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女妖
德國民間傳說中的妖精,有關它的樣子的說法很多,但一般都說它像個女人或一半像人,一半像魚,住在美麗的水晶宮里,對人很不友善。例如:繚繞不散,尖銳刺目,傷感擾人,有如女妖叫聲,有如氣笛長鳴。
施行妖術的女人。例如:聽說一個老女妖把自己變成了一只鴿子。
西方傳說中有九個小妖陪伴的妖精
男人在睡夢中與他性交的妖魔
《國語辭典》:賓士(賓士)  拼音:bīn shì
德國制的汽車品牌名,在國內被視為高級車的代表。為德語benz的音譯。如:「存錢換輛賓士車,是他努力工作最大的動力?!?/div>
《國語辭典》:蔡司  拼音:cài sī
德國光學技師卡爾。蔡司(Carl Zeiss)在德國東部所設立的一家享譽國際的鏡片制造公司,并以蔡司為其產(chǎn)品的名稱。蔡司為德語Zeiss的音譯。
《國語辭典》:康德  拼音:kāng dé
Immanuel Kant
人名。(西元1724~1804)德國哲學家,結合理性主義及經(jīng)驗論,而樹立所謂批判哲學,被視為西方極具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主要著作被合稱為「三大批判」,即《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以及《判斷力批判》。
《國語辭典》:希特勒  拼音:xī tè lè
Adolf Hitler
人名。(西元1889~1945)德國國社黨領袖,西元一九三三年取得政權,任內閣總理,后被舉為總統(tǒng)。逞強黷武,兼并弱小,引起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戰(zhàn)敗自殺,德國遂向聯(lián)合國無條件投降。
《國語辭典》:湯若望(湯若望)  拼音:tāng ruò wàng
Joannes Adam Schall von Bell
人名。(西元1591~1666)德國天主教耶穌會教士,精于歷算之學。明末來華傳教,熟習中文,入清為欽天監(jiān)監(jiān)正,變更歷法,為我國用新歷法之始。著有歷法西傳、新法表異等書。
《國語辭典》:漢堡(漢堡)  拼音:hàn bǎo
1.城市名。(Hamburg)位于德國北部易北河的下游。有設備優(yōu)良的海港,商業(yè)繁盛,貿易以咖啡、棉花、酒類為大宗,煉油、造船、汽車工業(yè)均很發(fā)達,是德國第一大港。
2.一種在圓形面包內夾碎牛肉餅的三明治。為英語hamburger的音譯。今則常以雞肉、豬肉餅為之。
《國語辭典》:多瑙河  拼音:duō nǎo hé
Danube River
河川名。在歐洲中部,為歐洲第二大河。發(fā)源于德國南部的巴伐利亞地區(qū),曲折東南流,經(jīng)奧地利、匈牙利及保加利亞等巴爾干半多個國家,于羅馬尼亞注入黑海。西元一八五六年簽訂巴黎和約后,開放為公共河。
《國語辭典》:赫茲(赫茲)  拼音:hè zī
1.人名:(1)(Heinrich Rudolph Hertz,西元1857~1894)德國物理學家。證實光波與電磁波相同,證明了馬克士威的電磁理論,建立后來無線電發(fā)明的基礎,故學者稱電磁波為赫茲波。(2)(Gustav Hertz,西元1887~?)德國物理學家。與夫然克氏用電子撞擊原子,證實波耳原子理論,獲西元一九二五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2.量詞。計算頻率的單位。為英語hertz的音譯。指每秒振動一次為一赫茲,簡稱為「赫」。
《國語辭典》:尼采  拼音:ní cǎi
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人名。(西元1844~1900)德國哲學家。早年曾攻讀古典文學、神學及叔本華哲學,在哲學思想上,尼采一方面反對宗教、倫理道德,以為只有弱者才會相信;另一方面主張超人,以為權力意志乃人間至高之原理。后精神錯亂,又失明,遂卒。著作甚多,有《超人論》、《善惡彼岸》、《權力意志》、《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悲劇的誕生》、《道德譜系學》等。
《國語辭典》:馬克(馬克)  拼音:mǎ kè
1.德國的貨幣。為德語mark的音譯。
2.商標。為英語mark的音譯。也譯作「嘜頭」。
《國語辭典》:西門子(西門子)  拼音:xī mén zǐ
Ernest Werner von Siemens
人名。(西元1816~1892)德國電學家、工程師,精研電學,對電氣機械多所發(fā)明。西元一八四二年發(fā)明電鍍法,一八四七年提議以馬來樹膠(qutta-percha)為絕緣體。一八四七年與哈爾斯克(Halske)于柏林成立西門子哈爾斯克公司(Siemens&Halske),包羅一切有關的電氣事業(yè),規(guī)模宏大,聞名世界。
《國語辭典》:巴哈  拼音:bā hā
Johann Sebastian Bach
人名。(西元1685~1750)德國作曲家。出身于愛森納赫的音樂世家,是巴哈家族中最杰出者,也是近代西洋音樂的鼻祖,有音樂之父的稱譽。曾改良鋼琴演奏技巧,肯定十二平均率,建立近代音樂的音階。作品多以宗教歌曲為主,內容豐富而高尚,有鋼琴曲〈法蘭西組曲〉、〈神劇圣誕節(jié)〉、合唱曲〈圣約翰受難曲〉等。也譯作「巴赫」。
《國語辭典》:興登堡(興登堡)  拼音:xīng dēng bǎo
Paul Von Hindenburg
人名。(西元1847~1934)德國名將及政治家。曾參與普奧、普法戰(zhàn)爭。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時,曾任德軍總司令及軍參謀長等職。西元一九二五、一九三二年兩度當選德國總統(tǒng)。
《國語辭典》:波茨坦  拼音:bō cí tǎn
Potsdam
城市名。位于德國柏林西南。腓特烈大帝(西元1740~1786)期間為普魯士皇帝住地和文化、軍事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遭到嚴重破壞。西元一九四五年美、英、俄三國元首在此舉行波茨坦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