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93詞典 2分類詞匯 191
共191,分13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5  6  7  8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卒徒
耆長
手力
免放
庫子
凡吏
保丁
白腳
行戶
戶役
散從
小的
獄卒
散兵
廳子
《漢語大詞典》:卒徒
(1).徒眾;兵眾。莊子·達生:“夫畏涂者,十殺一人,則父子兄弟相戒也,必盛卒徒而后敢出焉,不亦知乎!” 成玄英 疏:“強盛卒伍,多結(jié)徒伴,斟量平安,然后敢去?!?唐 元稹 《授牛元翼深冀州節(jié)度使制》:“爾之部曲,即鎮(zhèn)之卒徒?!?清 俞樾 《茶香室續(xù)鈔·張循王老卒》:“募紫衣吏,軒昂閒雅,若書司客將者十?dāng)?shù)輩,卒徒百人。”
(2).服勞役的人;差役。 漢 桓寬 鹽鐵論·復(fù)古:“卒徒衣食縣官,作鑄鐵器,給用甚眾,無妨於民。”后漢書·梁統(tǒng)傳:“發(fā)屬縣卒徒,繕修樓觀,數(shù)年乃成?!?span id="mj5rdvz" class="book">《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十:“只見起初同來這個公吏,手執(zhí)一符,引著卒徒數(shù)百,多像衙門執(zhí)事人役?!?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忠勤公黔志列傳:“水漲,有巨木閣灘頭, 朝 ( 張朝 )、 之屏 ( 王之屏 )先卒徒入水,掀撥巨木,溺死?!?/div>
《漢語大詞典》:耆長(耆長)
亦稱“ 耆戶長 ”。 古代差役名,職司逐捕盜賊。資治通鑒·后周世宗顯德五年:“庚子,詔諸州併鄉(xiāng)村率以百戶為團,團置耆長三人?!?胡三省 注:“耆,老也,每團以老者三人為之長?!?宋 趙彥衛(wèi) 《云麓漫鈔》卷十二:“ 紹圣 元年,耆戶長、壯丁復(fù)雇募法,不許以保正長、保丁充代。”宋史·食貨志上五:“以里正,戶長、鄉(xiāng)書手課督賦稅,以耆長、弓手、壯丁逐捕盜賊?!?清 黃宗羲 明夷待訪錄·胥吏:“耆長、弓手、壯丁以逐捕盜賊,今弓兵捕盜之類?!?/div>
《漢語大詞典》:手力
(1).親手勞作。三國志·魏志·常林傳“於是咸共嘉之”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 林 少單貧。雖貧,自非手力,不取之於人?!?br />(2).人手,勞力。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shù)·種紅藍花梔子:“一頃收花,日須百人摘,以一家手力,十不充一。”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shù)·造神麴并酒:“作麴、浸麴、炊、釀,一切悉用河水;無手力之家,乃用甘井水耳?!?br />(3).古代官府中擔(dān)任雜役的差役小吏。宋書·孔琳之傳:“尚書令省事 倪宗 又牽威儀手力,擊臣下人。”唐六典·尚書戶部·度支郎中“內(nèi)外百官家口應(yīng)合遞送者,皆給人力車牛” 唐 李林甫 等注:“一品手力三十人,車七乘,馬十匹,驢十五頭?!?清 黃宗羲 明夷待訪錄·胥吏:“ 宋 時差役有衙前散從、承符、弓手、手力……承符、手力、散從以供驅(qū)使,今皁隸、快手、承差之類?!?br />(4).指手力資。 唐 陸贄 《貞元改元大赦制》:“內(nèi)外官祿俸錢、手力、雜給等,委中書門下度支,即參詳定額聞奏。”舊唐書·回紇傳:“時帑藏空虛,朝官無祿俸,隨月給手力,謂之資課錢?!眳⒁姟?手力資 ”。
《漢語大詞典》:手力資(手力資)
唐 代一種非正式俸祿的補貼。 唐 代配給官員勞役,服役者如不當(dāng)班,可繳代役金,或由度支部 門 撥錢發(fā)給。 唐 李肇 翰林志:“度支月給手力資四人,人錢三千五百?!?/div>
《漢語大詞典》:免放
(1).釋放。北史·房謨傳:“前后賜其奴婢,率多免放, 神武 后賜其生口,多黥面為‘房’字而付之?!?宋 李綱 《申省措置酌情處斷招降盜賊狀》:“招降則當(dāng)免放,從前罪犯一切不問?!?br />(2).謂免除出納役錢戶的差役。 宋 蘇轍 《論衙前及諸役人不便札子》:“如所納數(shù)少,不係出納役錢之人,即許計會六色合納役錢之人,依數(shù)免放?!眳⒁姟?免夫 ”。
《漢語大詞典》:免夫
宋 代百姓納錢代替勞役的一種制度。宋史·河渠志三:“﹝ 大觀 ﹞二年五月, 霆 上免夫之議……詔曰:‘ 河 防夫工,歲役十萬,濱 河 之民,困於調(diào)發(fā)??缮蠎舫鲥X免夫,下戶出力充役,其相度條畫以聞?!?/div>
《漢語大詞典》:庫子(庫子)
(1).掌管官庫者。 元 劉致 《端正好·上高監(jiān)司》套曲:“把官庫視同己物,更狠如 盜跖 之徒。官攢、庫子均攤著要,弓手、門軍那一箇無?!?span id="pmmjtda" class="book">《水滸傳》第二七回:“把贜物并行兇刀杖封了,發(fā)與庫子,收領(lǐng)上庫?!?br />(2). 明 代官府科派的經(jīng)常性差役(常役)名目之一。屬均徭類。亦指服此役者。 明 陶宗儀 輟耕錄·趁辦官錢:“ 浙省 廣濟庫,歲差 杭 城諲實戶若干名,充役庫子。” 明 范濂 《云間據(jù)目抄·記賦役》:“吾 松 之重役有五:一曰庫子……庫子有各庫不同,而惟縣堂為最。蓋一縣雜費,與迎送上官,種種不經(jīng),俱責(zé)成於庫子?!眳㈤?周伯棣 《中國財政史》第三編第八章第二節(jié)。
(3).僧職名。又稱庫司行者。寺院中司會計之事的行者。《百丈清規(guī)·東序知事》:“其上下庫子,須擇有心力、能書算、守己廉謹(jǐn)者為之?!?/div>
《漢語大詞典》:凡吏
(1).平庸官吏。 宋 秦觀 《官制上》:“館閣者,圖書之府,長育英材之地也……故士非學(xué)術(shù)藝文屹然為一時之望者莫得而居之,可謂天下之妙選矣。今中材凡吏一為大臣之所論薦,則皆得居其位?!?br />(2).一般差役。漢書·酷吏傳·尹賞:“盡力有效者,因親用之為爪牙,追捕甚精,甘耆姦惡;甚於凡吏?!?/div>
《漢語大詞典》:保丁
(1). 宋 代保甲制中的鄉(xiāng)兵。宋史·兵志六:“ 熙寧 初, 王安石 變募兵而行保甲,帝從其議……應(yīng)主客戶兩丁以上,選一人為保丁?!眳⒁姟?保甲 ”。
(2).舊時保里的差役,保長的走卒。 段荃法 《凌紅蝶》:“保長怒了,又加派兩個保丁,都提著柳木棒子,尋上門來?!眳⒁姟?保甲 ”。
《漢語大詞典》:保甲
(1). 宋 代的一種鄉(xiāng)兵制度。 熙寧 初, 王安石 變募兵而為保甲。其法是:十家為一保,有保長。五十家為一大保,有大保長。十大保為一都保,有正副都保正。家有兩丁以上者,選一人做保丁,組成保甲,授以弓弩,教之戰(zhàn)陣。參閱宋史·兵志六文獻通考·兵考五·兵制。
(2).舊時統(tǒng)治人民的戶籍編制。 清 代保甲之法,十戶為牌,設(shè)一牌頭,十牌為甲,設(shè)一甲頭;十甲為保,設(shè)一保長。戶給印牌,書其姓名丁口,出則注其所往,入則稽其所來。解放前,保甲之編組以戶為單位,戶設(shè)戶長;十戶為甲,甲設(shè)甲長;十甲為保,保設(shè)保長;實行各戶互相監(jiān)視和互相告發(fā)的連坐法,以及各項強迫勞役辦法。一九三四年十一月七日,國民黨政府宣布在它統(tǒng)治的各省市一律推行這種戶籍制度。參閱《清朝文獻通考·戶口考一》《職役考一》、《毛澤東選集·論聯(lián)合政府》注釋。
《漢語大詞典》:白腳
(1).光腳;赤腳。 唐 蘇鶚 杜陽雜編卷下:“又令小兒玉帶金額,白腳呵唱於其間,恣為嬉戲?!?br />(2).舊指差役中的未曾正式充役者。 宋 胡太初 晝簾緒論·差役篇第十:“若有元係不應(yīng)充役白腳而近來增置田產(chǎn)、歸併詭挾物力亦當(dāng)及役,則且差白腳仍為圖揭之坐右,以便閲視?!?宋 葉適 《法度總論三·役法》:“其計較物力,推排先后,流水鼠尾,白腳歇替之差,鄉(xiāng)胥高下其手,而民不憚出死力以爭之?!?span id="6cm1xqa" class="book">《文獻通考·職役二》:“已充役者謂之批朱,未曾充役者謂之白腳?!?/div>
《國語辭典》:行戶(行戶)  拼音:háng hù
商行?!段墨I通考。卷二○。市糴考》:「熙寧六年,詳定行戶利害?!?/div>
《國語辭典》:行戶(行戶)  拼音:xíng hù
妓院?!缎咽篮阊?。卷三。賣油郎獨占花魁》:「早起時,媽兒進房賀喜,行戶中都來稱賀,還耍吃幾日喜酒?!?/div>
《漢語大詞典》:戶役
按戶分派的差役。 清 嚴(yán)有禧 《漱華隨筆·沈文昭》:“若無衣食之憂,戶役之?dāng)_,疾病之累,以奪其心,便是有福。”
分類:分派差役
《漢語大詞典》:散從(散從)
(1).閑散相隨。南史·謝裕傳:“ 景仁 博聞強識,善敍前言往行, 玄 每與言不倦。 玄 出行, 殷仲文 、 卞范之 之徒皆騎馬散從,而使 景仁 陪輦。”
(2). 隋 代小官名。階從九品,主出使。參閱隋書·百官志下
(3). 宋 代官府差役名。續(xù)資治通鑒·宋太宗至道三年:“ 李應(yīng)機 者,嘗知 咸平縣 。帝尹 開封 時,遣散從以帖下縣,有所追捕?!?明 楊慎 《藝林伐山·衙前散從》:“ 宋 代役夫之名,有衙前、散從。衙前,今之內(nèi)班門子也;散從,今之外班皂隸也?!?/div>
《國語辭典》:小的  拼音:xiǎo de
1.幼小的孩子。元。關(guān)漢卿《五侯宴。楔子》:「一個婦人,懷里抱著個小孩兒,我問他聲咱,兀那嫂嫂,你為何抱著這小的在此啼哭,可是為何那?」也作「小底」。
2.平民對官員或仆役對主人的自稱。元。鄭廷玉《后庭花》第四折:「張千云:『稟爺,真?zhèn)€通神!是有一眼井,小的下去,打撈出這個口袋來?!弧挂沧鳌感〉住埂?br />3.對仆役的泛稱。元。吳昌齡《張?zhí)鞄?。楔子》:「凈云:『老哥不知,但是我家的小的每,都是生藥名!』」也作「小底」?/div>
《國語辭典》:獄卒(獄卒)  拼音:yù zú
看管牢獄的差役?!逗鬂h書。卷三一。廉范傳》:「范于是東至洛陽,變名姓,求代廷尉獄卒。」《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一:「可將此散與牢頭獄卒,教他好好看覷,免致受苦。」也稱為「牢子」、「獄人」、「獄子」。
《國語辭典》:散兵  拼音:sǎn bīng
1.遣散或逃散的兵?!妒酚?。卷九五。夏侯嬰傳》:「漢王既至滎陽,收散兵,復(fù)振。」
2.舊時軍中供役而未經(jīng)正式編制的兵士。《隋書。卷八。禮儀志三》:「事畢,大將、亞將等,各就牙帳。其馬步隊與軍中散兵,交為兩蕃,五日而代。」
3.戰(zhàn)斗時各個散開,以分散目標(biāo)而進攻的兵士。
《國語辭典》:廳子(廳子)  拼音:tīng zǐ
衙署的管事小吏。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一九。顧覓人力》:「又有府第宅舍內(nèi)諸司都知,太尉直殿御藥、御帶,內(nèi)監(jiān)寺廳分,顧覓大夫、書表、司廳子、虞侯、押審、門子等人?!顾巍?a href='PoemIndex.aspx?dynasty=Song&author=%e6%9b%be%e4%b9%be%e6%9b%9c' target='_blank'>曾乾曜 丑奴兒。驀地廝看時詞:「氣岸昂昂因權(quán)縣,廳子叫道,宣教請后,有無限威儀?!?/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