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443詞典 5分類詞匯 438
共443,分30頁顯示  上一頁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共鳴
漲溢
心理
情累
寫神
異文
懷情
情熱
古興
情故
情詞
生澀
蘊(yùn)積
不睦
涵蓄
《國語辭典》:共鳴(共鳴)  拼音:gòng míng
1.發(fā)音體因受到與本身振動(dòng)頻率相同的音波影響,產(chǎn)生自然發(fā)音的現(xiàn)象。如兩個(gè)頻率相同的音叉放在一起,敲擊其中一個(gè)使它發(fā)出聲音,另外一個(gè)音叉也會(huì)跟著發(fā)出聲音。
2.共同的情緒反應(yīng)。如:「他這種處理方式很難引起共鳴?!?/div>
《漢語大詞典》:漲溢(漲溢)
水流上漲泛濫。舊題 唐 柳宗元 《龍城錄·趙昱斬蛟》:“時(shí) 嘉陵 漲溢,水勢洶然。”金史·馬諷傳:“境有河曰 八尺口 ,每秋潦漲溢害民田, 諷 視地高下,疏決之,其患遂息?!?br />喻人的感情激動(dòng)。 郭沫若 《落葉·第一信》:“想到這里,心里便漲溢起來,好像要破的一樣。”
《國語辭典》:心理  拼音:xīn lǐ
1.個(gè)體心智活動(dòng)的總稱。亦用以泛指人的思想、情感等內(nèi)心活動(dòng)。
2.心和理。是宋儒心性論中的重點(diǎn)。明。王守仁《傳習(xí)錄。卷中。答顧東橋書》:「此區(qū)區(qū)心理合一之體,知行并進(jìn)之功?!?/div>
《漢語大詞典》:情累
感情上的牽累。《易·夬》“君子夬夬” 三國 魏 王弼 注:“君子處之,必能棄夫情累,決之不疑,故曰夬夬也?!?晉 陸機(jī) 《吊魏武帝文》序:“若乃繫情累於外物,留曲念於閨房,亦賢俊之所宜廢乎?!?唐 司空?qǐng)D 《答孫郃書》:“古之山林者,必能簡于情累,而后可久。” 宋 王安石 《與郭祥正太傅書》:“聞?dòng)袣懽又?,想能以理自釋情累也?!?/div>
《漢語大詞典》:寫神(寫神)
(1).抒發(fā)思想感情。《文選·劉孝標(biāo)〈廣絕交論〉》“縱碧雞之雄辯” 李善 注引 漢 馮衍 《與鄧禹書》:“ 衍 以為寫神輸意,則 聊城 之説,碧雞之辯,不足難也?!?span id="3wsei9e" class="book">《文選·馬融〈長笛賦〉》:“是故可以通靈感物,寫神喻意?!?李善 注:“言可以通於神靈,感致萬物,舒寫精神,曉喻志意也?!?br />(2).畫像。畫像要求逼真?zhèn)魃瘢试啤?明 陶宗儀 輟耕錄·人中:“ 錢塘 陳鑑如 ,以寫神見推一時(shí)。嘗持 趙文敏公 真像來呈,公援筆改其所未然者?!?/div>
《國語辭典》:異文(異文)  拼音:yì wén
通假字和異體字的統(tǒng)稱。相對(duì)于正字而言。如「跡」是「跡」的異文。
《漢語大詞典》:懷情(懷情)
(1).謂不動(dòng)感情。 南朝 宋 顏延之 《五君詠·劉參軍》:“ 劉靈 善閉關(guān),懷情滅聞見。”
(2).猶含情。 南朝 梁 范云 《贈(zèng)張徐州稷》詩:“懷情徒草草,淚下雨霏霏。”
《漢語大詞典》:情熱(情熱)
感情熱烈;熱情。 葉圣陶 《倪煥之》十六:“母親看兒子情熱到這樣程度,說得過分一點(diǎn)就是癡?!?郭小川 《廈門風(fēng)姿》詩:“哦,這不過是祖國的一地,卻凝聚了祖國的多少豪氣!山鷹從這里越過,都要鳴響它那飽含情熱的風(fēng)笛!”
《漢語大詞典》:古興(古興)
思古的興味與感情。 唐 顏真卿 皎然 《登峴山觀李左相石尊聯(lián)句》:“覽事古興屬,送人歸思繁。”
分類:興味感情
《漢語大詞典》:情故
(1).猶情素。真摯的感情。 三國 魏 曹植 《當(dāng)來日大難》詩:“日苦短,樂有餘,乃置玉樽辦東廚,廣情故,心相於。”
(2).故舊之情。 唐 劉禹錫 《歲夜詠懷》:“春色無情故,幽居亦見過?!?唐 李德裕 《論田群狀》:“臣與 田肇 兄弟,唯識(shí)其面,未嘗交言……豈敢稍涉情故,罔惑圣聽?!?/div>
《漢語大詞典》:情詞(情詞)
(1).猶口供。《京本通俗小說·菩薩蠻》:“郡王大怒,將 新荷 送交府中五夫人勘問。 新荷 供説:‘我與 可常 奸宿有孕。’五夫人將情詞覆恩王。”
(2).感情與言詞。 明 謝榛 四溟詩話卷一:“二賦情詞悲壯,韻調(diào)鏗鏘,與歌詩何異?!?明 葉憲祖 《鸞鎞記·催試》:“只怕你春云載筆無情況,因此公車不忍匆匆上,慢勞你勸駕情詞暢。”
(3).陳情之詞。 明 李東陽 《求退錄》二:“伏望圣明檢臣前項(xiàng)二次所奏情詞,許臣致仕?!?/div>
《國語辭典》:生澀(生澀)  拼音:shēng sè
1.形容果實(shí)未熟時(shí),辛麻苦澀的味道。宋。歐陽修《歸田錄》卷二:「今唐鄧間多大柿,其初生澀,堅(jiān)實(shí)如石?!?br />2.形容不流暢、不潤滑、不圓熟。如:「文辭生澀」。宋。王安石 次韻徐仲元詠梅二首之一:「玉笛悲涼吹易散,冰紈生澀畫難親。」元。魯貞〈題趙章泉詩后〉:「用字生澀,鍊句強(qiáng)硬。」
3.鈍銹不利。元。郝經(jīng) 冤鐍嘆詩:「鐵簧生澀深金苔,沴氣纏結(jié)埋陰霾?!?/div>
《漢語大詞典》:蘊(yùn)積(藴積)
(1).蘊(yùn)藏;積聚。 梁啟超 《〈史記·貨殖列傳〉今義》:“ 中國 數(shù)千年未闢之地利,藴積以俟今日?!?span id="gh7zr2p" class="book">《文匯報(bào)》1983.2.22:“火山底下蘊(yùn)積的地壓越大,熔巖噴射得越高?!?br />(2).指郁結(jié)在心中的某種思想感情。 三國 魏 曹植 《陳審舉表》:“使臣得一散所懷,攄舒藴積,死不恨矣?!?唐 劉禹錫 《〈彭陽唱和集〉后引》:“輸寫藴積,相視泫然?!?/div>
《國語辭典》:不睦  拼音:bù mù
感情不和諧、相處不融洽。《三國演義》第五六回:「若知孫、劉不睦,操必使人勾結(jié)劉備?!埂?a target='_blank'>紅樓夢(mèng)》第六一回:「于是又有素日一干與柳家不睦的人,見了這般,十分稱愿,都來奚落嘲戲他?!?/div>
《國語辭典》:涵蓄  拼音:hán xù
1.蘊(yùn)藏于內(nèi)而不宣露在外。也作「含蓄」。
2.詞意未盡,耐人尋味。也作「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