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布政  拼音:bù zhèng
施行政教?!妒酚洝>硪弧?。孝文本紀》:「人主不德,布政不均,則天示之以菑,以誡不治?!谷龂骸g姇聪裎摹担骸覆颊够?,而萬邦協(xié)和?!?/div>
《國語辭典》:布政使  拼音:bù zhèng shǐ
職官名。明清各省民政兼財政長官。屬承宣布政使司,受轄于督撫,與掌理刑名的按察使并稱為「兩司」。也作「藩臺」、「藩司」。
《國語辭典》:布政司  拼音:bù zhèng sī
承宣布政使司的簡稱。明初設置,為掌理一省民政的機構。主官稱為布政使。
《分類字錦》:布政頒常(布政頒常)
張衡 東京賦 乃營三宮,布政頒常。
分類:
《漢語大詞典》:布政榜
宋 時稱節(jié)度使的布告。 宋 徐度 《卻掃篇》卷上:“本朝節(jié)度使雖不赴鎮(zhèn),然亦別降敕書,宣諭本鎮(zhèn)軍民;而為節(jié)度使者,亦自給牓本鎮(zhèn),謂之布政牓?!?/div>
《國語辭典》:布政使  拼音:bù zhèng shǐ
職官名。明清各省民政兼財政長官。屬承宣布政使司,受轄于督撫,與掌理刑名的按察使并稱為「兩司」。也作「藩臺」、「藩司」。
《國語辭典》:臺省(臺?。 ?span id="lhnrhdv" class='label'>拼音:tái shěng
1.漢時尚書的稱呼。
2.唐時尚書省、門下省、中書省的總稱。唐。韓愈 柳子厚墓志銘:「使子厚在臺省時,自持其身已能如司馬刺史時,亦自不斥?!?br />3.臺灣省政府功能業(yè)務與組織調(diào)整前的縮稱。參見「臺灣省」條。
《國語辭典》:木鐸(木鐸)  拼音:mù duó
1.金口木舌的銅鈴,古代施布政教法令時,巡行振鳴招眾注意。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原道》:「木鐸起而千里應,席珍流而萬世響?!姑鳌V鞕唷蹲课木返谝徽郏骸赋Q缘罆r來木鐸也叮當響,時不至呵蘭麝也不生香?!?br />2.指宣揚教化的人。《論語。八佾》:「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國語辭典》:下等  拼音:xià děng
品級低的或地位卑下的?!度辶滞馐贰返谝晃寤兀骸覆灰f算命拆字是下等,就是教館、作幕,都不是個了局?!埂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一回:「那上等的,自有那一班王孫公子去問津;那下等的,也有那些逐臭之夫,垂涎著要嘗鼎一臠?!?/div>
《漢語大詞典》:賦政(賦政)
(1).頒布政令。賦,通“ 敷 ”。《詩·大雅·烝民》:“賦政于外,四方爰發(fā)?!?鄭玄 箋:“以布政於畿外,天下諸侯於是莫不發(fā)應?!?span id="zdpvlph" class="book">《后漢書·李固傳》:“尚書出納王命,賦政四海,權尊埶重,責之所歸?!?br />(2).分配或處理政務。 漢 張衡 《東京賦》:“賦政任役,常畏人力之盡也?!?宋 朱熹 《與留丞相札子》:“不幸心勞事拙,賦政不平?!?/div>
《漢語大詞典》:發(fā)政(發(fā)政)
發(fā)布政令;施行政治措施。墨子·尚同上:“天子發(fā)政於天下之百姓,言曰:‘聞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span id="zv1pb7f" class="book">《漢書·韓安國傳》:“是以古之人君謀事必就祖,發(fā)政占古語,重作事也。” 宋 洪邁 容齋續(xù)筆·周禮非周公書:“歷代以來,唯 宇文周 依六典以建官,至於治民發(fā)政,亦未嘗循故轍?!?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198812' target='_blank'>《宋史·樂志九》:“制禮作樂,發(fā)政施仁。”
《國語辭典》:振鐸(振鐸)  拼音:zhèn duó
1.搖鈴。古時宣布政令或教化時,用來警眾?!吨芏Y。夏官。大司馬》:「司馬振鐸,群吏作旗。」《國語。吳語》:「王乃秉枹,親就鳴鐘鼓,丁寧、錞于,振鐸?!?br />2.從事教職。明。章懋〈與沈副使仲律書〉:「近見湖南錄,始知先生繼文定胡公之舊職,而振鐸于濂溪之鄉(xiāng)?!?/div>
《國語辭典》:敷政  拼音:fū zhèng
施行政事。《詩經(jīng)。商頌。長發(fā)》:「敷政優(yōu)優(yōu),百祿是遒?!?/div>
《漢語大詞典》:布令
頒布政令;發(fā)布命令。國語·周語上:“布令陳辭而又不至,則增修於德而無勤民於遠?!?span id="7nj5vvz" class="book">《墨子·尚同下》:“發(fā)憲布令其家。” 清 夏炘 學禮管釋·釋正月之吉:“ 周 禮布令觀象,皆於正月朔日及每月朔日。行事有一定之月日,故百官易於奉行,庶民易於取法?!?郭沫若 《暴虎辭》:“ 漢 主一世雄,布令揮長弓;命女投狐兔,命士投麋熊。”
《漢語大詞典》:布治
(1).普遍治理。書·禹貢“ 禹 敷土” 孔 傳:“洪水汎溢, 禹 布治九州之土。”
(2).頒布政令或法典。周禮·天官·大宰:“正月之吉,始和,布治于邦國都鄙?!?鄭玄 注:“大宰以正月朔日布王治之事於天下,至正歲又書而縣于象魏,振木鐸以徇之,使萬民觀焉?!?孫詒讓 正義:“大宰於 周 正月朔日始宣布治典於畿外邦國、畿內(nèi)都鄙?!?br />(3).謂施政。 明 高啟 《三賢堂》詩:“至今郡中人,猶想布治年。”
《漢語大詞典》:頒政(頒政)
頒布政令。文選·張衡〈東京賦〉“規(guī)天矩地,授時順鄉(xiāng)” 三國 吳 薛綜 注:“言頒政賦常,隨時月而居其方?!?/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