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簡介寶祐三年(1255)任臺州知州。開慶元年(1259)任建昌軍知軍。開慶元年(1259)任尚書右司郎中。開慶元年(1259)任度支郎中。開慶元年(1259)任太府寺丞。開慶元年(1259)任判將作監(jiān)。開慶元年(1259)任將作監(jiān)丞。景定元年(1260)任吏部郎中,侍左郎中?。景定四年(1263)任江南西路提舉常平等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526—1590
【介紹】: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于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后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為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后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詞學圖錄王世貞(1526-1590) 字元美,號鳳洲,又號弁州山人。太倉人。與李攀龍同為"后七子"領(lǐng)袖,主盟壇坫,而年壽較長,影響尤大。有《弁州山人四部稿》、《續(xù)稿》、詩話《藝苑卮言》。詞在集中。
滄海遺珠王世貞(1526—1590)字元美,號鳳洲,弇州山人。太倉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進士,歷官主事、按察使、布政使等職。因得罪來生嚴嵩去職,后復起官至南京刑部尚書,早年詩作藻飾太甚,晚年漸趨平淡自然,有《弇州山人四部稿》《讀書后》《鳳洲筆記》《史乘考誤》等。
黃鶴樓志·人物篇王世貞(1526—1590) 明代文學家。字元美,號鳳洲、弇州山人。太倉(今江蘇太倉縣)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進士,歷官青州兵備副使、浙江參政、湖廣按察使、右副都御使撫治鄖陽,官終南京刑部尚書。好為古詩文,與李攀龍同為“后七子”領(lǐng)袖,獨主文壇二十年,亦為藏書家。有《弇州山人四部稿》等。萬歷二年在黃鵠山上建“振衣亭”。曾登黃鶴樓游覽、詠詩。有七律《登黃鶴樓》《黃鶴樓奉別省中諸公》《黃鶴樓餞別蔡使君景明》等詩。其中《登黃鶴樓》為明詩里的上乘之作。所編《列仙全傳》中收有仙人費祎(作費文偉,字子安)在黃鵠磯頭“桔皮畫鶴”、辛氏于費子安駕鶴飛升處建黃鶴樓(辛氏樓)的故事。
槜李詩系·卷四十字元美,太倉人。官太仆卿。有弇州集。
維基王世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直隸蘇州府太倉州(今江蘇太倉市)人,文學家、史學家?!昂笃咦印敝?。官至南京刑部尚書。王世貞為大同總督王忬之子,生有異稟,讀書過目不忘。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中進士,初任刑部主事,遷員外郎、郎中,為官正直,不附權(quán)貴。楊繼盛受嚴嵩陷害下獄,王世貞盡力相助,嚴嵩對此十分憤恨。吏部兩度擬定提學皆不用,任山東青州兵備副使。其父王忬在職守上,因灤河決堤事而被嚴嵩下獄。王世貞與其弟王世懋每天在嚴嵩門外自罰,請求寬免,然而朝中無人敢為王忬說清。王忬最終在西市處決。隆慶元年(1567年)八月,王世貞伏闕為父辯冤,又得大學士徐階相助,王忬平反,追復官職。隆慶二年(1568年),王世貞起補河南按察司副使,兵備大名,隆慶三年(1569年)擢浙江布政使司左參政,分守杭嘉湖。隆慶四年(1570年)履山西按察使,十月底丁母憂。萬歷元年(1573年)起復,除湖廣按察使,九月改廣西右布政使,未到任,十二月擢太仆寺卿。萬歷二年(1574年)以督察院右僉都御史督撫鄖陽,萬歷四年(1576年)擢南京大理寺卿,未到任,九月因以“薦舉涉濫”被吏部糾察而奪俸;十月,南京刑科都給事中楊節(jié)彈劾他“大節(jié)已虧”,令回籍聽候別用。萬歷十五年(1587年)起補南京刑部右侍郎,萬歷十七年(1589年)三品考滿,升南京刑部尚書,萬歷十八年(1590年)告休回里,十一月廿七日卒,贈太子少保。《明史》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明末清初浙江馀姚人,字紫庭,號弇山、蘭渚。順治八年副貢生。歷官靈丘、樂陽知縣。在金陵與林茂之、蕭尺木等名士為友。文工序記,如述晉商以鐵冶致富事,可補史缺。詩近晚唐之風。有《大茂山房合稿》。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清江蘇上元人,字春波。善山水佛像,寫意花卉,俱極生動。工隸書,摹《曹全碑》。
晚晴簃詩匯·卷五十六王霖,字雨楓,號弇山,浙江山陰人。康熙乙酉舉人,官南宮知縣。有《弇山詩鈔》。
人物簡介
全臺詩蔣鏞(?~?),字懌弇,湖北黃梅人。清嘉慶七年(1802)進士,道光元年(1821)借補澎湖通判。慈惠愛民,頗有政聲,道光十一年(1831)再任。輯有《澎湖續(xù)編》。(廖振富撰)
維基蔣鏞(1768年—?),字聲永,湖北黃梅縣人,中國清朝官員。嘉慶三年戊午科舉人,七年(1802年)壬戌科進士。嘉慶十一年(1806年)任福建福州府連江縣知縣,道光三年(1823年)任臺灣府澎湖通判、道光九年(1829年)接替王衍慶,于臺灣擔任臺灣府海防兼南路理番同知。品等為正五品的該官職隸屬于臺灣府,主管全臺灣船政治安業(yè)務及臺灣南路之臺灣原住民事務,相當于副知府。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清江蘇太倉人,字公符,號小弇山人。官浙江龍游知縣。工詞章,善真草書。天臺、雁蕩間多有其碑刻。卒年六十。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839
【介紹】:
清浙江烏程人。字靜弇。嘉慶末考取天文生,官至國子監(jiān)算學助教。精算學,尤長比例之用。卒年未及七十。有《輯古算經(jīng)細草》、《算法大成》、《圖解》、《音義》。
人物簡介
維基麟書(1829年—1898年),愛新覺羅氏,字厚甫,號芝弇、又作芝庵。清宗室,滿洲正藍旗人。文淵閣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進士出身。道光二十九年己酉科舉人,咸豐三年(1853年)進士,簽分宗人府主事。曾任盛京禮部侍郎、吏部尚書、協(xié)辦大學士、文淵閣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考試御史閱卷大臣、殿試讀卷大臣、貢士朝考閱卷大臣等。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卒。謚文慎,贈太子太保銜,入祀賢良祠。門生有內(nèi)務府正黃旗漢軍、光緒十五年(1889年)己丑科進士楊鐘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