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438,分30頁顯示  上一頁  13  14  15  16  17  19  20  21  22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涵畜
情賴
情華
熱烘烘
設端
案志
佇軸
佇眷
徵情
征情
熔巖
熱化
距離
款要
象徵
《漢語大詞典》:涵畜
意思或感情含而不露。 清 方宗誠 《〈桐城文錄〉序》:“然務為窮理盡性之學,真知文之精意,而未嘗專用力,故簡潔涵畜,不及 惜抱 。”
《漢語大詞典》:情賴(情賴)
感情有所依持或依戀。隋書·長孫覽傳:“朕昔在 周 朝,備展誠節(jié),但苦猜忌,每致寒心。為臣若此,竟何情賴?” 唐 馬湘 《又詩一首》:“ 東君 謂我多情賴,罰向人間作酒狂?!?/div>
分類:感情依戀
《漢語大詞典》:情華(情華)
情感的光彩。指感情。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哀吊:“至於 蘇順 、 張升 ,并述哀文,雖發(fā)其情華,而未極心實。”
《國語辭典》:熱烘烘(熱烘烘)  拼音:rè hōng hōng
熱的樣子。元。張國賓《羅李郎》第二折:「熱烘烘面如燒,心癢難揉?!埂度辶滞馐贰返谝弧鸹兀骸敢槐P鵝油白糖蒸的餃兒,熱烘烘擺在面前?!?/div>
《漢語大詞典》:設端(設端)
(1).寄托于舌端。謂寄托思想、感情于吟詠。 明 湯顯祖 《豫章攬秀樓賦》:“誕 江 陽之俶詭,常寄言而設端?!?br />(2).寄托于舌端。托詞。 明 鹿善繼 《認真草·與兵垣書》:“簡汰之説,設端更巧。被戎行以嘗有之事,則取信易;為海內持省餉之名,悚聽更易。”
《漢語大詞典》:案志
抑制感情。《楚辭·九章·悲回風》:“撫珮衽以案志兮,超惘惘而遂行?!?朱熹 集注:“案,從木,與按從手者同?!?/div>
分類:抑制感情
《漢語大詞典》:佇軸(佇軸)
謂感情凝聚,盤桓難解。 南朝 齊 蕭子良 《與荊州隱士劉虬書》:“而迴駕之念徒軫,式閭之禮無階,固已佇軸深衷,傾筐遐路者矣?!?南朝 梁簡文帝 《修竹賦》:“ 陳王 歡舊,小堂佇軸,今餞故人,亦賦修竹?!?/div>
《漢語大詞典》:佇眷(佇眷)
(1).謂感情凝聚,關心深切。陳書·廢帝紀:“太傅 安成王 固天生德,齊圣深廣,二后鐘心,三靈佇眷?!?br />(2).企望和眷戀。 唐 王勃 《〈九成宮頌〉序》:“繇是南宮奏議,和玄禁而成章;西土謳歌,指皇輿而佇眷?!?/div>
《漢語大詞典》:徵情
猶言抒發(fā)感情。 清 戴名世 《〈野香亭詩集〉序》:“先生於書無所不讀,函蓋充周,不見涯涘,而舉其所閲歷與覩記者,往往即事以徵情,取之於心,而諧之於韻。”
《漢語大詞典》:征情
猶言抒發(fā)感情。
《國語辭典》:熔巖  拼音:róng yán
指火山噴發(fā)會流出的巖漿(熔化巖石),或這些巖漿冷卻后形成的巖石。巖漿流出時溫度約為七百至一千二百度,黏滯度很高到幾乎不能流動。
《國語辭典》:熱化(熱化)  拼音:rè huà
1.熟悉?!缎咽酪鼍墏鳌返谝痪呕兀骸笍倪@日以后,唐氏漸漸的也就合晁大舍熱化了。」
2.指聯合生產電能和熱能的一種方式。如火力發(fā)電廠除供應電能外,并利用機組所產生的蒸汽提供熱能。
《國語辭典》:距離(距離)  拼音:jù lí
1.時間或空間的間隔。如:「這事的發(fā)生,距離現在已很久了?!埂浮荷綎|』與『山西』雖只一字之差,距離卻很遠?!?br />2.時間或空間間隔的長度。如:「在這個時代,五年是很長的距離?!埂笍倪@兒到車站,距離二千公尺?!?br />3.指認識、感情等無形物的差距。如:「他們師生倆的想法有很大的距離?!埂赣捎趦r值觀的差異,兩人的距離已越走越遠了?!?/div>
《國語辭典》:款要  拼音:kuǎn yào
真情。唐。韓愈病中贈張十八〉詩:「雌聲吐款要,酒壺綴羊腔?!?/div>
《漢語大詞典》:象徵
1.用具體的事物表示某種特殊意義。《長江大橋紀念碑碑文》:“它象征著和平,它象征著幸福,象征著勞動的光輝?!?br />2.指用部分事物代表全體。 魯迅 《華蓋集續(xù)編·不是信》:“正如 中國 戲上用四個兵卒來象征十萬大軍一樣?!?br />3.用來表示某種特別意義的具體事物。 冰心 《寄小讀者·山中雜記(十)》:“在此卻是雪未化盡,鳥兒已成群的來了。最先的便是青鳥。西方人以青鳥為快樂的象征,我看最恰當不過?!?巴金 《春天里的秋天》十:“百合花,那是我們的愛情的象征?!?br />4.文藝創(chuàng)作中的一種表現手法。指通過某一特定的具體的形象以表現與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或感情。如 魯迅 的小說《藥》的結尾,以 夏瑜 墳上的花圈象征革命的前景或希望。
5.跡象;特征。 葉紫 《豐收》:“火樣的太陽,將宇宙的存在都逗引得發(fā)了暴躁。什么東西,在這個時候,也都現出了由于熱而枯萎的象征?!?冰心 《冬兒姑娘·我們太太的客廳》:“渾身上下,最帶著藝術家的象征的,是她那對永遠如在夢中的迷茫的眼光?!?/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