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54詞典 5分類詞匯 149
《漢語大詞典》:令姿
(1).美麗的姿容。 晉 陶潛 《閑情賦》:“夫何瓌逸之令姿,獨曠世以秀羣;表傾城之艷色,期有德於傳聞?!?逯欽立 注:“令姿,美容?!?明 陶宗儀 輟耕錄·貞烈:“又 岳州 徐君寶 妻某氏,亦同時被虜來 杭 ,居 韓蘄王 府。自 岳 至 杭 ,相從數(shù)千里,其主者數(shù)欲犯之,而終以巧計脫。蓋某氏有令姿,主者弗忍殺之也。”
(2).指美好的形態(tài)、形象。 宋 蘇軾 《泛潁》詩:“我性喜臨水,得 潁 意甚奇;到官十日來,九日河之湄。吏民相笑語,使君老而癡;使君實不癡,流水有令姿。”
《國語辭典》:形穢(形穢)  拼音:xíng huì
形貌鄙俗。為自謙之詞,有自愧不如之意?!稌x書。卷三六。衛(wèi)瓘傳》:「珠玉在側(cè),覺我形穢。」《儒林外史》第三○回:「在他面前,自覺形穢,所以不敢癡心想著相與他。」
《漢語大詞典》:責(zé)有(責(zé)有)
追求實有的形態(tài)。文選·陸機(jī)〈文賦〉:“課虛無以責(zé)有,叩寂寞而求音?!?李周翰 注:“責(zé),求也。文章率自虛無之中以求其象?!?/div>
《國語辭典》:定體(定體)  拼音:dìng tǐ
體,文章寫作的基本規(guī)則及要求。定體指語言形式運用上,固定不變的句法程式。
《國語辭典》:宗教  拼音:zōng jiào
利用人類對于宇宙、人生的神秘所發(fā)生的驚奇和敬畏心理,構(gòu)成一種勸善懲惡的教義,并用來教化世人,使人信仰的,稱為「宗教」。如佛教、基督教等。
《漢語大詞典》:鶴形(鶴形)
鶴的形態(tài)。形容人形體清瘦。 唐 李翱 《贈藥山高僧惟儼》詩:“練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jīng)?!?宋 劉克莊 《木蘭花慢·漁父》詞:“海濱蓑笠叟,駝背曲,鶴形臞?!?明 林兆珂 《病起漫成》詩:“鶴形寧怯瘦,龍性故難馴?!?/div>
《國語辭典》:牛飲(牛飲)  拼音:niú yǐn
1.像牛一樣俯身而飲。《論衡。語增》:「以酒為池,牛飲者三千人?!?br />2.豪飲、狂飲。如:「昨夜一群人牛飲,喝掉了二箱啤酒?!?/div>
《國語辭典》:猥瑣(猥瑣)  拼音:wěi suǒ
容貌鄙陋煩碎。《三國演義》第六○回:「操先見張松人物猥瑣,五分不喜?!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三:「武帝見他生得猥瑣,笑道:『此小物,何謂猛獸?』」
《國語辭典》:藝術(shù)(藝術(shù))  拼音:yì shù
對自然物及科學(xué),凡人所制作之一切具有審美價值的事物。如詩詞歌賦、戲曲、樂譜、繪畫、雕刻、建筑等,統(tǒng)稱為「藝術(shù)」。
《漢語大詞典》:玉刻
(1).象玉石刻成的,形容形態(tài)美觀。 唐 皮日休 《石榴歌》:“玉刻冰壺含露溼,斕斑似帶 湘娥 泣?!?br />(2).對刻本的美稱。 宋 秦觀 《懷李公澤學(xué)士》詩:“流傳玉刻皆黃絹,早晚金閨報大刀。”
《國語辭典》:變形(變形)  拼音:biàn xíng
1.人的外貌或物品的形狀、格式產(chǎn)生變化,有異于原先的形態(tài)。如:「塑膠物品遇火容易變形?!?br />2.參見「形變」條。
3.巖石受應(yīng)力造成褶皺、斷層、剪裂、張裂的總稱。
《漢語大詞典》:常形
固定的形態(tài)或形狀。管子·君臣上:“天有常象,地有常形,人有常禮,一設(shè)而不更,此謂三常?!?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史記·太史公自序》:“其術(shù)以虛無為本,以因循為用。無成勢,無常形,故能究萬物之情?!?宋 秦觀 《李訓(xùn)論》:“難無定勢,易無常形,惟其人也。”
《國語辭典》:化形  拼音:huà xíng
1.變化為其他形狀。如:「神怪小說中,狐貍?;螢槿耍瑏硐莺θ藗??!?br />2.比喻死亡。
《漢語大詞典》:濕生(濕生)
亦作“溼生”。 佛教語。眾生形成的四種形態(tài)之一。謂從濕而生,如腐肉中生蚤、虱之類。 南朝 梁 沈約 《為文惠太子禮佛愿疏》:“山藪翾飛,濕生、化生,有想、無想,皆藉今日慈悲,咸簉浣濯。” 南朝 梁 王僧孺 《懺悔禮佛文》:“襲介披鱗,溼生卵化。八苦六窮,三涂五道?!?span id="92j3fro" class="book">《法苑珠林》卷八九引《般若經(jīng)》:“一者卵生,二者胎生,三者濕生,四者化生……三者濕生,所謂蚤、虱、蟻子之類?!?康有為 《大同書》甲部緒言:“凡胎生、濕生、卵生、化生之萬形千匯,亦皆與我耳目相接,魂知相通,愛磁相攝,而吾何能恝然!”參見“ 四生 ”。
《國語辭典》:四生  拼音:sì shēng
佛教用語:(1)謂輪回眾生的四種出生方式。即卵生、胎生、濕生、化生。卵生,從卵殼而生;胎生,由母胎而生;濕生,從濕氣而生;化生,無所依托,因業(yè)力現(xiàn)出。《阿毗達(dá)磨俱舍論》卷八:「于中有四生,有情謂卵等?!?2)謂一切輪回的眾生。唐。道宣〈大唐雍州長安縣清官鄉(xiāng)凈業(yè)寺戒壇銘〉:「三圣位隆,四生仰極?!?/div>
《漢語大詞典》:定質(zhì)(定質(zhì))
(1).固定不變的性質(zhì)。南史·王曇首傳:“﹝ 王僧虔 ﹞嘗為飛白書題尚書省壁曰:‘圓行方止,物之定質(zhì),修之不已則溢,高之不已則慄?!?唐 劉知幾 史通·邑里:“人無定質(zhì),因地而化。故生於 荊 者言皆成 楚 ,居於 晉 者齒便從黃?!?br />(2).固定的形態(tài)。 宋 蘇軾 《答謝民師書》:“所示書教及詩賦雜文,觀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無定質(zhì),但常行於所當(dāng)行,常止於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態(tài)橫生?!?清 王夫之 張子正蒙注·參兩:“陰陽有定性而無定質(zhì)也?!?br />(3).指固體物質(zhì)。 清 譚嗣同 《〈仁學(xué)〉自敘》:“由胚胎以至老死,由氣質(zhì)流質(zhì)以成定質(zhì),由膚寸之形以抵七尺之干,又由體魄終于潰爛朽化,轉(zhuǎn)朽變?yōu)樗?,其?shù)亦由一而萬萬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