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443詞典 5分類詞匯 438
共443,分30頁顯示  上一頁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情瀾
情慮
隙穴
忘神
契厚
分情
豪蕩
傳染
滯積
滯情
木腸
合耦
兒女仁
詠志
出性
《漢語大詞典》:情瀾(情瀾)
(1).情海波瀾。《孽?;ā?/span>第十六回:“哪知好事多磨,情瀾忽起。”
(2).激動的感情。 蘇曼殊 《斷鴻零雁記》第二十回:“余自是力遏情瀾,亟轉(zhuǎn)山腳疾行?!?/div>
《漢語大詞典》:情慮(情慮)
(1).憂慮之情。《晉書·羊曼傳》:“太妃惟此一舅,發(fā)言摧咽,乃至吐血,情慮深重?!?br />(2).情思,感情。 晉 何劭 《雜詩》:“勤思終遙夕,永言寫情慮?!?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六章第二節(jié):“ 大理 人……給 宋 官文書,后邊有附記説:‘古文有云,察音者不留聲,觀行者不識辭,知己之人,幸逢相謁,言音未同,情慮相契?!?/div>
《漢語大詞典》:隙穴
(1).壁縫和洞穴。《淮南子·泰族訓》:“以目之無見,耳之無聞,穿隙穴,見雨零?!?br />(2).比喻感情上的裂痕。
(3).比喻隱患。
《漢語大詞典》:忘神
(1).猶忘情。不能控制感情。紅樓夢第一○九回:“ 寳玉 已經(jīng)忘神,便把 五兒 的手一拉?!?br />(2).猶出神。精神高度集中而發(fā)呆的樣子。 郭沫若 《一只手》:“他在自己的唇邊浮著會心的微笑,忘神地看見煙斗上的煙子在空中打著圈兒。”
(3).絕思忘慮。朦朧恍惚的精神狀態(tài)。 郭沫若 《脫離蔣介石以后》八:“死后我想是最恬靜也沒有的,那兒,就是宗教家所幻想的天堂,文學家所幻想的樂園,比抽大煙上了癮的人所感受的那種忘神狀態(tài)恐怕還要愉快。”
《漢語大詞典》:契厚
謂交往密切,感情深厚。 元 秦簡夫《東堂老》楔子:“居士與老夫最是契厚,請猜猜我這病癥咱?!?明 劉若愚 酌中志·見聞瑣事雜記:“ 史 性儉素,曾與京宦 米公 萬鐘 契厚。” 清 李漁 《風箏誤·閨哄》:“下官 戚天袞 ,字 補臣 ,與 詹烈侯 是同榜兄弟,最相契厚?!?/div>
《漢語大詞典》:分情
謂感情不同。《宋書·謝靈運傳論》:“民稟天地之靈,含五常之德,剛?cè)岬?,喜慍分情。”
分類:感情
《漢語大詞典》:豪蕩(豪蕩)
亦作“ 豪宕 ”。
(1).謂意氣洋溢,器量闊大。 唐 王維 《戲贈張五弟諲》詩:“今子方豪蕩,思為鼎食人?!?span id="0dtc2dp" class="book">《覓燈因話·桂遷夢感錄》:“ 施氏 素豪宕,家不甚實,加以子幼妻弱,不十餘年,而資產(chǎn)蕭然,饔飱或不相繼?!?span id="e5guw0u" class="book">《孽海花》第二二回:“右邊的,是瘦長臉兒,高鼻子,骨秀神清,舉止豪宕,雖然默默的坐著,自有一種上下千古的氣概。” 茅盾 《追求》五:“但似乎在 章秋柳 的豪宕的氣概前變成了羞怯似的, 朱女士 只是有問必答地應(yīng)酬著,失了她的嫻熟禮儀的常態(tài)?!?br />(2).指文藝書畫作品感情奔放,不受拘束。 唐 杜甫 《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序:“自此草書長進,豪蕩感激。” 宋 朱熹 《齋居感興》詩序:“余讀 陳子昂 《感遇》詩,愛其詞旨幽邃,音節(jié)豪宕?!?元 劉塤 隱居通議·詩歌二:“以上諸篇,或豪宕悲壯,或深沉感慨,有無窮義味。” 清 姚椿 《題杜陸兩家詩集》詩之二:“盡鑄豪蕩詞,獨出作者右?!?朱自清 《經(jīng)典常談·詩》:“他的詩有兩種:一種是感激豪宕,沉郁深婉之作,一種是流連光景,清新刻露之作?!?br />(3).強橫放蕩。 宋 孔平仲 續(xù)世說·汰侈:“ 虢國 尤為豪蕩,一旦,帥二徒入 韋嗣立 宅,即撤去舊屋,自為新第,但授 韋氏 以隙地十畝而已。”
(4).豪華闊綽。《初刻拍案驚奇》卷九:“臺諫官員,看見同僉富貴豪宕,上本參論他贓私,奉圣旨發(fā)下西臺御史勘問?!?/div>
《國語辭典》:傳染(傳染)  拼音:chuán rǎn
疾病由一個體侵入另一個體??煞譃橹苯咏佑|的直接傳染,以及需靠媒介傳播病菌的間接傳染。
《國語辭典》:滯積(滯積)  拼音:zhì jī
1.因滯銷而積存的貨物。《左傳。襄公九年》:「國無滯積,亦無困人?!?jié)h。潘勖〈冊魏公九錫文〉:「粟帛滯積,大業(yè)惟興?!?br />2.郁積困頓的感覺。漢。蔡邕瞽師賦〉:「舒滯積而宣郁,何此聲之悲痛兮?!?/div>
《漢語大詞典》:滯情(滯情)
積聚于胸中的感情。漢武故事:“帝滯情不遣,慾心尚多,不死之藥,未可致也?!?/div>
《漢語大詞典》:木腸(木腸)
形容心腸硬,不動感情。 宋 蘇軾 《次韻滕大夫·沉香石》:“欲隨 楚 客紉蘭佩,誰信 吳 兒是木腸?!?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后集·東坡二》:“ 苕溪漁隱 曰:‘詩中言 宋廣平 為鐵心, 夏仲御 為木腸?!?明 高啟 《夜雨》詩:“不是覊人是木腸,怕愁不敢憶思鄉(xiāng)?!?清 金農(nóng) 《題鮑十四游鄧尉探梅諸詩》之一:“ 鮑清風 是木腸兒,銅井銅阬踐素期?!眳⒁姟?木人石心 ”。
《國語辭典》:木人石心  拼音:mù rén shí xīn
木作的人,石造的心。比喻沒有知覺,任何外在事物皆不足以動其心?!稌x書。卷九四。隱逸傳。夏統(tǒng)傳》:「充等各散曰:『此吳兒是木人石心?!唤y(tǒng)歸會稽,竟不知所終?!?/div>
《漢語大詞典》:合耦
(1).兩人各持一耜并肩而耕。謂相佐助。周禮·地官·里宰:“以歲時合耦于耡,以治稼穡?!?鄭玄 注:“《考工記》曰:‘耜廣五寸,二耜為耦。’此言兩人相助耦而耕也?!?br />(2).感情融洽的配偶。 章炳麟 《訄書·訂文》:“耦怨,匹也;合耦,匹也。其匹同,其匹之情異,則別以逑、仇?!?/div>
《漢語大詞典》:兒女仁(兒女仁)
婦孺的不忍之心。比喻感情脆弱。 唐 李白 《留別賈舍人至》詩之二:“何必兒女仁,相看淚成行?!?/div>
《漢語大詞典》:詠志(詠志)
謂以詩歌抒發(fā)心志。《詩刊》1977年第11期:“在歷代詩人筆下,對山的詠唱,決不是對自然美的單純描摹,它們無不……‘登山則情滿于山’,感物以詠志耳。”
謂以詩歌抒發(fā)思想感情。 三國 魏 曹操 《步出夏門行》:“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詩·衛(wèi)風·考槃》“考槃在澗,碩人之寬。獨寐寤言,永矢弗諼” 唐 孔穎達 疏:“美君子執(zhí)德弘信道篤也,歌所以詠志,長以道自誓,不敢過差其言?!?/div>
《漢語大詞典》:出性
超出常情。形容感情程度之深。 徐志摩 《我的祖母之死》:“我滿心充塞了死象的神奇,同時又須顧管我有病的母親,她那時出性的號啕,在地板上滾著,我自己反而哭不出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