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三國魏任城人,字子恪。曹操在兗州,辟為從事。將家兵守湖陸。遷泰山太守。世亂,民人藏竄。袁紹所置中郎將郭祖、公孫犢等據(jù)山為亂。虔到郡,招降之,選其強者為戰(zhàn)士。在郡十數(shù)年,甚有威惠。魏文帝時累遷徐州刺史,加威虜將軍。明帝時封萬年亭侯。虔在徐州,以王祥為別駕,民事一以委之,世稱其能任賢。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三國魏人。宮廷樂師。妙于音律,善鄭聲。
全三國文·卷四十延年,太和中為葉律中郎將。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266
【介紹】:
三國魏末西晉初太原晉陽人,字處道。好書,善屬文。初仕魏,曹爽辟為掾。爽誅,官免。高貴鄉(xiāng)公正元中,遷散騎常侍,典著作。高貴鄉(xiāng)公將攻司馬昭,沈知之,馳白昭。魏末司馬炎為晉王,遷御史大夫。與羊祜、賈充等密謀代魏。入晉,以佐命功,轉(zhuǎn)驃騎將軍,錄尚書事,統(tǒng)城外諸軍事,封博陵縣公。與荀顗、阮籍共撰《魏書》。
全晉文·卷二十八沈字年道,太原晉陽人,魏司空昶從兄機之子。辟大將軍曹爽府,遷中書黃門侍郎,免。起為治書侍御史,轉(zhuǎn)秘書監(jiān),正元中遷散騎常侍、侍中,典著作。甘露之變,封安平侯,尋遷尚書,出為豫州刺史,遷征虜將軍,封博陵侯,轉(zhuǎn)振南將軍,拜御史大夫,守尚書令給事中,晉受禪,轉(zhuǎn)驃騎將軍,錄尚書事,進爵博陵縣公,泰始二年卒,贈司空。有《魏書》四十八卷,集五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三國蜀廣漢人,字永年。性驕傲,多輕忽。初仕劉璋為書仕,后被謗,鉗為徒隸。劉備入蜀,因龐統(tǒng)、法正薦,擢治中從事。囂然自矜,為諸葛亮所不喜,左遷江陽太守??诔鲈寡裕陋z誅死。時年三十七。
全三國文·卷六十一羕字永年,廣漢人。先主定蜀,以為治中從事,左遷江陽太守,以罪誅。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約299
【介紹】:
西晉時人。氐族首領(lǐng)?;莸墼盗?,匈奴郝度元起兵抗晉,關(guān)中氐、羌族之民紛紛響應。萬年被推為帝,擁眾數(shù)十萬。七年,殺建威將軍周處。此后又屢破晉軍。九年,被孟觀擊敗遭俘。
人物簡介
全晉文·卷六十七萬年,爵里未詳。(案,序言太仆傅侯,蓋傅玄也。知萬年晉初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284—329
【介紹】:
東晉河內(nèi)溫人,字延年。司馬亮子。晉武帝太康末,封西陽縣公,拜散騎常侍。晉惠帝元康初,進封郡王。惠帝永興中,拜侍中。晉元帝即位,為侍中、太保,錄尚書事,領(lǐng)大宗師,擢太宰。明帝死,與王導并受顧命輔成帝。成帝咸和初,免官,降為弋陽縣王。蘇峻之亂,詣峻稱其功,峻大悅,矯詔復其爵位。峻平,賜死。
全晉文·卷十七羕字延年,攸第三子。太康末封西陽縣公,拜散騎常侍。元康初進爵為王,歷步兵校尉、左軍、驍騎將軍,永康初進封郡王,永興初拜侍中。坐長沙王乂廢為庶人,尋為撫軍將軍。永嘉初拜鎮(zhèn)軍將軍,加散騎常侍,領(lǐng)后軍將軍,尋渡江。元帝承制,更拜撫軍大將軍開府。及即晉王位,進侍中太保。大興初錄尚書事,領(lǐng)大宗師。永昌初進太宰,后領(lǐng)太尉。咸和初免官,降為弋陽縣王。蘇峻矯詔復爵位,峻平賜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297—348
【介紹】:
十六國時前燕國君,鮮卑族,字元真,小字萬年。慕容廆第三子。廆為遼東公,皝為世子。以晉成帝咸康三年即燕王位,都龍城。敗石虎,滅段遼,襲扶余,頗有武功。用曹魏屯田法,躬巡郡縣,勸課農(nóng)桑。立東庠于舊宮,好文籍,勤于講授。在位十五年。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330—394
【介紹】:
十六國時后秦建立者,字景茂。姚弋仲子,姚襄弟。羌族首領(lǐng)。襄死,與諸弟降前秦。苻堅以為揚武將軍,至肥水之戰(zhàn)前累遷至龍驤將軍,督益梁二州諸軍事。肥水之戰(zhàn)后一年,率羌族獨立,稱萬年秦王,建年號白雀,進據(jù)北地。東晉孝武帝太元十年,苻堅為西燕慕容沖所逼,從長安出奔,為萇所圍,殺之。次年,稱帝于長安,改元建初,國號大秦。在位八年。
全晉文萇字景茂,弋仲第二十四子。苻堅以為揚武將軍,歷左衛(wèi)將軍、隴東汲郡河東武都武威巴西扶風太守、寧幽兗三州刺史,復為陽武將軍步兵校尉,封益都侯。及堅寇晉,以為龍驤將軍,督益梁州諸軍事。堅敗,自稱大將軍、大單于、萬年秦王,建元白雀。以晉太元十一年僭即皇帝位于長安,改元建初,國號大秦。在位八年,謚曰武昭皇帝,廟號大祖。
人物簡介
全晉文·卷七十獻一作憲,字令則,襄陽人。仕蜀為太子舍人,遷庶子尚書吏部郎,以忤黃皓左遷巴東太守。蜀亡,為魏凌江將軍。封萬年亭侯。遷武陵太守巴東監(jiān)軍,晉受禪,改封西鄂縣侯,卒贈安南將軍,謚曰烈。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368—454
【介紹】:
南朝宋會稽山陰人。少有高情。親亡服闋,攜妻入會稽南山,伐樵采箬為業(yè),好飲酒。頗言玄理,時為詩詠,往往有高勝之言。家貧。累辟不就。饋餉不受。卒于山中。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東晉江夏鄳人,遷武昌陽新,字萬年。少知名。太尉庾亮領(lǐng)江州,辟部廬陵從事,轉(zhuǎn)勸學從事。后為桓溫參軍,為溫所重。轉(zhuǎn)從事中郎,遷長史。后以疾卒于家,時年五十一,一作五十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十六國時前趙前部人,字延祐。少孤貧,見養(yǎng)于叔父。嘗從博士乞得百余字,牧羊之暇,折草木寫之。后仕前趙主劉淵。長平之戰(zhàn),淵子劉聰馬中流矢,幾為晉軍所獲,景年以馬授聰,得免于難,以功封鄒侯,歷虎牙將軍。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十六國時隴西安陽人,字子年。貌丑,語滑稽。喜談神仙怪異。清虛服氣,不與世人交,與高僧道安過從。隱居終南山,弟子數(shù)百人。苻堅累征不起。傳說言未來之事,皆驗。后為姚萇所殺。有《牽三歌讖》及《拾遺記》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十六國時南涼僧。禿發(fā)傉檀時從河南來。嘗諫傉檀窮兵好殺之非,傉檀不能從。后兵亂,不知所在。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二十九 神化科不知何許人。好居冢間樹下。河西鮮卑禿發(fā)利鹿孤僭據(jù)西平。改元建和。時霍持一錫杖。自河南至。使人跪之曰。此般若眼。奉之者可以得道。人施以衣服。受之而擲地棄水。后其衣自還施家。無所污染。行疾如風?;蛄ψ分D杉?。言禍福皆驗。有戲藏其錫杖者?;魯磕苛季谩<粗靥?。起取去。無所問。鹿孤弟車騎傉檀。權(quán)傾一國?;裘縿窳钍路?。傉檀曰。吾先世事天地。今事佛??诌`先人之訓。公能七日不食者。吾從公。且令人守視之。傉檀陰遺以餅餌。霍謂沙門智行曰。吾誰欺。欺國王耶。卒如期不食。于是傉檀信服焉。傉檀女疾。請救?;粼?。生死分定。圣不能轉(zhuǎn)。正可粗知早晚耳。固請時后宮門久閉?;羧ら_之曰。及開則生。不及則死。果宮門未及開而卒。每謂傉檀曰。若能安坐無為。則天下可定。國祚克昌。如其窮兵好殺。禍將及矣。傉檀不能從。后兵亂?;舨恢樗K。
神僧傳·卷第二沙門曇霍。不知何許人也。禿發(fā)傉檀。時從河南來。持一錫杖令人跪曰。此是般若眼。奉之可以得道。時人咸異之。或遺以衣服。受而投之于河。后日以還其本主。衣無所污。行步如風云。言人生死貴賤無毫發(fā)之差。人或藏其錫杖。曇霍大哭數(shù)聲。閉目須臾起而取之。咸奇其神異莫能測也。因之事佛者甚眾。利鹿孤有弟傉檀。假署車騎權(quán)傾偽國。猜忌多所賊害?;糁^傉檀曰。當修善奉佛為后世橋梁。傉檀曰。先世未曾奉佛。今若奉佛恐違先世之旨。公若能七日不食顏色如常。是為佛道神明。仆當奉之。乃使人幽守七日。而霍無饑渴之色。傉檀遣沙門智行密持餅遺霍?;舨豢鲜场仗瓷钇嬷?。謂傉檀曰。若能安坐無為則天下可定。祚胤克昌如其窮兵好殺禍將及己。傉檀不能從傉檀女病甚。請救療曇霍曰。人之生死自有定期。圣人亦不能轉(zhuǎn)禍為福。曇霍焉能延命耶。正可知早晚耳。傉檀固請之。時后宮門閉。曇霍曰。急開后門。及開門則生。不及則死。傉檀命開之。不及而死。后兵亂不知所在。
高僧傳·卷第十 神異下釋曇霍者。未詳何許人。蔬食苦行。常居冢間樹下。專以神力化物。時河西鮮卑偷發(fā)利鹿孤。愆據(jù)西平。自稱為王。號年建和。建和二年十一月?;魪暮幽蟻碇磷晕髌?。持一錫杖令人跪之云。此是波若眼。奉之可以得道。人遺其衣物受而輒投諸地。或放之河中。有頃衣自還本主。一無所污。行疾如風。力者追之。恒困不及。言人死生貴賤毫釐無爽。人或藏其錫杖?;糸]目少時。立知其處。并奇其神異終莫能測。然因之事佛者甚眾。鹿孤有弟耨檀。假署車騎。權(quán)傾偽國。性猜忌多所賊害?;裘恐^檀曰。當修善行道為后世橋梁。檀曰。仆先世以來恭事天地名山大川。今一旦奉佛恐違先人之旨。公若能七日不食顏色如常。是為佛道神明。仆當奉之。乃使人幽守七日。而霍無饑渴之色。檀遣沙門智行密持餅遺霍。霍曰。吾嘗誰欺。欺國王耶。檀深奇之厚加敬仰。因此改信節(jié)殺興慈。國人既蒙其祐。咸稱曰大師。出入街巷百姓并迎為之禮。檀有女病甚篤。請霍救命?;粼弧K郎忻?。圣不能轉(zhuǎn)。吾豈能延壽。正可知早晚耳。檀固請之。時宮后門閉。霍曰。急開后門。及開則生。不及則死。檀命開之。不及而卒。至晉義熙三年耨檀為勃勃所破。涼土兵亂不知所之。
高僧摘要·品高僧摘要卷三蔬食苦行。常居冢間樹下。專以神力化物。時河西鮮卑利鹿孤。僭據(jù)西平。自稱為王。號年建和二年十一月。霍從河南。來至自西平。持一錫杖。云此是般若眼。奉之可以得道。人遺其衣物。受而輒投諸地。或放之河中。有頃。衣自還本主。一無所污。行疾如風。言人死生貴賤。毫??無爽。人或藏其錫杖?;糸]目少時。立知其處。并奇其神異。因之事佛者甚眾。鹿孤有弟傉檀假署車騎。權(quán)傾傾偽國。性猜忌。多所賊害?;裘恐^檀曰。當修善行道。為后世橋梁。檀曰。仆先世已來。恭事天地名山大川。今一旦奉佛??诌`先人之旨。公若能七日不食。顏色如常。是為佛道神明。仆當奉之。乃使人幽守七日。而霍無饑渴之色。檀遣沙門智行。密持餅遺霍?;粼?。吾嘗誰欺而欺國王耶。檀深奇之。厚加敬仰。因此改信。節(jié)殺興慈。國人既蒙其佑。咸稱曰大師。出入街巷。百姓迎禮。至晉義熙三年。傉檀為勃勃所破。涼土兵亂。不知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