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06詞典 3分類詞匯 103
《漢語大詞典》:離襟(離襟)
借指離人的思緒或離別的情懷。 唐 駱賓王 《送宋五之問》詩:“欲諗離襟切,歧路在他鄉(xiāng)?!?宋 梅堯臣 《送玉妝》詩:“明日車馬北,豈不動離襟。”
《漢語大詞典》:傾懷(傾懷)
盡情吐露情懷。 宋 蘇轍 《次韻景仁招宋溫之職方小飲》:“高人兩無事,相見輒傾懷。” 金 王若虛 《憶之純》詩之一:“幼歲求真契,中年得偉人,傾懷當(dāng)一面,投分許終身?!?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封三娘:“ 十一娘 諾,偕歸同榻,快與傾懷?!?/div>
分類:情懷
《漢語大詞典》:暮禽
日暮的歸鳥。古代詩文常用以抒發(fā)懷舊思鄉(xiāng)的情懷。 唐 王維 《歸嵩山作》詩:“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唐 韓愈 《枯樹》詩:“寄託惟朝菌,依投絶暮禽。” 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眉生侄詩》:“生偏耐冷憐秋菊,倦即知還愧暮禽?!?/div>
《漢語大詞典》:抗懷(抗懷)
謂堅守高尚的情懷。 宋 曾鞏 《過高士坊》詩:“一畝蕭然絶世喧,抗懷那肯就籠樊?!?明 陳子龍 《初入剡中》詩:“抗懷慚末代,尚志徵前觀。” 清 鄭燮 《范縣署中寄舍弟墨第四書》:“夫束脩自好者,豈無其人;經(jīng)濟(jì)自期、抗懷千古者,亦所在多有?!?傅敷 《釣詩》:“遯世屏囂穢,抗懷慕詩書?!?/div>
《漢語大詞典》:綺懷(綺懷)
猶言風(fēng)月情懷。 清 黃景仁 《寫懷》詩:“華思半經(jīng)消月露,綺懷微懶註蟲魚。”《花月痕》第四一回:“早歲綺懷銷欲盡,為君又惹恨綿綿?!?/div>
《漢語大詞典》:散懷(散懷)
抒發(fā)情懷。 晉 孫綽 《〈游天臺山賦〉序》:“方解纓絡(luò),永託茲嶺,不任吟想之至,聊奮藻以散懷?!?/div>
《國語辭典》:襟情  拼音:jīn qíng
胸中蘊(yùn)蓄的感情、心情。如:「假日郊游,襟情愉悅?!?/div>
分類:襟懷情懷
《漢語大詞典》:暮情
晚年的情懷。《南齊書·高逸傳·劉虯》:“ 虯 四節(jié)臥病,三時營灌,暢餘陰於山澤,託暮情於魚鳥。” 唐 劉長卿 《長沙早春雪后臨湘水呈同游諸子》詩:“江山古思遠(yuǎn),猿鳥暮情多?!?/div>
分類:晚年情懷
《漢語大詞典》:肆情
(1).猶縱欲。《楚辭·天問》:“何繁鳥萃棘,負(fù)子肆情?” 王逸 注:“言 解居父 聘 吳 ,過 陳 之墓門,見婦人負(fù)其子,欲與之淫泆,肆其情欲。”列子·楊朱:“﹝ 紂 ﹞肆情於傾宮,縱欲於長夜,不以禮義自苦,熙熙然以至於誅。”
(2).放蕩情懷。 宋 周密 《癸辛雜識前集·乞食歌姬院》:“ 熙載 懼禍,因肆情坦率,不遵禮法?!?明 文徵明 《玉女潭山居記》:“ 恭甫 ( 史恭甫 )以粹美之質(zhì),有用之才,不究於時,而肆情丘壑?!?阿英 《戎行兼言藝文事》《湖海藝文社緣起》:“設(shè)徒精意于刻劃,肆情于風(fēng)月,致貽雕蟲之譏,更啟玩物之誚者,則亦非同人等所敢聞命也。”
《國語辭典》:攄懷(攄懷)  拼音:shū huái
舒暢胸懷。唐。太宗〈秋日翠微宮〉詩:「攄懷俗塵外,高眺白云中?!?/div>
《漢語大詞典》:誠懷(誠懷)
誠心;真誠的情懷。 宋 王安石 《賜判汝州富弼乞假養(yǎng)疾詔》:“如順誠懷,勉綏吉祿?!?宋 王安石 《賜大遼國賀正旦人使見訖就驛賜酒果口宣》:“宜加好賜,以致誠懷?!?/div>
《漢語大詞典》:雅抱
高雅的情懷。常用為敬詞。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牘·王知古:“今夕何夕,獲遘良人。 潘 楊 之睦可遵,鳳凰之兆斯在。未知雅抱何如耳?”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某倅》:“書生曰:‘未知雅抱何如耳?’倅曰:‘某生平未嘗拂人之情, 粲 不我棄,反敢棄 粲 乎?’” 清 陳田 《明詩紀(jì)事戊籤·楊巍》:“自書存稿后,乃謂得於 曹紀(jì)山 、 呂時臣 為多,雅抱沖襟,令人翛然意遠(yuǎn)?!?/div>
《漢語大詞典》:酒思
(1).想喝酒的情懷。 唐 元稹 《生春》詩之十四:“暗入心情懶,先添酒思融。”
(2).表示酒后的情懷。 唐 姚合 《酬任疇協(xié)律夏中苦雨見寄》詩:“酒思凄方罷,詩情耿始抽?!?唐 李群玉 《與三山人夜話》詩:“酒思彈琴夜,茶芳向火天?!?宋 朱熹 《次秀野詠雪韻》之二:“無端酒思催吟筆,卻恐長鯨吸海乾?!?/div>
分類:酒后情懷
《漢語大詞典》:遐情
(1).對遠(yuǎn)方的人或物的向往思念之情。 唐 劉禹錫 《望賦》:“發(fā)孤照于寸眸,騖遐情乎太空?!?唐 武元衡 《酬談校書長安秋夜對月寄諸故舊》詩:“故園千里渺遐情,黃葉蕭條白露生?!?br />(2).高遠(yuǎn)的情懷。 清 陳確 《還葬》:“ 東坡 謂:‘ 伏波 愿馬革裹尸還葬,猶 劉伶 之忘生不忘形。丈夫即死絶域耳,何須收葬耶!’諒哉斯言!非惟達(dá)士之遐情,抑亦圣哲之要論也?!?/div>
《漢語大詞典》:達(dá)情(達(dá)情)
(1).表達(dá)情意。 唐 孔穎達(dá) 《〈尚書正義〉序》:“竊以古人言語,惟在達(dá)情?!?唐 竇臮 《〈述書賦上〉序》:“古者造書契,代結(jié)繩,初假達(dá)情,浸乎競美?!?br />(2).對各種情況清楚明白。 清 唐甄 潛書·抑尊:“善治必達(dá)情,達(dá)情必近人?!?br />(3).達(dá)觀的情懷。 清 陳確 《哭吳子仲木文》:“予懼學(xué)者之于 仲木 或舍其日用常行、孝友敦篤之懿德,而反稱其去來順適之達(dá)情,則失吾 仲木 遠(yuǎn)矣?!?/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