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03詞典 2分類詞匯 101
為考慮容錯(cuò),系統(tǒng)已按“崖 → 厓崖”轉(zhuǎn)換方式進(jìn)行查詢。
《漢語大詞典》:陰崖(陰崖)
背陽的山崖。 漢 馬融 《長(zhǎng)笛賦》:“惟籦籠之奇生兮,于 終南 之陰崖?!?唐 韋應(yīng)物 《懷瑯邪深標(biāo)二釋子》詩:“白雪埋大壑,陰崖滴夜泉。”《西游記》第九一回:“陰崖積雪猶含凍,遠(yuǎn)樹浮煙已帶春?!?/div>
分類:山崖
《國(guó)語辭典》:斷崖(斷崖)  拼音:duàn yá
絕壁,陡峭的崖壁。如:「這條路的一旁就是斷崖,非常危險(xiǎn)?!?/div>
分類:陡峭山崖
《漢語大詞典》:磨崖
亦作“ 磨厓 ”。
(1).山崖石壁上鐫刻的文字。 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南屏興教磨崖:“今 南屏山 興教寺 磨崖,《家人》卦、《中庸》、《大學(xué)》篇, 司馬公 書,《新圖經(jīng)》不載?!?元 馬致遠(yuǎn) 《哨遍·張玉嵓草書》套曲:“通三昧,磨崖的本,畫贊初碑?!?br />(2).磨平山崖石壁鐫刻文字。 明 郭貞順《上俞將軍》詩:“但屬壺民歌太平,磨厓勒盡 韓山 石?!?清 顧炎武 《浯溪碑歌》:“ 真卿 作大字,筆法名天下,磨厓勒斯文,神理遺來者?!?金松岑 《文學(xué)上之美術(shù)觀》:“異日者龍?zhí)⑴P,磨崖 昆崙 之巔;波涌云垂,張樂 洞庭 之澤?!?br />(3).磨擦山崖。 宋 蘇軾 《黃牛廟》詩:“山下耕??啻摯_,兩角磨崖四蹄溼。”
《漢語大詞典》:寒巖(寒巖)
(1).高寒的山崖。 南朝 齊 孔稚圭 《游太平山》詩:“陰澗落春榮,寒巖夏留雪?!?唐 方干 《題龍泉寺絕頂》詩:“古樹含風(fēng)常帶雨,寒巖四月始知春?!?宋 曾鞏 《幽谷晚飲》詩:“援琴薰風(fēng)后,結(jié)宇寒巖左?!?br />(2).山巖名。在 浙江省 天臺(tái)縣 西南七十里。因 寒山子 而得名。參見“ 寒山 ”。
《國(guó)語辭典》:寒山  拼音:hán shān
1.冷落寂靜的山。唐。杜牧山行〉:「遠(yuǎn)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br />2.人名。唐代高僧,喜好吟詩唱偈,與國(guó)清寺僧拾得交友。詩風(fēng)不拘格律,自然通俗。有詩三百馀首,后人輯為《寒山子詩集》。也稱為「寒山子」。
《國(guó)語辭典》:高岸  拼音:gāo àn
1.高的岸邊。如:「他站在高岸上向遠(yuǎn)處眺望?!?br />2.高傲自大。明。陸世廉《西臺(tái)記》第二出:「只是這廝意氣高岸,不肯降屈于我,如何耐得他過!」
《漢語大詞典》:崖谷
(1).山崖、山谷。 南朝 齊 王屮《頭陀寺碑文》:“崖谷共清,風(fēng)泉相渙。” 唐 杜甫 《秦州雜詩》之十六:“ 東柯 好崖谷,不與眾峯羣?!?明 何景明 《述歸賦》:“分崖谷以畢處兮,辭纓緌而不縻?!?br />(2).喻指嚴(yán)峻的氣度。 唐 李肇 唐國(guó)史補(bǔ)卷上:“ 炎 有崖谷,言論持正,對(duì)見必為之加敬?!?/div>
《漢語大詞典》:重巖(重巖)
重迭的山巖。常指高峻、連綿的山崖。 晉 棗據(jù) 《游覽》詩:“重巖吐神溜,傾觴挹涌波?!?南朝 陳 張正見 《從永陽王游虎丘山》詩:“重巖摽虎據(jù),九曲峻羊腸?!?唐 杜甫 《九日奉寄嚴(yán)大夫》詩:“小驛香醪嫩,重巖細(xì)菊斑。”
《國(guó)語辭典》:摩崖  拼音:mó yá
刻在山崖石壁上的碑文、經(jīng)文、佛像、詩賦等。因崖壁凹凸不平,所刻文字無法整齊統(tǒng)一,反而形成雄偉豪放的獨(dú)特風(fēng)格。由于崖壁粗糙,經(jīng)年暴露于外,受風(fēng)雨侵蝕,所以今所見的摩崖書筆致多圓勁渾厚而少方峻,如〈漢石門頌〉、〈唐舜廟碑〉便是。
《漢語大詞典》:崖蜜
(1).山崖間野蜂所釀的蜜。又稱石蜜、巖蜜。色青,味微酸。本草綱目·蟲一·蜂蜜﹝集解﹞引 南朝 梁 陶弘景 曰:“石蜜即崖蜜也。在高山巖石間作之,色青,味小酸?!?唐 杜甫 《發(fā)秦州》詩:“充腸多薯蕷,崖蜜亦易求。” 宋 蘇軾 《地黃》詩:“崖蜜助甘冷,山薑發(fā)其辛?!?br />(2).指櫻桃。 宋 蘇軾 《橄欖》詩:“待得微甘回齒頰,已輸崖蜜十分甜。” 宋 王直方 《王直方詩話·東坡〈橄欖〉詩崖蜜解》:“崖蜜,櫻桃。出金樓子?!?宋 惠洪 《資國(guó)寺春晚》詩:“美忻崖蜜嘗新果,香識(shí)山樊稱意花?!眳㈤?宋 朱翌 猗覺寮雜記卷上、 宋 戴埴 鼠璞·橄欖。
《漢語大詞典》:紫巖(紫巖)
紫色山崖。多指隱者所居。 唐 王績(jī) 《古意》詩:“幽人在何所?紫巖有仙躅。” 明 楊慎 《謝楊肅庵都諫惠筆》詩:“彤管分青瑣,瓊緘到紫巖?!?/div>
《國(guó)語辭典》:巖壁  拼音:yán bì
山勢(shì)陡峭如墻壁的山巖。如:「這座巖壁十分陡峭,對(duì)攀登者是一項(xiàng)極大的考驗(yàn)?!?/div>
《國(guó)語辭典》:嵌巖(嵌巖)  拼音:qiàn yán
山洞。唐。盧照鄰悲昔游〉詩:「因嵌巖以為室,就芬芳以列筵?!?/div>
《漢語大詞典》:朱崖
(1).紅色山崖。 唐 陸龜蒙 《秋熱》詩:“午氣朱崖近,宵聲白羽隨?!?明 何景明 《姜子嶺至三坌》詩:“朱崖秀夏木,石壁映寒潭?!?br />(2).即 珠崖 。今 海南省 ??谑?。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議對(duì):“ 賈捐之 之陳於 朱崖 , 劉歆 之辨於祖宗,雖質(zhì)文不同,得事要矣?!?宋 蘇軾 《伏波將軍廟碑》:“自 徐聞 渡海適 朱崖 ,南望連山,若有若無,杳杳一髮耳?!眳⒁姟?珠厓 ”。
(3). 唐 李德裕 的別稱。 李德裕 曾任 崖州 司戶,故稱。 宋 孫光憲 北夢(mèng)瑣言卷一:“﹝ 令狐綯 ﹞洎身居巖廟,別無所長(zhǎng),諫官上章,可見之矣。與 朱崖 之終始,殆難比焉?!?/div>
《漢語大詞典》:珠厓
亦作“ 珠崖 ”。 地名。在 海南省 瓊山縣 東南。 漢 武帝 元鼎 六年定 越 地,以為 南海 、 蒼梧 、 郁林 、 合浦 、 交趾 、 九真 、 日南 、 珠厓 、 儋耳 郡。后 珠厓 等郡數(shù)反叛, 賈捐之 上疏請(qǐng)棄 珠厓 ,以恤 關(guān)東 , 元帝 從之,乃罷 珠厓郡 。事見漢書·武帝紀(jì)《賈捐之傳》。后以“珠厓”泛指邊疆地區(qū)。 唐 宋之問 《早發(fā)韶州》詩:“炎徼行應(yīng)盡,回瞻鄉(xiāng)路遙。 珠厓 天外郡,銅柱海南標(biāo)?!?明 張煌言 《答趙安撫書》:“以濱海之賦,畀我海上之師……匪直暫解兵爭(zhēng),亦以稍甦民困。是 珠崖 雖棄,休息宜然?!?清 黃遵憲 《書憤》詩:“一自 珠崖 棄,紛紛各效尤。瓜分惟客聽,薪盡向予求。”
《漢語大詞典》:山屏
形如屏風(fēng)的山崖。 南唐 韓熙載 《漂水無相寺》詩:“ 無相 景幽遠(yuǎn),山屏四面開。” 宋 鄧忠臣 《詩呈同院》:“山屏當(dāng)戶列,瀑布入溪流?!?元 周伯琦 《紀(jì)行》詩:“夾岸山屏展,穿沙水帶縈。” 黃裳 《新婚夫婦》:“天更暗了,對(duì)岸的山屏和眼前的樹木都成了一片黑?!?/div>
《漢語大詞典》:崖壁
山崖的陡立面。 唐 杜甫 《鄭典設(shè)自施州歸》詩:“孟冬方首路,強(qiáng)飯取崖壁。” 明 王守仁 《瘞旅文》:“夫衝冒霜露,扳援崖壁,行萬峰之頂,飢渴勞頓,筋骨疲憊,而又瘴癘侵其外,憂鬱攻其中,其能以無死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