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93詞典 2分類詞匯 191
共191,分13頁顯示  上一頁  8  9  10  11  12
分類詞匯(續(xù)上)
齪茶
辭役錢
簽票
旗番
泥鞋窄襪
水火棍
開棍
腳力人
賣富差貧
邏役
牧丁
《漢語大詞典》:齪茶(齪茶)
宋 代習(xí)俗。官府兵丁差役向街肆店鋪點送茶水,借以乞求錢物,謂之“齪茶”。 宋 吳自牧 夢粱錄·茶肆:“又有一等街司衙兵百司人,以茶水點送門面鋪席,乞覓錢物,謂之‘齪茶’?!卑?, 宋 灌圃耐得翁 都城紀(jì)勝·茶坊亦記其事。
《漢語大詞典》:辭役錢(辭役錢)
宋 時,鄉(xiāng)里的保正為免除差役,向縣吏交納的一種錢款名。續(xù)資治通鑒·宋孝宗乾道八年:“辛丑,臣僚言:‘州縣被差執(zhí)役者,率中下之戶,產(chǎn)業(yè)微薄,一為保正,鮮不破家。昔之所管者,不過煙火、盜賊而已,今乃至於承文引,督租賦焉;昔之所勞者,不過橋梁、道路而已,今乃至於備修造,供役使焉。方其始參也,饋諸吏則謂之“辭役錢”?!?/div>
《漢語大詞典》:簽票(籤票)
舊時官府交給差役拘捕犯人的憑證。 清 昭槤 嘯亭雜錄·武虛谷:“公擒至署中,取捕役簽票視,票惟書二公役名,而同伙行者凡十五人?!?br />捕人的文書。 明 馮惟敏 《不伏老》第一折:“我將這一通文卷,交在至公堂上,領(lǐng)了籤票出塲去來。”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馀韻》:“[副凈時服,扮皂隸暗上]:‘今奉本官籤票,訪拿山林隱逸,只得下鄉(xiāng)走走?!?/div>
《漢語大詞典》:旗番
緝捕罪犯的差役。 明 劉若愚 酌中志·內(nèi)臣職掌紀(jì)略:“逆 賢 大怒,遂猝布旗番,即於初三日晚捉得夜行內(nèi)官 陳烏眼 等十餘人?!?/div>
《國語辭典》:泥鞋窄襪(泥鞋窄襪)  拼音:ní xié zhǎi wà
衙門中當(dāng)公差的打扮。元。石君寶《曲江池》第二折:「他是大相公,小的則是個泥鞋窄襪的公人,怎么敢打!」
《國語辭典》:水火棍  拼音:shuǐ huǒ gùn
舊時差役所用的紅黑色各半的木棍。因五行中黑色屬水,紅色屬火,故稱為「水火棍」?!端疂G傳》第八回:「取了行李包裹,拿了水火棍,便來使臣房里取了林沖,監(jiān)押上路?!埂度辶滞馐贰返谝痪呕兀骸附贿^五鼓,學(xué)道三炮升堂,超人手執(zhí)水火棍,跟了一班軍牢夜役?!?/div>
《漢語大詞典》:開棍(開棍)
(1).古代官吏出門,差役為之執(zhí)棍開道。 明 沈德符 野獲編·禮部一·褐蓋:“詞林轉(zhuǎn)五品者,惟光學(xué)士,則本班在三品之末,且在京開棍如大僚?!?清 俞樾 《茶香室三鈔·京朝官喝道》:“凡巡撫入京,多乘二人肩輿,亦不開棍喝引?!?br />(2).支撐車把的木棍。 向春 《煤城怒火》第二章一:“青年把車了插好,頂上開棍,一邊用手巾擦汗,一邊答:‘ 南縣 。’”
《漢語大詞典》:腳力人
舊時擔(dān)任傳遞文書或遞運貨物的差役或民丁。后指搬運工人。 唐 顏真卿 《皇帝即位賀上皇表》:“臣不勝悲憤之深,遂遣腳力人 張子云 間道上表?!?碧野 《沒有花的春天》第七章:“我們是海口上的腳力人呵, 大埠頭 快丟才逃難出來的呀!”
《國語辭典》:賣富差貧(賣富差貧)  拼音:mài fù chāi pín
形容官吏貪贓枉法。對不同的人有差別待遇,對有錢的人,取其錢而賣放;對于貧窮的人,因無錢可榨,則科罰勞役。如:「晚清時期,有太多的官員賣富差貧,使得民不聊生而怨聲載道。」
《漢語大詞典》:邏役(邏役)
巡邏的差役。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佟觭角》:“倘為邏役所獲,重罹網(wǎng)罟,再思悻免,詎可得乎?” 清 福格 《聽雨叢談·番役》:“《客燕雜記》云:羅織之獄,自廠達衞、衞達西曹者,則請原邏役坐堂后聽審,名曰録事?!?/div>
分類:巡邏差役
《漢語大詞典》:牧丁
舊時官府牧場的差役。 清 梁章鉅 稱謂錄·牧場官役:“凡牧馬別其騍馬、騸馬以為羣,羣無過四百匹,設(shè)牧長、牧副、牧丁,任其牧事?!?/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