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443詞典 5分類詞匯 438
《國語辭典》:鐵腸石心(鐵腸石心)  拼音:tiě cháng shí xīn
比喻意志堅毅,不受感情所動搖?!杜f唐書。卷九。玄宗本紀下》:「以百口百心之讒諂,蔽兩目兩耳之聰明,茍非鐵腸石心,安得不惑?」唐。皮日休〈桃花賦。序〉:「余嘗慕宋廣平之為相,貞姿勁質(zhì),剛態(tài)毅狀,疑其鐵腸石心,不解吐婉媚辭?!挂沧鳌歌F石心腸」。
《國語辭典》:同情心  拼音:tóng qíng xīn
心理學(xué)上指主觀的體會他人內(nèi)心的感情,能感人之所感。如:「看到他這么落魄,同情心油然而生?!?/div>
《國語辭典》:血氣之勇(血氣之勇)  拼音:xuè qì zhī yǒng
只憑一時沖動所激發(fā)的勇氣。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公孫丑上》:「孟賁血氣之勇,丑蓋借之以贊孟子不動心之難?!埂都t樓夢》第三六回:「那武將不過仗血氣之勇,疏謀少略,他自己無能,送了性命?!?/div>
《國語辭典》:一往情深  拼音:yī wǎng qíng shēn
語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桓子野每聞清歌,輒喚:『奈何!』謝公聞之曰:『子野可謂一往有深情?!弧怪溉饲楦猩詈?、真摯,一旦投入,始終不改。清??咨腥巍短一ㄉ取返谒某觯骸缚吹酱颂?,令人一往情深。」
分類:深厚感情
《漢語大詞典》:一倡一和
(1).《詩·鄭風·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敝^一個先唱,一個和聲,形容兩人感情相通。后多比喻兩人相互配合,彼此呼應(yīng)。倡,亦作“ 唱 ”。 元 耶律楚材 《糠孽教民十無益論序》:“予不辨則成市虎矣。不獨成市虎,抑恐 崔浩 、 李德裕 之徒,一唱一和撼搖佛教,為患不淺?!?span id="3tjtt3p" class="book">《警世通言·王嬌鸞百年長恨》:“自此一倡一和,漸漸情熟,往來不絶?!?蔣子龍 《一個女工程師的自述》:“他們倆在任何場合都是這么一唱一和,一搭一檔,配合默契。”
(2).謂鳴聲相呼應(yīng)。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一部六:“天上銀河閃亮著。遠遠近近,蟋蟀和蟈蟈一唱一和地鳴叫?!?/div>
《國語辭典》:相親相愛(相親相愛)  拼音:xiāng qīn xiāng ài
彼此親近關(guān)懷。如:「同學(xué)間應(yīng)該相親相愛,互助合作?!?/div>
《國語辭典》:喜怒哀樂(喜怒哀樂)  拼音:xǐ nù āi lè
人的各種情緒?!抖Y記。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埂都t樓夢》第一一一回:「喜怒哀樂未發(fā)之時,便是個性;喜怒哀樂已發(fā),便是情了?!?/div>
《國語辭典》:嬉笑怒罵(嬉笑怒罵)  拼音:xī xiào nù mà
1.指人取笑嘲諷、怒斥責罵的各種感情及動作。《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一六回:「只能生個恐懼心,生個憂憤心,那里還有工夫去嬉笑怒罵呢?」
2.比喻寫作不拘定格,能任意表現(xiàn)?!端问?。卷三三八。蘇軾傳》:「嘗自謂:『作文如行云流水,初無定質(zhì),但常行于所當行,止于所不可不止?!浑m嬉笑怒罵之辭,皆可書而誦之?!?/div>
《國語辭典》:嘻和  拼音:xī he
北平方言。和和氣氣,說說笑笑。引申有連絡(luò)、打交道的意思。《紅樓夢》第二四回:「就是他們爺兒們見不著,便下個氣,和他們的管家或者管事的人們嘻和嘻和,也弄個事兒管管?!挂沧鳌告液汀?。
《漢語大詞典》:雄宕
謂氣魄宏偉,感情奔放。 清 吳汝綸 《〈毛西垣詩〉序》:“竊見 西垣 負綺艷雄宕聰明妙解之才,出而視當世之人,罕能與儷者。”
《國語辭典》:內(nèi)心深處(內(nèi)心深處)  拼音:nèi xīn shēn chù
思想感情的最深層。如:「這個愿望潛藏在我內(nèi)心深處多年,如今終于得以實現(xiàn)?!?/div>
《國語辭典》:貌合情離(貌合情離)  拼音:mào hé qíng lí
表面上彼此相處得很好,而實際上感情不融洽。也作「貌合心離」、「貌合神離」。
《國語辭典》:神仙眷屬(神仙眷屬)  拼音:shén xiān juàn shǔ
比喻婚姻美滿、感情和睦的夫婦。如:「他們的生活幸??鞓罚嫠粕裣删鞂??!挂卜Q為「神仙美眷」、「神仙眷侶」。
《國語辭典》:手足情深  拼音:shǒu zú qíng shēn
形容兄弟姊妹間感情深厚。如:「他們兄弟兩人患難相扶持,手足情深的表現(xiàn)令人感動」。
《國語辭典》:琴瑟和好  拼音:qín sè hé hǎo
比喻夫妻感情諧樂和合。參見「琴瑟調(diào)和」條。《聊齋志異。卷六。孫生》:「孫由是琴瑟和好,生一男兩女,十馀年從無角口之事?!?/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