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布帆無恙(布帆無恙) 拼音:bù fán wú yàng
晉朝顧愷之向其上司殷仲堪借得布帆,駕船回家。行至破冢,遭大風(fēng),他寫信給殷說行人安穩(wěn),布帆無恙。見《晉書。卷九二。文苑列傳。顧愷之》。后比喻旅途平安。唐。
李白 詩:「霜落荊門江樹空,布帆無恙掛秋風(fēng)?!姑?。梅鼎祚《玉合記》第二一出:「可喜主帥參軍,布帆無恙?!?/div>
《國語辭典》:布帆 拼音:bù fán
布制的帆。比喻小舟。唐。
顧況 詩:「布帆輕白浪,錦帶入紅塵?!?/div>
《國語辭典》:安然無事(安然無事) 拼音:ān rán wú shì
平安無災(zāi)厄等事的困擾?!秲号⑿蹅鳌返诰呕兀骸敢冒踩粺o事,除非把你兩家合成一家,我一個(gè)人兒就好照顧了?!埂段拿餍∈贰返诙幕兀骸杆叶暶淮?,外國人不拿他放在心上,得以安然無事。」
《國語辭典》:安如泰山 拼音:ān rú tài shān
形容穩(wěn)定牢固如泰山一般,不可動搖?!度龂萘x》第四五回:「亮雖居虎口,安如泰山。」也作「安若泰山」、「穩(wěn)如泰山」。
《國語辭典》:安邦定國(安邦定國) 拼音:ān bāng dìng guó
治理國家使穩(wěn)固安定?!度龂萘x》第三七回:「方今天下大亂,四方云擾,欲見孔明,求安邦定國之策耳?!埂稏|周列國志》第九七回:「話說大梁人范雎字叔,有談天說地之能,安邦定國之志?!挂沧鳌赴舶钪螄?。
《國語辭典》:安不忘危 拼音:ān bù wàng wéi
居于安定、太平時(shí)不能忘記潛伏著的危機(jī)。《易經(jīng)。系辭下》:「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埂杜f唐書。卷八九。王方慶傳》:「此乃三時(shí)務(wù)農(nóng),一時(shí)講武,以習(xí)射御,角校才力,蓋王者常事,安不忘危之道也?!?/div>
《漢語大詞典》:調(diào)良穩(wěn)泛(調(diào)良穩(wěn)泛)
馬匹調(diào)良,行船穩(wěn)泛。謂路途平安。 清
朱之瑜 《與鍋島直能書》之二:“七夕前,盛使遙臨,捧讀翰教,知旌旄於前月初五日蒞鎮(zhèn),途間車馬舟橋,調(diào)良穩(wěn)泛, 三省 亦附驥平安。”
《國語辭典》:持盈保泰 拼音:chí yíng bǎo tài
處高位而能保守成業(yè),平安無事?!兑佰牌匮浴返谝灰话嘶兀骸溉暧龃嗣髦鳎苤舛?,當(dāng)朝夕納誨,啟沃君心……登斯民于三五,臻治術(shù)于唐虞,此即持盈保泰之道?!?/div>
《國語辭典》:持盈 拼音:chí yíng
保守已成的功業(yè)?!秶Z。越語下》:「夫國家之事,有持盈,有定傾,有節(jié)事?!埂逗鬂h書。卷六○下。蔡邕傳》:「心恬澹于守高,意無為于持盈?!?/div>
《國語辭典》:去危就安 拼音:qù wéi jiù ān
離開危險(xiǎn),趨于安全之境?!段簳>砦濉?。慕容白曜傳》:「夫見機(jī)而動,周易所稱;去危就安,人事常理?!埂侗饼R書。卷三。文襄帝紀(jì)》:「去危就安,今歸正朔;轉(zhuǎn)禍為福,已脫網(wǎng)羅?!?/div>
《國語辭典》:視險(xiǎn)如夷(視險(xiǎn)如夷) 拼音:shì xiǎn rú yí
視危險(xiǎn)如平安。形容面對危險(xiǎn),毫不畏懼。晉。
史援 :「處溢不驕,居勞不憚,視險(xiǎn)如夷,忘身逐叛?!挂沧鳌敢曤U(xiǎn)若夷」。
《國語辭典》:買路錢(買路錢) 拼音:mǎi lù qián
1.舊指出喪時(shí)沿途拋擲的紙錢。《俗語考原。買路錢》:「今人出喪,柩行之道,于前拋金銀紙錢,名曰:『買路錢』?!?br />2.盜匪攔劫路人,所索取過路的錢財(cái)。《京本通俗小說。錯(cuò)斬崔寧》:「我乃靜山大王在此,行人住腳,須把買路錢與我?!姑?。賈仲名《升仙夢》第三折:「來到這山崦中,兀的胡哨響,有強(qiáng)人來了,可怎了也?(邦云)留下買路錢。」也作「買路財(cá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