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衙役  拼音:yá yì
舊時官署的差役?!度辶滞馐贰返谝换兀骸敢粋€堂堂縣令,屈尊去拜一個鄉(xiāng)民,惹得衙役們笑話?!挂沧鳌割^兒」、「頭役」、「頭翁」。
《漢語大詞典》:州手
雇傭以供州中使令的差役。費用由民戶承擔。 宋 蘇軾 《論役法差雇利害起請畫一狀》:“ 元祐 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勑;合役空閑人戶不及三番處,許以六色錢雇州手,分散從官承符人。此法未為允當?!?/div>
《漢語大詞典》:頭班(頭班)
(1).猶首領。班品為首的人。 宋 劉克莊 《漢宮春》詞:“絳紗玉斧咫尺,先引頭班?!?br />(2). 清 代州縣衙門里為首的差役。儒林外史第二回:“今年老爺衙門里,頭班、二班、西班、快班,家家都興龍燈?!?/div>
《漢語大詞典》:吏皂
胥吏和差役。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局詐:“日暮,并無音耗。吏皁皆疑,白令破扃而窺其室,室盡空,惟幾榻猶存耳?!?/div>
分類:胥吏差役
《漢語大詞典》:驛夫(驛夫)
驛站所用的差役。 明 沈德符 野獲編·臺省·臺省之玷:“又 洪熙 元年,戶部給事中 沈寧 ,以賫詔往 直隸 各府索賄,為巡按御史所劾,謫為驛夫?!?span id="dwgzs11" class="book">《石點頭·玉簫女再世玉環(huán)緣》:“書封緘停當,差人到府投遞。驛夫也自入城,遍報文武各衙門知道?!?/div>
分類:驛站差役
《漢語大詞典》:蠹役
亦作“蠧役”。 害民的差役。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蒞任·馭衙役》:“先是蠧役爭領頭批來迎,至是畏縮,更易新充蠢樸者……皆其平日所頤指使,諒不敢舉陳其過跡也?!?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夢狼:“弟居數(shù)日,見其蠹役滿堂,納賄關説者,中夜不絶,流涕諫止之。”
分類:害民差役
《國語辭典》:番子  拼音:fān zi
1.舊日用來稱呼外國人。《儒林外史》第三九回:「那番子性野,不知王法,就持了刀杖器械,大打一仗?!?br />2.明清時稽查緝捕罪犯的差役。《明史。卷九五。刑法志三》:「番子即突入執(zhí)訊之,無有左證符牒,賄如數(shù),徑去?!挂卜Q為「番子手」、「番役」。
《國語辭典》:解差  拼音:jiè chāi
1.押解犯人。如:「解差罪犯赴京城?!?br />2.押解犯人的差役。也稱為「解人」、「解子」。
《國語辭典》:班子  拼音:bān zi
1.戲班子,即今之劇團。《官場現(xiàn)形記》第四回:「咱班子里一個老生,一個花臉,一個小生,一個衫子,都是刮刮叫,超等第一名的腳色?!?br />2.妓院的俗稱?!独m(xù)孽海花》第三一回:「老實說,俚篤班子里,有點面子格,倪才認得公堂浪,巡捕房里,上下中三等,倪才兜得轉格?!?br />3.泛指為達到同一目的而成立的組織。如:「強盜班子」。
《國語辭典》:仵作  拼音:wǔ zuò
1.在官署中擔任檢驗死傷工作的官吏。相當于現(xiàn)在的法醫(yī)。《紅樓夢》第八六回:「知縣叫仵作將前日尸場填寫傷痕據(jù)實報來?!埂独蠚堄斡洝返谝晃寤兀骸缚h里次日一清早帶同仵作下鄉(xiāng)一一相驗,沒有一個受傷的人骨節(jié)不硬,皮膚不發(fā)青紫,既非殺傷,又非服毒?!挂沧鳌肝樽鳌?、「仵匠」、「忤作」。
2.殯殮工人。元。石君寶《曲江池》第二折:「送殯呵須是仵作風流種,唱挽呵也則歌吟詩賦人。」也作「伍作」、「仵匠」。
《漢語大詞典》:解役
解除勞役。晏子春秋·諫下八:“ 景公 曰:‘唯唯!將弛罷之。’未幾,朝 韋冏 解役而歸?!?張純一 校注引 俞樾 曰:“ 韋冏 ,人名。朝者,召也。”
解送犯人的差役。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歸山》:“浄扮解役投文。”儒林外史第二四回:“兩個解役把 牛奶奶 解往 紹興 去了。”
《國語辭典》:步快  拼音:bù kuài
衙門里擔任緝拿人犯的差役?!斗Q謂錄。卷二六??熳恪罚骸格R快、步快,賦役全書各府縣均有此名目?!挂卜Q為「捕快」、「捕人」、「捕役」。
《漢語大詞典》:科喚
謂差役派遣。 唐 張九齡 《敕處分十道朝集使》:“鰥寡惸獨,征鎮(zhèn)之家,倍須撫存,勿有科喚?!?/div>
分類:差役派遣
《漢語大詞典》:民快
舊時官府專管緝捕的差役。 元石子章《竹塢聽琴》第二折:“迅步行踏,莫不是那官中民快央及的怕,因此上出郊外貪尋幽雅?!?/div>
《漢語大詞典》:馬差(馬差)
專門騎馬傳送文件的差役。《新華月報》1962年第3期:“在 天津 ??诜鈨銎陂g, 北京 使館的郵件必須改道,用馬差在 北京 和 鎮(zhèn)江 兩處之間往來投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