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69詞典 1分類詞匯 168
《漢語大詞典》:綿渺(綿渺)
(1).亦作“ 綿淼 ”。水面遙遠(yuǎn)廣闊貌。 清 黃景仁 《甬江舟中看山甚佳》詩(shī):“紅樹千行雁一聲,兩岸秋山入綿渺?!?清 江炳炎 《買陂塘》詞:“想伊人、溯洄綿渺,夢(mèng)魂頻遶江涘。” 清 華偉生 《開國(guó)奇冤·追悼》:“濃煙如墨涌層霄,倚危欄海綿淼?!?br />(2).亦作“ 綿眇 ”。深遠(yuǎn)奧妙。 清 戴名世 《〈野香亭詩(shī)集〉序》:“其音和平而大雅,其旨綿渺而藴藉?!?劉師培 《南北文學(xué)不同論》:“ 明 社既墟,遺民佚士,睠懷故都,或發(fā)綿渺之文,或效軼蕩之體,咸有可觀?!?繆荃孫 《〈宋元詞四十家〉序》:“ 碧山 之綿眇, 梅溪 之軼麗?!?/div>
《漢語大詞典》:連陌(連陌)
(1).街道相連。 晉 潘岳 《上舍客議》:“十里蕭條,則奸宄生心;連陌接館,則寇情震懾?!?br />(2).阡陌相連。形容區(qū)域廣闊或田地連片。 宋 王圭 《年節(jié)起居宣祖永安陵太祖永昌陵表》:“萬國(guó)來庭,猶想獻(xiàn)珍之會(huì);五陵連陌,空成拱木之陰?!?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編審·編審馀論》:“若棄糧而止論丁,是竭窮甿之脂髓,不足供公家之徭役,而擁連陌之膏腴,反得享安坐之樂?!?/div>
《國(guó)語辭典》:森林  拼音:sēn lín
樹木密生的寬廣地區(qū)。如:「森林兼具木材供應(yīng)、水土保持、觀光休憩等功能,是重要的天然資源之一。」
《漢語大詞典》:大片
延伸的大平面或廣闊區(qū)域(如陸地或水域)例如:布滿湖泊的大片林地。
懸浮的或活動(dòng)著的一大塊(如火、閃電、雨或霧)例如:一大片霧從海上滾滾而來。
《漢語大詞典》:誕漫(誕漫)
(1).遍布;蔓延。 漢 蔡邕 《為陳留太守上孝子》:“清風(fēng)奮揚(yáng),休徵誕漫,太平之萌,昭驗(yàn)已著?!?宋 曾鞏 《〈新序目錄〉序》:“而怪奇可喜之論,各師異見,皆自名家者,誕漫於中國(guó)。” 清 汪懋麟 《題馬季長(zhǎng)集后》詩(shī):“放狗逐糜原誕漫,鼓琴吹笛總玄虛?!?br />(2).廣闊無垠貌。 宋 歐陽修 《游鯈亭記》:“ 江 出 荊州 ,合 沅 湘 合 漢 沔 以輸之海,其為汪洋誕漫蛟龍水物之所憑?!?br />(3).放浪。 唐 元結(jié) 《自釋》:“直荒浪其情性,誕漫其所為?!?br />(4).虛妄。 明 歸有光 《題異獸圖》詩(shī):“今之畫者何所似,毋迺誕漫不足評(píng)。” 清 陳鳣 《對(duì)策》卷一:“至於穆天子傳《黃竹》等篇,則誕漫不足信?!?/div>
《國(guó)語辭典》:平莽  拼音:píng mǎng
莽,叢生的草?!钙矫А怪竻采s草的平地。晉。陸機(jī)〈赴洛道中作〉詩(shī):「振策陟崇丘,案轡遵平莽。」《遼史。卷三二。營(yíng)衛(wèi)志中》:「番居內(nèi)地者,歲時(shí)田牧平莽間?!?/div>
《漢語大詞典》:橫廣(橫廣)
廣闊,廣大。 漢 揚(yáng)雄 《〈法言〉序》:“遐言周于天地,贊于神明,幽弘橫廣,絶于邇言。譔《寡見》?!币徽f橫當(dāng)音“光”,廣字為“度”之譌。橫度,充滿。參閱 清 俞樾 諸子平議·揚(yáng)子法言二“幽宏橫度”。
分類:廣闊廣大
《漢語大詞典》:曠原(曠原)
廣闊的原野。穆天子傳卷四:“自 西王母 之邦,北至於曠原之野,飛鳥之所解羽,千有九百里。 宗周 至於西北大曠原,萬四千里?!?郭璞 注引山海經(jīng):“羣鳥所集澤有兩處,一方百里,一方千里,即此大曠原也?!?唐 杜甫 《奉同郭給事湯東靈湫作》詩(shī):“ 閬風(fēng) 入轍跡,曠原延冥搜。” 楊倫 箋注:“以 周穆 為比,取諷荒游?!?魯迅 《墳·摩羅詩(shī)力說》:“記懷抱神思之人,索求美者,遍歷不見,終死曠原?!?/div>
《漢語大詞典》:土滿(土滿)
謂土地廣闊而不能充分利用。管子·霸言:“地大而不為,命曰土滿?!?尹知章 注:“土滿,謂土廣而功狹也?!?/div>
《漢語大詞典》:沆瀁
(1).水廣闊貌。 晉 左思 《吳都賦》:“泓澄奫潫,澒溶沆瀁;莫測(cè)其深,莫究其廣。”文選·郭璞〈江賦〉:“極望數(shù)百,沆瀁皛溔。” 李善 注:“沆瀁,廣大之貌?!币嘀笍V闊的水面。 清 錢謙益 《通議大夫兵部右侍郎贈(zèng)副都御史梅公神道碑銘》:“譬彼驕人, 天吳 罔象,鼓舞相磓,不越沆瀁?!?br />(2).猶蕩漾。飄蕩起伏。《文選·江淹〈雜體詩(shī)·效阮籍“詠懷”〉》:“飄飄可終年,沆瀁安是非?” 李善 注:“莊子曰:‘飄飄蒿下,沆瀁海上,逍遙一也?!?br />(3).猶蕩漾。水波微動(dòng)。 唐 谷神子 《博異志·呂鄉(xiāng)筠》:“﹝老人﹞抽笛吹三聲,湖上風(fēng)動(dòng),波濤沆瀁,魚鱉跳噴。”
(4).猶蕩漾。隨風(fēng)擺動(dòng)。 宋 朱熹 《秋懷》詩(shī)之二:“寂歷候蟲悲,沆瀁碧草露?!?/div>
《漢語大詞典》:閎闊(閎闊)
宏偉廣闊。 唐 柳宗元 《貞符》序:“臣為尚書郎時(shí),嘗著《貞符》,言 唐 家正德受命於生人之意,累積厚久,宜享年無極之義,本末閎闊?!?宋 陸游 《圓覺閣記》:“顧某衰且病,學(xué)問廢落,文思局澁,而名山盛事,本末閎闊,非區(qū)區(qū)筆力所能演述,實(shí)以為愧懼云?!?明 李東陽 《明故亞中大夫貴州布政司左參汪君墓志銘》:“君魁岸閎闊,善論議。少治經(jīng)學(xué),多所自得?!?/div>
分類:宏偉廣闊
《漢語大詞典》:浩漾
(1).水廣闊涌動(dòng)貌。 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山居賦》:“引修隄之逶迤,吐泉流之浩漾?!?唐 皮日休 《九諷·悼賈》:“臨 汨羅 之浩漾兮,想《懷沙》之幽憂。”
(2).形容搖動(dòng)之狀。 明 無名氏 《贈(zèng)書記·奉詔團(tuán)圓》:“柳妥長(zhǎng)條空浩漾,何時(shí)堪贈(zèng)仙郎?”
《漢語大詞典》:寥宇
廣闊的天空。 清 魏源 《長(zhǎng)沙秋懷》詩(shī)之二:“秋風(fēng)唳寥宇,百草腓以蕪?!?/div>
分類:廣闊
《漢語大詞典》:浩洋
(1).水流廣闊洪大貌。《淮南子·覽冥訓(xùn)》:“往古之時(shí),火爁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漢 王充 論衡·書虛:“大 江 浩洋,曲 江 有濤,竟以隘狹也。”隋書·天文志中:“臣下從橫,大水浩洋?!?劉師培 《南北文學(xué)不同論》:“南方之地,水勢(shì)浩洋,民生其際,多尚虛無?!?br />(2).泛指廣大無際。 漢 嚴(yán)遵 道德指歸論·道生:“浩洋無窮,不可論諭;潢然大同,無終無始?!?/div>
《漢語大詞典》:博地
(1).廣闊的土地。管子·牧民:“城郭溝渠不足以固守,兵甲彊力不足以應(yīng)敵,博地多財(cái)不足以有眾,惟有道者,能備患於未形也。”大戴禮記·王言:“博地眾民,不以其道治之,不可以霸王?!?br />(2).借指人間。 明 屠隆 《曇花記·法眷聚會(huì)》:“弟子博地凡夫,沉迷宦海,若非二師點(diǎn)化,菩薩鉗錘,焉能證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