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03詞典 2分類詞匯 101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崖 → 厓崖”轉(zhuǎn)換方式進(jìn)行查詢。
《漢語大詞典》:逼立
(1).強迫登上帝王之位。晉書·石勒載記下:“ 弘 大懼,讓位於 季龍 ……遂以 咸和 七年逼立之,改年曰 延熙 ?!?span id="qso2eys" class="book">《晉書·慕容寶載記》:“長上 段速骨 、 宋赤眉 因眾軍之憚役也,殺司空、 樂浪王 宙 ,逼立 高陽王 崇 。”遼史·食貨志上:“會 天祚 播遷, 耶律敵烈 逼立 梁王 雅里 ?!?br />(2).指山崖等像墻壁一樣陡立。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記·游廬山日記:“潭前峭壁亂聳,回互逼立,下瞰無底?!?/div>
《漢語大詞典》:山坑(山阬)
山岡,山崖。管子·兵法:“凌山阬,不待鉤梯;歷水谷,不須舟檝?!?/div>
分類:山岡山崖
《漢語大詞典》:嵚崖
高險的山崖。 唐 柳宗元 《招海賈文》:“反齗叉牙踔嶔崖,蛇首狶鬣虎豹皮。”
分類:高險山崖
《國語辭典》:巖徼(巖徼)  拼音:yán jiào
邊界險要之地。南朝齊。謝朓和蕭中庶直石頭〉詩:「皇州總地德,回江款巖徼?!?/div>
分類:山崖崖邊
《漢語大詞典》:丹崿
赤色的山崖。 唐 吳筠 《竹賦》:“夾滄江,倚丹崿,蓄水霧之沉沉,搖巖煙之漠漠?!?/div>
分類:赤色山崖
《漢語大詞典》:錯崿(錯崿)
山崖交錯,嶙峋。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記·粵西游日記三:“西南二十里為 楊美 ,石嘴錯崿臨流?!?/div>
《漢語大詞典》:卻笠(卻笠)
形容山崖險峻,偃覆如簦笠。《淮南子·兵略訓(xùn)》:“硤路津關(guān),大山名塞,龍蛇蟠,卻笠居,羊腸道,發(fā)笱門?!?清 徐昂發(fā) 《鐵嶺關(guān)》詩:“兵家矜卻笠,地勢雄守隘?!?/div>
《漢語大詞典》:束崖
環(huán)抱的山崖。 明 姜曰廣 《輶軒紀(jì)事》:“ 常山 束崖回合,眠堤屈盤,一泓凝碧,白云時封鏁海天於戶外,亦巨靈之巧手也?!?/div>
《漢語大詞典》:硪碌
高聳的山崖。 明 楊慎 《恩遣戍滇紀(jì)行》詩:“硪碌穿危磴,蜻蛉控絶谿?!?/div>
分類:高聳山崖
《漢語大詞典》:霄崖
高入云霄的山崖。 晉 支遁 《詠懷》之三:“霄崖育靈藹,神蔬含潤長。”
《漢語大詞典》:崖砦
依山崖構(gòu)筑的防守工事。明史·余子俊傳:“每二三里置敵臺崖砦備巡警。又於崖砦空處筑短墻,橫一斜二如箕狀,以瞭敵避射?!?/div>
《漢語大詞典》:巖吟
1.高而險的山崖。
分類:山崖
《漢語大詞典》:遭壞(遭壞)
謂遇到山崖或墻壁等的崩塌。 漢 王充 論衡·幸偶:“ 孔子 戒慎已甚,如過遭壞,可謂不幸也?!?/div>
《漢語大詞典》:嶄崖(嶄崖)
陡峻的山崖。比喻性情高傲。 明 唐順之 《莆田林氏先墓表》:“將為矯世厲俗、捐私奉公、嶄崖狷潔之行,可以無譴訶憎疾於鬼神,然或不免譴訶憎疾於人?!?/div>
《漢語大詞典》:鸛崖(鸛崖)
山崖名。 金 元好問 《寄女巖》詩之一:“ 鸛崖 魚窟 路間關(guān),旬月無由一往還。” 施國祁 箋注:“ 鸛崖 、 魚窟 ,在 內(nèi)鄉(xiāng) 往 盧氏 道中?!?/div>
分類:山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