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36詞典 3分類詞匯 233
共233,分16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6  7  8  9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驚憂
憂病
憂恐
驅(qū)愁
憂苦
別怨
憂悲
閔閔
抱愁
勿勿
蹙然
憂煩
憂惱
戚欣
歡戚
《漢語大詞典》:驚憂(驚憂)
驚恐憂愁。 宋 洪邁 《夷堅丁志·水陽陸醫(yī)》:“吾平生不服涼劑,今雖心躁,元不作渴,蓋因避寇驚憂失飢所致?!?清 吳敏樹 《京師寄家人書》:“又聞人傳説,秋禾早傷,日夕驚憂,恐吾鄉(xiāng)里閒事,即未可測?!?魯迅 《書信集·致姚克》:“頃接十日函,始知 天津 報上,謂我已生腦炎,致使吾友驚憂,可謂惡作劇?!?/div>
分類:驚恐憂愁
《漢語大詞典》:憂?。☉n病)
猶言憂愁痛苦。詩·周頌·閔予小子“遭家不造,嬛嬛在疚” 漢 鄭玄 箋:“嬛嬛然孤特,在憂病之中?!?/div>
《漢語大詞典》:憂恐(憂恐)
憂愁恐懼。荀子·正名:“心憂恐,則口銜芻豢而不知其味,耳聽鐘鼓而不知其聲?!?span id="qtowl44" class="book">《南史·徐羨之傳》:“及 江祏 誅,內(nèi)懷憂恐,然未嘗表色?!?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二:“是時 呂渭 草敕, 皋 憂恐,問曰:‘僕有何命?’”《初刻拍案驚奇》卷五:“原來 唐 時天官謫貶甚是蕭條,親眷避忌,不十分肯與往來的,怕有朝廷不測,時時憂恐?!?/div>
《漢語大詞典》:驅(qū)愁(驅(qū)愁)
驅(qū)除憂愁。 宋 張耒 《春寒》詩:“滿酌山樽酒,驅(qū)愁爾最親。” 清 蔣永修 《傾杯樂·送次山再至濟上》詞:“何處驅(qū)愁,此間亦樂?!?/div>
《漢語大詞典》:憂苦(憂苦)
為之憂愁痛苦;憂愁痛苦。史記·孝文本紀:“今朕夙興夜寐,勤勞天下,憂苦萬民,為之怛惕不安,未嘗一日忘於心。”史記·淮南衡山列傳:“前日 長 病,陛下憂苦之,使使者賜書、棗脯?!?晉 陸機 《擬古詩·今日良宴會》:“曷為恒憂苦,守此貧與賤?!?唐 竇參 《遷謫江表久未歸》詩:“人生年幾齊,憂苦即先老?!?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她決不在她所厭惡的人的面前哭泣,示出自己的怯弱,雖然她心里是憂苦的。”
《漢語大詞典》:別怨
離別的憂愁。 唐 杜審言 《奉和七夕侍宴兩儀殿應制》詩:“一年銜別怨,七夕始言歸?!?宋 張先 《芳草渡》詞:“歌時淚,和別怨,作秋悲。”
分類:離別憂愁
《漢語大詞典》:憂悲(憂悲)
憂愁悲痛。莊子·達生:“昔者有鳥止於 魯 郊, 魯君 説之,為具太牢以饗之,奏《九韶》以樂之,鳥乃始憂悲眩視,不敢飲食?!?span id="mmlmmjb" class="book">《淮南子·原道訓》:“憂悲多恚,病乃成積。” 魯迅 《墳·論睜了眼睛》:“仿佛亡國遭劫的事,反而給 中國 人發(fā)揮‘兩間正氣’的機會,增高價值,即在此一舉,應該一任其至,不足憂悲似的?!?/div>
《國語辭典》:閔閔(閔閔)  拼音:mǐn mǐn
祈求關愛、憂慮的樣子?!蹲髠?。昭公三十二年》:「閔閔焉如農(nóng)夫之望歲,懼以待時?!顾巍?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9937' target='_blank'>蘇軾 〈稼說送張琥〉:「其平居所以自養(yǎng),而不敢輕用以待其成者,閔閔焉如嬰兒之望長也?!?/div>
《漢語大詞典》:抱愁
心懷憂愁。 南朝 宋 鮑照 《擬行路難》詩之三:“含歌攬?zhí)楹惚С?,人生幾時得為樂?!?唐 施肩吾 《及第后過揚子江》詩:“憶惜將貢年,抱愁此 江 邊?!?元 吳師道 《落花行》:“抱愁無語還空閨,拂釵攬袖香依依?!?/div>
《國語辭典》:勿勿  拼音:wù wù
1.即勉勉,勤奮不懈的樣子。《禮記。禮器》:「洞洞乎其敬也,屬屬乎其忠也,勿勿乎其欲其饗之也?!?jié)h。鄭玄。注:「勿勿,猶勉勉也?!?br />2.倉皇急遽的樣子。晉。王羲之〈章草帖〉:「旨信送之,勿勿當付良信?!固?。杜牧 遣興詩:「浮生長勿勿,兒小且嗚嗚?!?br />3.憂愁恍忽的樣子。晉。王羲之延期帖〉:「兄弟上下遠至此,慰不可言,嫂不和,憂懷深,期等殊勿勿燋心?!?/div>
《國語辭典》:蹙然  拼音:cù rán
憂愁的樣子。明。劉元卿《賢奕編。多憂》:「楊文廣圍困柳州城中,內(nèi)乏糧餉,外阻援兵,蹙然踴嘆不已?!?/div>
《國語辭典》:憂煩(憂煩)  拼音:yōu fán
憂愁煩惱。唐。韋應物登高望洛城作〉詩:「裴回訖旦夕,聊用寫憂煩?!?/div>
《國語辭典》:憂惱(憂惱)  拼音:yōu nǎo
憂愁煩惱?!度龂萘x》第一一回:「孔融登城遙望,賊勢浩大,倍添憂惱?!?/div>
《漢語大詞典》:戚欣
憂愁與歡樂。 宋 蘇洵 《蘇氏族譜》:“彼死而生,不為戚欣?!?朱德 《送朝鮮最高人民會議代表團歸國》詩:“唇齒相依關世運,戚欣與共勝天倫?!?/div>
分類:憂愁歡樂
《漢語大詞典》:歡戚(歡戚)
歡樂與憂愁。 三國 魏 嵇康 《答難養(yǎng)生論》:“請問錦衣繡裳,不陳於暗室,何必顧眾,而動以毀譽為歡戚也?” 晉 葛洪 抱樸子·至理:“遣歡戚之邪情,外得失之榮辱?!?宋 蘇軾 《散郎亭》詩:“歡戚已隨時事去,壁間只有古人名?!?/div>
分類:歡樂憂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