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聞見(聞見)  拼音:wén jiàn
耳朵聽到和眼睛所看到的事。比喻知識。《呂氏春秋。任數(shù)》:「耳目心智其所以知識甚闕,其所以聞見甚淺,以淺闕博居天下,安殊俗,治萬民,其說固不行。」
《國語辭典》:聞見(聞見)  拼音:wén jian
聞到氣味。如:「聞見一股焦味兒?!?/div>
《國語辭典》:異聞(異聞)  拼音:yì wén
1.別有所聞?!墩撜Z。季氏》:「陳亢問于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文選。顏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詩序》:「雖淵流遂往,詳略異聞。」
2.新知或奇聞。唐。司馬貞 史記索隱序:「今止探求異聞,采摭典故,解其所未解,申其所未申者?!埂抖膛陌阁@奇》卷一二:「從來說的書不過談些風(fēng)月,述些異聞,圖個(gè)好聽。」
《國語辭典》:淺聞(淺聞)  拼音:qiǎn wén
人的見聞不多?!妒酚洝>硪欢?。儒林傳。序》:「小吏淺聞,不能究宣,無以明布諭下?!?/div>
《漢語大詞典》:顯聞(顯聞)
顯著而為世所聞知。《書·康誥》:“惟厥罪無在大,亦無在多,矧曰其尚顯聞于天!” 漢 王充 論衡·答佞:“假令甲有高行奇知,名聲顯聞,將恐人君召問,抉而勝己。” 漢 王逸 《招隱士》序:“雖身沉沒,名德顯聞,與隱處山澤無異,故作《招隱士》之賦,以章其志也?!?/div>
《國語辭典》:風(fēng)兒(風(fēng)兒)  拼音:fēng ér
1.風(fēng)。如:「風(fēng)兒輕輕吹,吹得林間樹影搖曳?!?br />2.略有所聞。如:「聽見一點(diǎn)風(fēng)兒?!?/div>
《漢語大詞典》:親接(親接)
(1).親近接待;接近。后漢書·伏隆傳:“ 建武 二年,詣 懷 宮, 光武 甚親接之?!?span id="umrfeco" class="book">《后漢書·宦者傳序》:“ 和帝 即祚幼弱,而 竇憲 兄弟??倷?quán)威,內(nèi)外臣僚,莫由親接,所與居者,唯閹宦而已?!?br />(2).親耳所聞,或親眼所見。 唐 李白 《上安州裴長史書》:“﹝郡督 馬公 謂長史 李京之 ﹞曰:‘諸人之文,猶山無煙霞,春無草樹。 李白 之文,清雄奔放,名章俊語,絡(luò)繹間起,光明洞澈,句句動人。’此則故交 元丹 親接斯議?!?/div>
《國語辭典》:飫聞(飫聞)  拼音:yù wén
耳朵已經(jīng)聽飽了。唐。韓愈燕喜亭記〉:「極幽遐瑰詭之觀,宜其于山水飫聞而厭見也。」
分類:所聞
《國語辭典》:呂覽(呂覽)  拼音:lǚ lǎn
1.呂氏春秋的代稱。參見「呂氏春秋」條。
2.稱呂氏春秋中的〈有始覽〉、〈孝行覽〉、〈慎大覽〉、〈先識覽〉、〈審分覽〉、〈審應(yīng)覽〉、〈離俗覽〉、〈恃君覽〉等八覽為「呂覽」。
《漢語大詞典》:記聞(記聞)
(1).記述所聞。史記·封禪書:“厥曠遠(yuǎn)者千有餘載,近者數(shù)百載,故其儀闕然堙滅,其詳不可得而記聞云?!?span id="w7xh2zp" class="book">《孔子家語·六本》:“記聞而言,無務(wù)多説?!?王肅 注:“但記所聞而言,言不出説中,故不可以務(wù)多説?!?清 陳儀 《康熙六十年頒歷擬禮部請上尊號疏》:“於時(shí)書契未開,靈蹟丕顯,千世而后,猶可記聞。”
(2).記事與見聞。 元 袁桷 《鄧淳翁〈春秋集傳〉序》:“夫因義例以明圣人之意,懼義與例不得而盡,廣其記聞,不燭於理,則事益無以自附。”亦指記誦與見聞。 清 沈德潛 《蔣先生傳》:“其於學(xué)有心得,不專恃記聞浩博也。”
《國語辭典》:拂耳  拼音:fú ěr
逆耳、不順耳?!俄n非子。安危》:「以忠拂耳?!?/div>
《漢語大詞典》:簡聞(簡聞)
謂所聞不詳。大戴禮記·保傅:“簡聞小誦,不傅不習(xí)?!?俞樾 群經(jīng)平議·大戴禮記一:“簡聞?wù)撸勚喍辉斠?。?/div>
分類:所聞
《漢語大詞典》:耳擇(耳擇)
用耳選擇所聞。意謂非禮勿聽。 漢 揚(yáng)雄 《法言·修身》:“圣人耳不順乎非,口不肄乎善,賢者耳擇、口擇;眾人無擇焉?!?李軌 注:“耳擇所聽,口擇所言?!?汪榮寶 義疏:“非禮勿聽,是耳擇也?!?/div>
《國語辭典》:知名度  拼音:zhī míng dù
名聲為人所聞知的程度。如:「在同業(yè)中,董事長的知名度很高?!?/div>
《漢語大詞典》:夾寨夫人(夾寨夫人)
新五代史·唐神閔敬皇后劉氏傳:“ 莊宗 攻 梁 軍於夾城,得 符道昭 妻 侯氏 ,寵專諸宮,宮中謂之‘夾寨夫人?!?清 翟灝 謂小說有所云“壓寨夫人”者,前無所聞,似即“夾寨”之訛。見通俗編·婦女
分類:說有所聞
《漢語大詞典》:賃耳傭目(賃耳傭目)
謂借助于所聞所見。 清 錢謙益 《覆徐巨源書》:“況如僕者,流浪壯齒,記濫俗學(xué),侵尋四十,賃耳傭目,乃稍知古學(xué)之由來,而慨然有改轅之志?!?/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