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623,分42頁顯示  上一頁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寫神
積蓄
正志
亡為
飭身
修養(yǎng)
逸想
格心
手語
蘊積
涵蓄
業(yè)力
思至
批判
情變
《漢語大詞典》:寫神(寫神)
(1).抒發(fā)思想感情。《文選·劉孝標〈廣絕交論〉》“縱碧雞之雄辯” 李善 注引 漢 馮衍 《與鄧禹書》:“ 衍 以為寫神輸意,則 聊城 之説,碧雞之辯,不足難也?!?span id="cygm4jr" class="book">《文選·馬融〈長笛賦〉》:“是故可以通靈感物,寫神喻意?!?李善 注:“言可以通於神靈,感致萬物,舒寫精神,曉喻志意也?!?br />(2).畫像。畫像要求逼真?zhèn)魃?,故云?明 陶宗儀 輟耕錄·人中:“ 錢塘 陳鑑如 ,以寫神見推一時。嘗持 趙文敏公 真像來呈,公援筆改其所未然者?!?/div>
《國語辭典》:積蓄(積蓄)  拼音:jī xù
1.聚積儲存。如:「為了救急,他把積蓄多年的錢都拿出來了?!埂俄n非子。五蠹》:「其商工之民,修治苦窳之器,聚弗靡之財,積蓄待時,而侔農(nóng)夫之利?!?br />2.指聚積儲存的財貨?!端问?。卷二九三。列傳。王禹偁》:「今旱云未沾,宿麥未茁,既無積蓄,民饑可憂?!埂段拿餍∈贰返谝晃寤兀骸赣谑撬较掳迅魅说姆e蓄拿了出來,湊了湊?!?/div>
《漢語大詞典》:正志
(1).正確的思想。荀子·解蔽:“壹于道則正,以贊稽物則察;以正志行察論,則萬物官矣?!?br />(2).正當?shù)闹鞠颉?span id="rjpwimp" class="book">《漢武帝內(nèi)傳》:“此子勤心已久,而不遇良師,遂欲毀其正志?!?元 袁裒 《求志賦》:“求正志之所藴兮,庶無忝於祖武。”
(3).端正志向。 宋 張載 《正蒙·三十》:“以 孔子 之圣而下學於困,則其蒙難正志,圣德日躋,必有人所不及知而天獨知之者矣?!?/div>
《漢語大詞典》:亡為(亡爲)
古代道家的一種哲學思想。主張一切順應自然的變化。漢書·董仲舒?zhèn)?/a>》:“ 孔子 曰:‘亡為而治者,其 舜 虖!’”
《漢語大詞典》:飭身(飭身)
警飭己身,使自己的思想言行謹嚴合禮。 漢 劉向 說苑·辨物:“既知天道,行躬以仁義,飭身以禮樂?!?明 李東陽 《擬楊文懿公謚議》:“昔 孔文子 失於飭身而不聞謚懿?!?清 姚鼐 《四川川北道按察副使鹿公墓志銘》:“有懿夫人,飭身約己。佐公清節(jié),誼不為侈?!?/div>
《國語辭典》:修養(yǎng)(修養(yǎng))  拼音:xiū yǎng
1.修治涵養(yǎng)使學問道德臻于精美完善。元。張養(yǎng)浩壽子〉詩:「由弗修養(yǎng),道乃違叛?!埂都t樓夢》第五三回:「賈敬素不茹酒,也不去請他。于后十七日祀祖已完,他便仍出城去修養(yǎng)?!?br />2.品德、風度。如:「他是一位很有修養(yǎng)的人?!?/div>
《國語辭典》:逸想  拼音:yì xiǎng
超出塵世的思想。宋。朱熹 登閣詩:「憑欄生逸想,投跡遠人群?!?/div>
《國語辭典》:格心  拼音:gé xīn
改過向善之心。《禮記。緇衣》:「夫民,教之以德,齊之以禮,則民有格心?!?/div>
《國語辭典》:手語(手語)  拼音:shǒu yǔ
1.以手勢示意。唐。裴铏《昆崙奴》:「知郎君穎悟,必能默識,所以手語耳?!埂读凝S志異。卷三。夜叉國》:「徐再與手語,夜叉似微解?!?br />2.以手的姿勢或動作示意的語言。用來教誨聾啞兒童,為聾啞與聾啞、或聾啞與諳手語的常人間溝通思想的工具。
《漢語大詞典》:蘊積(藴積)
(1).蘊藏;積聚。 梁啟超 《〈史記·貨殖列傳〉今義》:“ 中國 數(shù)千年未闢之地利,藴積以俟今日。”《文匯報》1983.2.22:“火山底下蘊積的地壓越大,熔巖噴射得越高。”
(2).指郁結在心中的某種思想感情。 三國 魏 曹植 《陳審舉表》:“使臣得一散所懷,攄舒藴積,死不恨矣?!?唐 劉禹錫 《〈彭陽唱和集〉后引》:“輸寫藴積,相視泫然?!?/div>
《國語辭典》:涵蓄  拼音:hán xù
1.蘊藏于內(nèi)而不宣露在外。也作「含蓄」。
2.詞意未盡,耐人尋味。也作「含蓄」。
《國語辭典》:業(yè)力(業(yè)力)  拼音:yè lì
1.語言、動作等各方面所表現(xiàn)的行為?!端螘>砦迤?。蔡廓傳。史臣曰》:「蔡廓雖業(yè)力弘正,而年位未高,一世名臣,風格皆出其下。」
2.佛教用語。指會產(chǎn)生苦樂果報的行為力量。南朝梁。沈約 佛記序:「分五道于人天,設重牢于厚地,各隨業(yè)力,的焉不差?!顾巍?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34522' target='_blank'>陸游 西林傅庵主求定庵詩二首之二:「業(yè)力驅(qū)人舉世忙,西林袖手一爐香?!?/div>
《漢語大詞典》:思至
(1).謂靈感到來,思想集中。后漢書·朱穆傳:“及壯耽學,鋭意講誦,或時思至,不自知亡失衣冠,顛隊阬岸。”
(2).謂由思考而得。 南朝 梁 沈約 《謝靈運傳論》:“至於高言妙句,音韻天成,皆闇與理合,匪由思至?!?/div>
《國語辭典》:批判  拼音:pī pàn
1.在公文上批示或判決?!度龂萘x》第五七回:「統(tǒng)手中批判,口中發(fā)落,耳內(nèi)聽詞,曲直分明,并無分毫差錯?!?br />2.是非的判斷。哲學上有二義:一為對一種學說基本假設正確與否的判斷。二為對我們認識能力所能達到界限的判斷。
《國語辭典》:情變(情變)  拼音:qíng biàn
情感的變化。如:「我們希望經(jīng)過情變后,對于感情的看法能更成熟?!鼓铣?。劉協(xié)《文心雕龍。明詩》:「故鋪觀列代,而情變之數(shù)可監(ji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