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3—58 【介紹】: 東漢扶風(fēng)茂陵人,字伯昭。耿況子。少好將帥之事。初為劉秀門下吏,后拜大將軍,發(fā)幽州十郡兵,乘勝南下,鎮(zhèn)壓銅馬、高湖等部,常率精騎為軍前鋒。光武即位,拜建威大將軍,封好畤侯。擊破彭寵、張步,又西擊隗囂。十年之間凡所平郡四十六,屠城三百,未嘗挫折。建武十三年,封還大將軍印綬,以列侯奉朝請卒。謚憫。
全后漢文·卷二十一
弇字伯昭,扶風(fēng)茂陵人。光武徇河北,以為門下史,進偏將軍。及為蕭王,拜大將軍。建武初,拜建威大將軍,封好畤侯。永平元年卒,謚曰憫侯。
陳弇 朝代:東漢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東漢陳留人,字叔明。從司徒丁鴻受《歐陽尚書》。以《尚書》教授,躬自耕種為生。后仕至蘄長。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不詳。郡望長樂(今河北冀縣)。與弟全皆工詩。弇于代宗廣德元年至大歷元年(763—766)間在越州依舅父鮑防,與鮑防、嚴(yán)維等數(shù)十人聯(lián)唱,結(jié)集為《大歷年浙東聯(lián)唱集》。大歷二年登進士第,授校書郎,未幾卒。生平事跡散見柳宗元《先君石表陰先友記》、穆員《工部尚書鮑防碑》、《元和姓纂》卷七、《唐詩紀(jì)事》卷四七?!?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其詩1首,聯(lián)句詩1首,《全唐詩續(xù)拾》補聯(lián)句4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53—787 【介紹】: 唐河南河陽人。韓俞弟。登進士第。德宗貞元間,累官殿中侍御史。從渾瑊至平?jīng)?,與吐蕃會盟。后吐蕃劫盟,弇被擒,死之。
張弇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天圣八年(1030)任蔡州知州。景祐三年(1036)任開封府界提點刑獄公事。景祐四年(1037)任明州知州。景祐五年寶元元年(1038)任判司農(nóng)寺。寶元二年(1039)任徐州知州。寶元二年(1039)任蘄州知州,康定元年5月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48—1102 【介紹】: 宋吉州安福人,字偉明。神宗元豐二年進士。授海門簿。遷知峨眉縣。繼中博學(xué)弘詞科,改太學(xué)博士。哲宗元符中進《南郊大禮賦》,除秘書省正字。徽宗時改著作佐郎、實錄院檢討官。文章極為周必大推重。有《龍云集》。
全宋詩
劉弇(一○四八~一一○二),字偉明,吉州安福(今屬江西)人。神宗元豐二年(一○七九)進士,授通州海門主簿,調(diào)臨潁令、洪州教授。哲宗紹圣二年(一○九五)知嘉州峨眉縣。繼中博學(xué)宏詞科,改太學(xué)博士。元符中,因進《南郊大禮賦》,除秘書省正字?;兆诩次?,改秘書省著作佐郎、充實錄院檢討官。崇寧元年卒,年五十五。有《龍云先生文集》三十二卷。事見宋李彥弼《劉偉明墓志銘》(《龍云集》附錄),《宋史》卷四四四有傳。劉弇詩,以明弘治十八年劉璋刻《龍云先生文集》為底本(藏南京圖書館)。參校清乾隆十三年刊本(簡稱乾本,藏江西省圖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八千卷樓舊藏清鈔本(簡稱八本,藏南京圖書館)、嘉業(yè)堂舊藏清鈔本(簡稱嘉本,藏上海復(fù)旦大學(xué)圖書館)、民國涵芬樓刊印《宋詩鈔補》(簡稱鈔補本),并采用《豫章叢書》中《龍云集》胡思敬校記(簡稱胡校)。新輯得集外斷句一聯(lián),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二五四七
劉弇(一○四八——一一○二),字偉明,吉州安福(今江西安福)人。元豐二年登進士第,除通州海門縣主簿。歷臨潁縣令、洪州教授、興化軍錄事參軍、知嘉州峨眉縣。紹圣三年,中宏詞科,擢太學(xué)博士。元符中除秘書省正字?;兆诩次?,改承議郎,為禮部參詳官。又改朝奉郎、著作佐郎,充實錄院檢討官。崇寧元年卒,年五十五。有《龍云集》三十二卷行世(龍云,所居鄉(xiāng)名)。見李端臣《劉偉明墓志銘》(《龍云集》附錄),《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人物簡介

簡介
崇寧元年(1102)任高郵軍知軍。政和七年(1117)任宿州知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建州崇安人,字季純。高宗紹興八年進士。知汀州蓮城縣,政務(wù)寬平,教民孝友,人不忍欺。時有“李公為政,百里如春”之謠。
糜弇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06—1264 【介紹】: 宋平江府吳縣人,字仲昭,號省齋。麋溧子。初以父任調(diào)崇仁丞,后歷仕郡縣,為政嚴(yán)明,吏不敢欺。擢度支郎官,輪對首奏愛民、講學(xué)、求賢、聽言等事。因不阿權(quán)勢為丁大全所中,罷去。起知吉州,修浮橋以濟民,人稱“麋公橋”。詔兼提舉江西常平。
全宋文·卷四九八九
省齋,姓名不詳,僅存其號。乾道二年編次刊刻史堯弼《蓮峰集》。
《駢字類編》:前弇
周禮卜師:凡卜,辨龜之上下、左右、陰陽,以授命龜者而詔相之。注:陰,后弇也;陽,前弇也 爾雅見后弇下。
《漢語大詞典》:弇汗
即障泥,亦稱防汗。垂于馬腹兩側(cè),用以遮擋塵土。說文·革部:“鞈,防汗也?!?段玉裁 注:“此當(dāng)作所以防捍也,轉(zhuǎn)寫奪誤。” 明 胡侍 《真珠船·障泥》:“障泥,一名障汗,一名弇汗,一名蔽泥?!?/div>
《漢語大詞典》:弇斂(弇斂)
隱藏,收斂。呂氏春秋·士容:“今者容所弇斂,士所術(shù)施也;士所弇斂,客所術(shù)施也?!?陳奇猷 集釋引 高亨 曰:“弇讀為掩。掩、斂皆收也。”
分類:隱藏收斂
《駢字類編》:后弇(后弇)
周禮卜師注見前弇下謂爾雅龜俯者靈仰者謝前弇諸果后弇諸獵疏 甲前長弇覆者名果甲后長弇覆者名獵
《分類字錦》:紀(jì)跡弇山(紀(jì)跡弇山)
穆天子傳天子遂驅(qū)升于弇山乃紀(jì)跡于弇山之石而樹之槐眉曰西王母之山注弇弇茲山日所入也
《分類字錦》:蔽明弇聰(蔽明弇聰)
大戴禮:古者冕而前旒,所以蔽明也;統(tǒng)絖塞耳,所以弇聰也。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