“北面生看臣 構(gòu) 在,南枝死望中原復(fù)。痛他年降表出 皋亭 ,鴟夷目?!?郁達(dá)夫 《步何君〈半山娘娘廟題壁〉續(xù)成》詩:“看遍野梅三百樹, 皋亭 山色暮蒼蒼?!?/div>
《漢語大詞典》:巀嶭
(1).亦作“ 嶻嶭 ”。山名。一名 嵯峩山 ,又名 慈峩山 。在今 陜西省 涇陽 、 三原 、 淳化 三縣交界處。傳說 黃帝 曾鑄鼎于此。漢書·地理志上:“ 池陽 , 惠帝 四年置, 巀嶭山 在北?!睅^,一本作“ 嶻 ”。 顏師古 注:“ 嶻嶭 ,即今俗呼 嵯峨山 是也?!?漢 揚(yáng)雄 《長楊賦》:“左 太華 而右 襃斜 ,椓 嶻嶭 而為弋,紆 南山 以為罝?!?唐 陸龜蒙 《和古杉三十韻》:“恐是 夸娥 怒,教臨 嶻嶭 衰?!?br />(2).亦作“ 嶻嶭 ”。高峻貌。漢書·司馬相如傳上:“ 九嵕 巀嶭, 南山 峩峩?!蔽倪x·司馬相如〈上林賦〉作“嶻嶭”。 李善 注引 郭璞 曰:“嶻嶭,高峻貌也?!?宋 歐陽修 《和韓學(xué)士襄州聞喜亭置酒》:“嶻嶭高城 漢水 邊,登臨誰與共躋攀?!?清 厲鶚 東城雜記·劍石銘:“銘曰:鍊質(zhì)鴻濛,挺鋒巀嶭,正一之氣,勿壅勿遏。”
《漢語大詞典》:孟門(孟門)
(1).古山名。在今 河南 輝縣 西。 春秋 時(shí)為 晉國 要隘。左傳·襄公二十三年:“ 齊侯 遂伐 晉 ,取 朝歌 ,為二隊(duì),入 孟門 ,登 太行 。” 杜預(yù) 注:“ 孟門 , 晉 隘道?!?span id="p6ywdom" class="book">《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殷紂 之國,左 孟門 ,右 太行 ?!?唐 長孫佐輔 《對鏡吟》:“開簾覽鏡悲難語,對面相看 孟門 阻。”
(2).古山名。在 陜西 宜川 東北、 山西 吉縣 西,綿亙 黃河 兩岸,又稱 龍門 上口。山海經(jīng)·北山經(jīng):“ 孟門 之山,其上多蒼玉,多金;其下多黃堊,多涅石?!?郭璞 注引尸子:“ 龍門 未闢, 呂梁 未鑿, 河 出於 孟門 之上。”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河水四:“ 孟門 ,即 龍門 之上口也。實(shí)謂 黃河 之巨阨,兼 孟津 之名矣?!?/div>
《漢語大詞典》:鐵嶺(鐵嶺)
(1).西北部邊塞山名。 唐 高適 《九曲詞》之三:“鐵騎橫行 鐵嶺 頭,西看 邏逤 取封侯?!?唐 盧綸 《代員將軍罷戰(zhàn)后歸舊里贈(zèng)朔北故人》詩:“連云防 鐵嶺 ,同日破 漁陽 ?!?br />(2).泛指險(xiǎn)固的關(guān)隘。 李兆麟 《露營之歌》:“鐵嶺絕巖,林木叢生,暴風(fēng)狂雨,荒原水畔戰(zhàn)馬鳴。”
《漢語大詞典》:赤山
(1).傳說中的山名。后漢書·烏桓傳:“俗貴兵死……使護(hù)死者神靈歸 赤山 , 赤山 在 遼東 西北數(shù)千里,如中國人死者魂神歸 岱山 也?!?br />(2).即 赤堇山 。 晉 張協(xié) 《七命》:“ 楚 之陽劍, 歐冶 所營, 耶谿 之鋌, 赤山 之精?!?唐 李賀 《呂將軍歌》:“ 赤山 秀鋌御時(shí)英,緑眼將軍會(huì)天意?!眳⒁姟?赤堇山 ”。
分類:山名
《漢語大詞典》:赤堇山
在今 浙江 紹興 東南,相傳為 春秋 時(shí) 歐冶子 鑄劍之處。 漢 袁康 越絕書·外傳記寶劍:“當(dāng)造此劍之時(shí), 赤堇 之山,破而出錫, 若耶 之溪,涸而出銅…… 歐冶 乃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為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盧,二曰純鈞,三曰勝邪,四曰魚腸,五曰巨闕?!?清 談遷 北游錄·掛劍墓:“ 赤堇山 下雖精鐵,終是交情還不磨?!?/div>
《漢語大詞典》:不咸
(1).不周遍;不普遍。左傳·昭公二十一年:“故和聲入於耳而藏於心,心億則樂,窕則不咸,摦則不容,心是以感。” 楊伯峻 注:“咸,徧也。此謂音細(xì)則能聞?wù)卟恢軓??!?span id="mvn1yst" class="book">《國語·魯語上》:“小賜不咸,獨(dú)恭不優(yōu)?!?韋昭 注:“咸,徧也。”
(2).不和。左傳·僖公二十四年:“昔 周公 弔二叔之不咸,故封建親戚以蕃屏 周 。” 杜預(yù) 注:“咸,同也。”新唐書·楊弘禮傳:“﹝ 弘禮 ﹞雅與 玄感 不咸,表其必亂?!?明 沈德符 野獲編·嗤鄙·衍圣公:“今公不知何故,久居賜第,數(shù)年不歸,或云:父子不咸,恐有分羹之禍?!?br />(3).傳說中的山名。山海經(jīng)·大荒北經(jīng):“大荒之中有山,名曰 不咸 。有 肅慎氏之國 ?!?/div>
《漢語大詞典》:弇州
(1).地名。《淮南子·墬形訓(xùn)》:“天地之間,九州八極……正西 弇州 。”
(2).古代傳說中的山名。山海經(jīng)·大荒西經(jīng):“有 弇州之山 ,五彩之鳥仰天,名曰鳴鳥,爰有百樂歌儛之風(fēng)?!?br />(3). 明 王世貞 的別號(hào) 弇州山人 的省稱。 王世貞 筑 弇山園 于 江蘇 隆福寺 (在今 太倉 縣)西,中迭三峰:上弇、中弇、下弇,因自號(hào) 弇州山人 。 明 李贄 《王驥》:“ 弇州 謂 靖遠(yuǎn) 材而欲,武略則優(yōu)?!?/div>
《漢語大詞典》:胥山
山名,相傳因 伍子胥 而得名。有三:(1)在 江蘇省 吳縣 西南。史記·伍子胥列傳:“﹝ 伍子胥 ﹞乃自剄死。 吳王 聞之大怒,乃取 子胥 尸盛以鴟夷革,浮之江中。 吳 人憐之,為立祠於江上,因命曰 胥山 。”一說 吳 闔閭 時(shí)已有 胥山 之名。 漢 袁康 越絕書·外傳記吳地傳:“ 闔廬 之時(shí)大霸,筑 吳越城 ,城中有小城二,徙治 胥山 ?!?2) 浙江省 杭州市 城內(nèi) 吳山 。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jì)要·浙江二·杭州府》:“ 吳山 ,《圖經(jīng)》云:‘ 春秋 時(shí)為 吳 南界故名?;蛟灰?子胥 名,譌 伍 為 吳 也。’亦名 胥山 ?!?3) 浙江省 嘉興市 張山 。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jì)要·浙江三·嘉興府》:“ 胥山 ,本名 張山 。相傳 吳 使 子胥 伐 越 ,經(jīng)營於此,因改今名?!?/div>
《國語辭典》:玄石  拼音:xuán shí
1.黑色的石頭。常用做碑石?!逗鬂h書。卷三四。梁統(tǒng)傳》:「感悼子胥、屈原以非辜沉身,乃作悼騷賦,系玄石而沉之?!埂段倪x。王儉。褚淵碑文》:「方高山而仰止,刊玄石以表德?!?br />2.磁鐵的別名。參見「磁鐵」條。
《國語辭典》:九華山(九華山)  拼音:jiǔ huá shān
山名。在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西南。為黃山支脈。因有九峰,形似蓮花,故稱為「九華山」。由花崗巖組成。主峰天臺(tái)峰,高約一千三百四十公尺。有東巖、四香閣、化城寺等名勝。與峨嵋、五臺(tái)、普陀三座山,并稱中國佛教的四大名山。
《國語辭典》:梢云(梢雲(yún))  拼音:shāo yún
高云,祥瑞的云?!段倪x。左思。吳都賦》:「梢云無以踰,嶰谷弗能連?!?/div>
分類:瑞云山名
《漢語大詞典》:砥石
(1).磨石。《淮南子·說山訓(xùn)》:“砥石不利,而可以利金。” 漢 王充 論衡·明雩:“砥石劘厲,欲求銛也?!?span id="0n5dw66" class="book">《資治通鑒·漢成帝永始三年》:“故爵祿束帛者,天下之砥石, 高祖 所以厲世摩鈍也?!?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huì)研究》導(dǎo)論三:“又橫涉 渭水 ,去采取砥石,采取鐵礦來鍛煉。”
(2).古地名。《荀子·成相》:“ 契玄王 ,生 昭明 ,居于 砥石 ,遷于 商 ?!?楊樹達(dá) 注:“ 砥石 ,地名,未詳所在?!?br />(3).傳說中的山名。《淮南子·墬形訓(xùn)》:“ 遼 出 砥石 。” 高誘 注:“山名,在塞外, 遼水 所出?!?/div>
《漢語大詞典》:連石(連石)
傳說中太陽運(yùn)行途經(jīng)山名。《淮南子·天文訓(xùn)》:“至于 淵虞 ,是謂高舂:至于 連石 ,是謂下舂?!?高誘 注:“ 連石 ,西北山……連讀腐爛之爛?!?/div>
《國語辭典》:藐姑射  拼音:miǎo gū yè
神話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山?!肚f子。逍遙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
分類:仙女山名
《漢語大詞典》:姑射
(1).山名。在 山西省 臨汾縣 西,即古 石孔山 ,九孔相通。山海經(jīng)·東山經(jīng):“ 盧其 之山……又南三百八十里,曰 姑射 之山,無草木,多水?!?郝懿行 箋疏:“莊子·逍遙游篇云:‘藐 姑射 之山, 汾水 之陽’;隋書·地理志云,‘ 臨汾 有 姑射山 ’。山在今 山西 平陽府 西?!卑矗?span id="1gdakhd" class="book">《山海經(jīng)·東山經(jīng)》下文尚有 北姑射山 、 南姑射山 ,所指已不可考;又《海內(nèi)北經(jīng)》有 列姑射 ,當(dāng)為傳說中另一山名。
(2).莊子·逍遙游:“藐 姑射 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焙笤娢闹幸浴肮蒙洹睘樯裣苫蛎廊舜Q。 五代 王周 《大石嶺驛梅花》詩:“仙中 姑射 接 瑤姬 ,成陣清香擁路岐。” 宋 蘇軾 《楊康功有石狀如醉道士為賦此詩》:“海邊逢 姑射 ,一笑微俯首?!?元 張可久 《滿庭芳·歌者素娟》曲:“鉛華盡洗,南州瓊樹, 姑射 冰肌?!?清 張麟書 《早梅》詩:“夢寐難忘 姑射 姿,春山無伴每相思?!?/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