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71
詞典
5
分類詞匯
66
共71,分5頁顯示
上一頁
1
2
1
2
3
4
5
4
5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占對
應客
接對
捷給
御人
對答
應謝
應口
后手
答語
口對
辭對
許愿
對向
聯(lián)辭
《漢語大詞典》:
占對(占對)
應對,對答。
《
后漢書·徐防傳
》
:“ 防 體貌矜嚴,占對可觀, 顯宗 異之?!?span id="d5jltkw" class="book">《
舊唐書·裴度傳
》:“ 度 狀貌不踰中人,而風彩俊爽,占對雄辯,觀聽者為之聳然。”
《
續(xù)資治通鑒·宋仁宗天圣六年
》
:“ 綬 ( 宋綬 )攝太僕卿,陪玉輅,帝問儀物典故,占對辯給。”
分類:
應對
對答
《漢語大詞典》:
應客(應客)
應接客人。指接受參觀、應對、問詢等。
《公羊傳·宣公十五年》
:“圍者,柑馬而秣之,使肥者應客。” 何休 注:“示飽足也。” 漢
班固
《奕旨》
:“學不廣博,無以應客?!?/div>
分類:
應接
接客
客人
接受
參觀
應對
《國語辭典》:
接對(接對)
拼音:
jiē duì
接待應對?!赌鲜?。卷五。齊廢帝郁林王本紀》:「性甚辯慧,哀樂過人,接對賓客,皆款曲周至。」
分類:
接待
應對
《國語辭典》:
捷給(捷給)
拼音:
jié jǐ
口才敏捷,對答如流?!豆茏印4罂铩罚骸岗襞舐斆鹘萁o,可令為東國。」
分類:
應對
敏捷
《國語辭典》:
御人
拼音:
yù rén
1.女官、女侍。掌理侍御之事?!蹲髠鳌Gf公二十八年》:「御人以告子元。」《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下》:「御人八十一,視元士。」
2.駕馭車馬的人。《南史。卷三六。江夷傳》:「無兼衣馀食,嘗為上所召,過浣衣,稱疾經日,衣成然后起。牛餓,御人求草,湛良久曰:『可與飲。』」
3.制御他人?!稘h書。卷五九。張湯傳》:「禹志在奉公孤立,而湯舞知以御人?!?/div>
分類:
駕馭
侍女
制馭
武力
他人
車馬
人口
力制
侍妾
口頭
制人
應對
交鋒
財貨
《國語辭典》:
對答(對答)
拼音:
duì dá
回答?!度龂萘x》第三九回:「今見景升,當若何對答?」《文明小史》第四八回:「幸虧勞航芥機警過人,便栓自己曉得的事情一一對答,談了半日,尚不致露出馬腳?!?/div>
分類:
對答
應對
回答
《漢語大詞典》:
應謝(應謝)
應對認錯。
《
史記·酷吏列傳
》
:“奏事即譴, 湯 應謝?!?/div>
分類:
應對
認錯
《國語辭典》:
應口(應口)
拼音:
yìng kǒu
1.說到做到、言行一致。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一折:「我將這服孝守,我言詞須應口?!乖M鯇嵏Α段鲙?。第五本。第一折》:「說來的話兒不應口,無語低頭,書在手,淚凝眸?!?br />2.頂嘴、辯駁?!队罉反蟮鋺蛭娜N。張協(xié)狀元。第二四出》:「(末)兩個不須動手,(生)各請住,休得要應口?!埂端疂G傳》第三回:「鄭屠掙不起來。那把尖刀也丟在一邊,口里只叫:『打得好!』魯達罵道:『直娘賊!還敢應口!』」
3.適合口味。元。喬吉《金錢記》第三折:「敢酒食肴饌不應口么?」
分類:
適合
應聲
回嘴
適合口味
合口味
出口
頂嘴
隨口
應對
敏捷
迅速
《國語辭典》:
后手(後手)
拼音:
hòu shǒu
1.接替人、繼承者。宋。
王令
〈
賦黃任道韓干馬
〉詩:「生搜朔野空毛群,死斷世工無后手?!?br />2.比喻預留以為備用的財物。《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六:「雖然如此說,心里多想他后手的東西,不敢沖撞,只是趕上前的討好?!?br />3.回扣、賄賂。指居間替人說合交易時,私自所扣下來的傭金。如:「聽說他從這次工程中,得到不少后手?!挂沧鳌副彻ぁ?、「夾帳」。
4.比喻回旋、轉圜的馀地。如:「凡事須留后手?!?br />5.稱棋賽中處于被動的守方?!缎咽篮阊?。卷九。陳多壽生死夫妻》:「到勝負已分,卻分說那一著是先手,所以贏;那一著是后手,所以輸?!?/div>
分類:
后面
賄賂
接替
回旋
替人
接受
備用
后繼
余地
票據(jù)
錢財
圍棋
棋術
被動
必須
承應
應對
《漢語大詞典》:
答語(答語)
回答的話;應對的話。 巴金
《家》
三十:“這時候 覺民 才知道 覺新 從他這里所希望得到的并不是這樣的答語?!?/div>
分類:
回答
應對
《漢語大詞典》:
口對(口對)
隨口應對;口頭回答。
《
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
》
:“虎圈嗇夫從旁代尉對上所問禽獸簿甚悉,欲以觀其能口對響應無窮者?!?span id="mze5wg0" class="book">《
周書·文帝紀上
》:“ 齊神武 問 岳 軍事, 太祖 口對雄辯?!?/div>
分類:
隨口
應對
口頭
頭回
回答
《漢語大詞典》:
辭對(辭對)
答對,應對。
《
后漢書·陳禪傳
》
:“及至,笞掠無筭,五毒畢加, 禪 神意自若,辭對無變,事遂散釋?!?span id="nvmpizt" class="book">《
后漢書·董卓傳
》:“帝見 卓 將兵卒至,恐怖涕泣。 卓 與言,不能辭對?!?/div>
分類:
答對
應對
《國語辭典》:
許愿(許愿)
拼音:
xǔ yuàn
向神明祈求幫助,并許諾愿望實現(xiàn)后,將以財物酬謝,稱為「許愿」?!冻蹩膛陌阁@奇》卷六:「待我先吃兩日素,到庵中許愿起經罷?!挂沧鳌冈S愿」。
《國語辭典》:
許愿(許願)
拼音:
xǔ yuàn
向神明祈福,許諾于獲驗后,將用財物報謝,稱為「許愿」。如:「他在廟里許愿,若順利考上大學,將以牲禮拜謝。」也作「許愿」。
分類:
許愿
神佛
事前
答應
應對
祈求
方將
將來
許下
給以
酬謝
好處
《漢語大詞典》:
對向(對向)
(1).應對趨走。 漢
王充
《
論衡·程材
》
:“深疾才能之儒……亦時或精暗不及,意疏不密,臨事不識,對向謬誤,拜起不便,進退失度?!?漢
王充
《
論衡·程材
》
:“習對向,滑習跪拜?!?劉盼遂 集解:“下習字蓋涉上習字而誤衍。滑,猶習也?!?br />(2).配偶。 明
湯顯祖
《牡丹亭·旁疑》
:“女冠兒生來出家相,無對向,沒生長?!?/div>
分類:
應對
配偶
趨走
《漢語大詞典》:
聯(lián)辭(聯(lián)辭)
聯(lián)綴辭語。 南朝 梁
劉勰
《
文心雕龍·情采
》
:“是以聯(lián)辭結采,將欲明經,采濫辭詭,則心理愈翳。” 南朝 梁
劉勰
《
文心雕龍·麗辭
》
:“至於詩人偶章,大夫聯(lián)辭,奇偶適變,不勞經營?!贝酥?span id="hsgzvoa" class="book">《
左傳
》、
《
國語
》
所記列國大夫朝聘應對之辭。
《
宋書·謝靈運傳論
》
:“自 建武 暨乎 義熙 ,歷載將百,雖綴響聯(lián)辭,波屬云委,莫不寄言上德,託意玄珠,遒麗之辭,無聞焉爾。”
分類:
聯(lián)綴
辭語
大夫
列國
朝聘
應對
粵公網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