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性心
佛教語。真心。即自性清凈心。《楞嚴經(jīng)》卷一:“性心失真,認物為己,輪迴是中,自取流轉(zhuǎn)。”參見“ 心性 ”。
《國語辭典》:心性  拼音:xīn xìng
本心、性情?!段饔斡洝返诙兀骸改谴糇与m是心性愚頑,卻只是一味懞直,倒也有些膂力,挑得行李,還看當日菩薩之念,救他隨我們?nèi)チT?!埂都t樓夢》第四九回:「鳳姐冷眼敁敠岫煙的心性為人,竟不像邢夫人及他的父母一樣,卻是個溫厚可疼的人?!?/div>
《國語辭典》:動脈硬化性心臟?。▌用}硬化性心臟?。 ?span id="fwxysdp" class='label'>拼音:dòng mài yìng huà xìng xīn zàng bìng
病名。因供給心臟營養(yǎng)的冠狀動脈發(fā)生硬化,血液不易流通,而使心肌發(fā)生缺氧現(xiàn)象,患者初期常有氣悶和胸部絞痛,一般稱為「心絞痛」。嚴重時,可使心臟肌肉因缺氧而壞死。也稱為「狹心癥」。
《國語辭典》:細菌性心內(nèi)膜炎(細菌性心內(nèi)膜炎)  拼音:xì jùn xìng xīn nèi mó yán
病名。心臟內(nèi)膜受到腸球菌或草綠色鏈球菌狀感染而發(fā)炎,分急性慢性二種,常見在患有先天性心臟病或風濕性瓣膜癥的人身上,會有長期發(fā)燒不退、關(guān)節(jié)疼痛、皮下出血等癥狀。
《國語辭典》:先天性心臟?。ㄏ忍煨孕呐K?。 ?span id="dwyb2nm" class='label'>拼音:xiān tiān xìng xīn zàng bìng
胎兒在母體中,由于心臟或大血管發(fā)育不正常而引起血流動力不正常的先天性疾病。
《國語辭典》:風濕性心臟?。L溼性心臟病)  拼音:fēng shī xìng xīn zàng bìng
病名。后天心臟病的代表病癥,是由于風濕熱初期未作完善治療所引起的心臟瓣膜變形和各種后遺癥。
《漢語大詞典》:肺原性心臟病
簡稱“肺心病”。由肺部感染、胸廓畸形或肺動脈病變等引起的肺動脈高壓、右心室擴大和右心衰竭的心臟病。一般急性肺心病大都因肺動脈栓塞引起。慢性肺心病由慢性支氣管炎、阻塞性肺氣腫發(fā)展而來。發(fā)作時有心悸、氣急、紫紺、呼吸困難等癥狀。
《漢語大詞典》:性識(性識)
(1).天分,悟性。 南朝 梁 沈約 《神不滅論》:“其愚者則不辨菽麥,其悖者不知愛敬,自斯以上,性識漸弘?!?唐 無名氏 《冥音錄》:“長女適邑人 丁玄夫 ,性識不甚聰慧?!?馬其昶 《〈古文辭類纂標注〉序》:“夫文字之見,隨所觸感,各肖其性識才學以出,其淺深高下不同之致,奚啻九級之臺乎?”
(2).佛教稱眾生的根性心識。隋書·經(jīng)籍志四:“初, 釋迦 説法,以人之性識根業(yè)各差,故有大乘小乘之説。”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三:“蓋怨毒之念,根於性識?!?/div>
《國語辭典》:心力衰竭  拼音:xīn lì shuāi jié
1.精神體力均感疲累不支。如:「他不眠不休的趕工,終于心力衰竭,病倒在床?!?br />2.因心臟輸血功能衰弱,而導致各部位器官、組織的血量不足,嚴重影響正常代謝的疾病。
《國語辭典》:性變態(tài)行為(性變態(tài)行為)  拼音:xìng biàn tài xíng wéi
心理學上指一種性心理異常的行為。如戀物、戀獸、戀童、暴露、窺視、性虐待等。
《國語辭典》:精神官能癥  拼音:jīng shén guān néng zhèng
病名。一種輕度的機能性心理疾病?;颊叨嘁蛟馐艽煺酆蜎_突,過度防衛(wèi),而導致不適應的結(jié)果。主要癥狀有焦慮、緊張、恐懼、憂郁、逃避等。
《漢語大詞典》:冠心病
冠狀動脈性心臟病的簡稱。主要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造成冠狀動脈血液供應不足而引起。可產(chǎn)生心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 顧笑言 《你在想什么?》十三:“ 馬長青 :‘我呀,冠心病,醫(yī)生有令?!?/div>
《國語辭典》:白馬王子(白馬王子)  拼音:bái mǎ wáng zǐ
女性心目中的理想對象。淵源于西方童話故事,英俊瀟灑、風度翩翩的王子,經(jīng)常適時出現(xiàn)解救美麗溫柔的公主于危難之中。
無自性心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極無自性心之略。真言宗所立十住心之第九住心,以配于華嚴宗。
極無自性心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真言宗十住心之第九。華嚴經(jīng)所說圓融法界之理也。真如無自性,故緣起為萬法。所起之萬法,亦如真如之性無自性,故萬法互相即相融,蓋華嚴法界之理,為究極為無自性之理者,故曰極無自性。大日經(jīng)疏三曰:「如說極無自性心十緣句生,即攝華嚴般若種種不思議境界,皆入其中。」秘藏寶鑰下曰:「善無畏三藏說:此極無自性心一句,悉攝華嚴教盡。所以者何?華嚴大意,原始要終,明真如法界,不守自性隨緣之義。杜順和上依此法門,造五教華嚴三昧法界觀等。弟子智儼相續(xù),智儼弟子法藏法師,又廣五教作指歸綱目及疏,即是華嚴宗之法門一一義章?!?/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