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84詞典 3分類詞匯 181
共181,分13頁顯示  上一頁  1  3  4  5  6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激忿
怫恚
怫怒
悔恚
拂袖
金花
怒號
變色
揚眉
沖冠
憤激
勃然
怒氣
眾怒
痛憤
《漢語大詞典》:激忿
猶憤怒。后漢書·鄭訓(xùn)傳:“諸 羌 激忿,相與解仇結(jié)婚,交質(zhì)盟詛,眾四萬餘人,期冰合度 河 攻 訓(xùn) ?!?魏巍 《東方》第三部第十一章:“ 陸希榮 的手指不易察覺地抖動了一下。他用激忿的臉色掩飾著自己的慌亂。”亦指刺激使憤怒。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云南河口起義清方檔案》:“ 滇 案宜速收束,以免激忿輿情?!?/div>
《國語辭典》:怫?! ?span id="j1nlnhf" class='label'>拼音:fèi huì
忿怒、生氣?!缎绿茣?。卷七六。后妃傳上。則天武皇后傳》:「太后方怫恚,一日,召群臣廷讓曰:『朕于天下無負,若等知之乎?』群臣唯唯。」
分類:憤怒
《漢語大詞典》:怫怒
憤怒。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白居易:“初以勛庸暴露不宜,實無他腸,怫怒姦黨,遂失志?!?/div>
分類:憤怒
《漢語大詞典》:悔恚
猶憤怒。 明 馮夢龍 《智囊補·捷智·王守仁》:“﹝ 岑伯高 ﹞使人言 蘇受 須納萬金丐命, 蘇受 大悔恚,言督府誑我,且倉卒安得萬金,有反而已?!?/div>
分類:憤怒
《國語辭典》:拂袖  拼音:fú xiù
1.振動衣袖,表示不悅或憤怒?!端问?。卷二八五。劉沆傳》:「奉使契丹,館伴杜防強沆以酒,沆沾醉拂袖起,因罵之,坐是出知潭州?!?br />2.拂動衣袖。南朝梁。元帝〈玄圃牛渚磯碑〉:「花飛拂袖,荷香人衣。」
《漢語大詞典》:金花
(1).指色彩金黃艷麗、不易敗落的花朵。 北周 庾信 《玉帳山銘》:“玉策難移,金花不落?!?唐 王建 《宮中調(diào)笑詞》之二:“胡蝶,胡蝶,飛上金花枝葉。” 明 王世貞 《人日病起作》詩:“柏憶金花煖,梅憐玉樹新。”
(2).指器物衣履上雕刻、繡制的花飾。南史·魚弘傳:“有眠床一張……通用銀鏤金花壽福兩重為腳?!?唐 杜甫 《陪柏中丞觀宴將士》詩之二:“繡段裝簷額,金花帖鼓腰。” 宋 蘇軾 《春帖子詞·皇太后閣四》:“翠管銀罌傳故事,金花綵勝作新年?!?br />(3).指頭暈眼花或憤怒時出現(xiàn)在眼前的像星星的小光點。 茅盾 《子夜》一:“‘邪魔呀’, 吳老太爺 似乎這么喊,眼里迸出金花?!?楊朔 《三千里江山》第三段:“他從土里鉆出來,只覺地像翻了個過兒,腦袋星星的,亂迸金花,一時想不起為什么跑到這兒。”
(4).見“ 金花銀 ”。
(5).見“ 金花牋 ”。
(6).見“ 金花帖子 ”。
(7).見“ 金華夫人 ”。
《漢語大詞典》:金花銀(金花銀)
指 明 清 賦征米谷折價上繳的銀兩。 明 劉若愚 酌中志·內(nèi)臣職掌紀略:“又 浙江 等處,每歲夏秋麥米,共折銀一百萬有奇,即國初所謂折糧銀,今所謂金花銀是也?!?span id="mqo1qbd" class="book">《明史·食貨志二》:“ 南畿 、 浙江 、 江西 、 湖廣 、 福建 、 廣東 、 廣西 米麥共四百餘萬石,折銀百萬餘兩,入內(nèi)承運庫,謂之金花銀?!币嗍》Q“ 金花 ”。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事部三》:“今天下漕粟之費,數(shù)百萬有奇,而上供御用者,名為金花,亦四百萬有奇?!?span id="n66fzx5" class="book">《清史稿·世祖紀二》:“國用浩繁,兵餉不足。而金花錢糧,盡給宮中之費,未嘗節(jié)省發(fā)施?!?/div>
《國語辭典》:金花箋(金花牋)  拼音:jīn huā jiān
繪有金花的信紙。唐。樂史《楊太真外傳》:「李龜年以歌擅一時之名,手捧檀板,押眾樂前將欲歌之,上曰:『賞名花,對妃子,焉用舊樂詞為?』遽命龜年持金花箋,宣賜翰林學(xué)士李白,立進清平樂詞三篇?!?/div>
《漢語大詞典》:金花帖子
唐 宋 以來科舉考試登第者的榜帖。 宋 洪邁 容齋續(xù)筆·金花帖子:“ 唐 進士登科,有金花帖子……以素綾為軸,貼以金花。” 宋 趙彥衛(wèi) 《云麓漫鈔》卷二:“國初,循 唐 制,進士登第者,主文以黃花牋,長五寸許,闊半之,書其姓名,花押其下,護以大帖,又書姓名於帖面,而謂之牓帖,當(dāng)時稱為金花帖子?!币嗍》Q“ 金花 ”。 明 湯式 《賞花時·送友人應(yīng)聘》套曲:“不負平生經(jīng)濟手,穩(wěn)倩取金花玉酒?!?明 王锜 寓圃雜記卷上:“ 孟端 諸子連中進士為京官,同處一邸,書春題于壁曰:‘四壁金花春宴罷,滿床牙笏早朝回。’人多羨之。”
《漢語大詞典》:金華夫人(金華夫人)
神名。 清 屈大均 廣東新語·神語·金華夫人:“ 廣州 多有 金華夫人 祠。夫人字 金華 ,少為女巫,不嫁,善能調(diào)媚鬼神。其后溺死湖中,數(shù)日不壞,有異香,即有一黃沉女像容貌絶類夫人者浮出,人以為水仙,取祠之?!币嘧鳌?金花夫人 ”。 清 梁紹壬 兩般秋雨盦隨筆·金花夫人:“ 廣東 金花夫人 廟最多,其説不一?!币嗍》Q“ 金花 ”。 清 梁紹壬 兩般秋雨盦隨筆·金花夫人:“ 明 張參政 詡 詩云:‘玉顏當(dāng)日覩 金花 ,化作仙湖水面霞。霞本無心還片片,晚風(fēng)吹落萬人家?!?/div>
分類:金花
《國語辭典》:怒號(怒號)  拼音:nù háo
大聲呼嚎。多用來形容大風(fēng)狂吹。唐。杜甫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八月秋高風(fēng)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顾巍?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9783' target='_blank'>范仲淹 〈岳陽樓記〉:「陰風(fēng)怒號,濁浪排空?!?/div>
《國語辭典》:變色(變色)  拼音:biàn sè
1.因恐懼或憤怒而面色失常?!蹲髠鳌Y夜辍罚骸腹珣?,變色。禁之,不可。公怒,歸之。未絕之也,蔡人嫁之?!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一:「主人見眾人有些變色,取了珠子,急急走到里邊,抬出一個緞箱來?!挂沧鳌缸冾仭?。
2.物的顏色改變。唐。駱賓王〈代徐敬業(yè)討武氏檄〉:「喑嗚則山岳崩頹,叱吒則風(fēng)云變色?!?/div>
《漢語大詞典》:揚眉(揚眉)
(1).舉目。列子·湯問:“ 離朱 子羽 方晝拭眥,揚眉而望之,弗見其形?!?宋 蘇軾 《戲子由并次慎老韻》之二:“何必揚眉資目擊,須知千里事同風(fēng)。” 明 郎瑛 七修類稿·詩文三·濟顛化緣疏:“一舉手,一低頭,只此便是 彌陀佛 ;或揚眉,或謦欬,何處更參慈世尊?!?br />(2).形容得意、憂愁、憤怒等貌。 南朝 梁 劉孝標 《廣絕交論》:“見一善則盱衡扼腕,遇一才則揚眉抵掌。” 唐 杜甫 《晚晴》詩:“未怪及時少年子,揚眉結(jié)義 黃金臺 ?!?span id="5vfpvbl" class="book">《剪燈新話·富貴發(fā)跡司志》:“發(fā)跡司判官忽揚眉盱目,咄嗟長嘆而謂眾賓曰:‘諸公各守其職,各治其事……大難將作,雖諸公之善理,其如之奈何!’”兒女英雄傳第十回:“自然就不能不鬧到揚眉裂眥,拔刀相向起來?!?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268269' target='_blank'>《天安門詩抄·揚眉劍出鞘》:“灑淚祭雄杰,揚眉劍出鞘?!?br />(3).謂攝提星星光閃爍。漢書·翟方進傳:“今提揚眉,矢貫中?!?顏師古 注引 服虔 曰:“提,攝提星也。揚眉,揚其芒角也。” 王先謙 補注引 沈欽韓 曰:“攝提兩星頰曲,人眉似之?!?/div>
《國語辭典》:沖冠(衝冠)  拼音:chōng guān
頭發(fā)把帽子沖起。形容非常憤怒的樣子。《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發(fā)上沖冠?!?/div>
分類:帽子憤怒
《國語辭典》:憤激(憤激)  拼音:fèn jī
憤怒激動。晉。張華壯士篇〉:「壯士懷憤激,安能守虛沖?」《南史。卷一。宋本紀。武帝》:「丹誠未宣,感慨憤激?!?/div>
《國語辭典》:勃然  拼音:bó rán
1.發(fā)怒沖動的樣子?!睹献印Hf章下》:「王勃然變乎色?!埂稇?zhàn)國策。趙策三》:「威王勃然怒曰:『叱嗟!而母婢也!』」也作「勃如」。
2.興起、奮起的樣子?!痘茨献印1浴罚骸赣惺ト瞬欢?,乃討強暴,平亂世,夷險除穢,以濁為清,以危為寧?!?br />3.突然?!肚f子。天地》:「蕩蕩乎,忽然出,勃然動,而萬物從之乎。」
《國語辭典》:怒氣(怒氣)  拼音:nù qì
發(fā)怒的氣勢。漢。趙曄《吳越春秋。句踐伐吳外傳》:「今蛙蟲無知之物,見敵有怒氣,故為之軾?!埂度龂萘x》第八一回:「諸將以酒勸解,酒醉,怒氣愈加?!?/div>
《國語辭典》:眾怒(眾怒)  拼音:zhòng nù
群眾的憤怒。如:「他的賣國行為,引起眾怒?!?/div>
分類:眾人憤怒
《漢語大詞典》:痛憤(痛憤)
(1).悲痛憤怒;痛心憤慨。 唐 杜甫 《草堂》詩:“義士皆痛憤,紀綱亂相踰?!?span id="yakqjgd" class="book">《舊唐書·太宗諸子傳論》:“ 武后 斵喪王室,潛移龜鼎, 越王 貞 父子痛憤,義不圖全?!?陳少白 《興中會革命史要》十二:“ 楊衢云 被暗殺的消息,傳到 日本 , 孫先生 在 橫濱 聞信,深為痛憤?!?郭沫若 《棠棣之花》第五幕:“ 春姑 :(痛憤欲絕)啊,人的良心何在呀!”
(2).極端憤恨。新唐書·姦臣傳下·盧杞:“既得志,險賊寖露,賢者媢,能者忌……其狙害隱毒,天下無不痛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