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dòng)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28
詞典
6
分類詞匯
22
共28,分2頁顯示
上一頁
1
1
2
分類詞匯
(續(xù)上)
持板
纓笏
尺板
木笏
笏板
竹笏
相板
鞭板
簡佩
鉤牒
板笏
袍笏登場
襕笏
《漢語大詞典》:
持板
(1).謂古時(shí)官吏上朝時(shí)執(zhí)持手板。 唐
杜牧
《自遣》
詩:“且抽持板手,卻展小年書。”
(2).謂歌女執(zhí)持檀板。 宋
周紫芝
《西江月》
詞:“玉纖持板隔香羅,不放行云飛過?!?/div>
分類:
歌女
官吏
執(zhí)持
上朝
檀板
朝時(shí)
手板
《漢語大詞典》:
纓笏(纓笏)
冠帶和手板。亦借指官吏。
《
文選·顏延之〈皇太子釋奠會作詩〉
》
:“纓笏匝序,巾卷充街。” 李善 注:“纓笏,垂纓秉笏也,皆朝臣之服,故舉服以明人?!?清
陳康祺
《燕下鄉(xiāng)脞錄》
卷一:“講解移晷,纓笏塞巷,巾卷充街,莫不傾聽忘倦?!?清
唐孫華
《次韻酬宮恕堂》
:“落落餘數(shù)子,趨朝繫纓笏?!?/div>
分類:
冠帶
帶和
手板
官吏
《國語辭典》:
尺板
拼音:
chǐ bǎn
古代臣子朝見天子時(shí)所拿記事用的手板。也作「尺版」。
分類:
官吏
上朝
上官
記事
事用
手板
《國語辭典》:
尺板斗食
拼音:
chǐ bǎn dǒu shí
形容官小位低,俸祿微薄。南朝梁。
王僧孺
〈
與何炯書
〉:「久為尺板斗食之吏,以從皂衣黑綬之役?!骨濉r周頤《蕙風(fēng)詞話。卷二。晏叔原詞序》:「萬不至章甫縫掖之士,尺板斗食者流,獨(dú)無含咀宮商,規(guī)撫秦柳者?!?/div>
分類:
時(shí)形
小官
官位
《漢語大詞典》:
木笏
木制手板。 唐 制,六品以下官所持之笏。后世因之。
《
元史·禮樂志五
》
:“樂服:樂正副四人,舒腳幞頭,紫羅公服,烏角帶,木笏,皂鞾?!眳㈤?宋 高承
《
事物紀(jì)原·衣裘帶服·笏
》
。
分類:
木制
手板
六品
下官
官所
所持
《國語辭典》:
笏板
拼音:
hù bǎn
古代臣子覲見天子時(shí)所持用以記事的板子。《儒林外史》第四九回:「末腳拿笏板在旁邊寫了,拿到戲房里去扮?!?/div>
分類:
笏板
手板
《漢語大詞典》:
竹笏
古代大臣入朝時(shí)所執(zhí)的竹制手板。
《
儀禮·士喪禮
》
:“褖衣緇帶,韎韐竹笏?!?唐
杜荀鶴
《賀顧云侍御府主與子弟奏官》
詩:“戲把藍(lán)袍包果子,嬌將竹笏惱先生?!?/div>
分類:
大臣
入朝
朝時(shí)
手板
《漢語大詞典》:
相板
舊謂觀察官員手板以卜休咎。
《
南史·孝義傳上·庾道愍
》
:“ 道愍 尤精相板, 宋明帝 時(shí), 山陽 王休祐 屢以言語忤顏,見 道愍 ,託以己板為他物,令 道愍 占之。 道愍 曰:‘此乃甚貴,然使人多愆忤?!眳⒁姟?相印法 ”。
分類:
觀察
察官
官員
手板
休咎
《國語辭典》:
相印法
拼音:
xiàng yìn fǎ
觀察印章上的印文,以判斷吉兇的方法。
分類:
時(shí)觀
觀測
印章
篆文
占卜
卜吉
吉兇
《漢語大詞典》:
鞭板
馬鞭和手板。古代禮制:武將執(zhí)鞭清道和文官執(zhí)板侍立為見到上官時(shí)的禮節(jié)。
《
梁書·韋粲傳
》
:“ 粲 建議推 仲禮 為大都督,報(bào)下流眾軍。 裴之高 自以年位,恥居其下,乃云:‘ 柳節(jié)下 是州將,何須我復(fù)鞭板?!?span id="p3h8oif" class="book">《
陳書·虞寄傳
》:“及謝病私庭,每諸王為州將,下車必造門致禮,命釋鞭板,以幾杖侍坐?!?/div>
分類:
馬鞭
手板
禮制
武將
執(zhí)鞭
清道
和文
文官
侍立
見到
上官
禮節(jié)
《漢語大詞典》:
簡佩(簡佩)
指手板、魚袋等官服制度規(guī)定的佩帶物。 宋 莊季裕
《
雞肋編
》
卷下:“ 錢諗 以郎官作 張浚 隨軍轉(zhuǎn)運(yùn)使,自請乞超借服色,既得之,遂夸於眾云:‘方患簡佩未有,而 富 樞以笏相贈(zèng), 范 相亦惠以金魚?!?/div>
分類:
手板
魚袋
官服
服制
制度
度規(guī)
規(guī)定
佩帶
《漢語大詞典》:
鉤牒(鉤牒)
亦作“鉤牒”。 指衣帶、手板等上朝衣物。 陳煒謨
《狼筅將軍》
:“他是世代冠纓,滿室鉤牒?!?/div>
分類:
衣帶
手板
上朝
衣物
《漢語大詞典》:
板笏
即笏,手板。
《初刻拍案驚奇》
卷七:“ 玄宗 問道:‘尊師有道術(shù),可使朕到月宮一游否?’ 法善 道:‘這有何難?就請御駕啟行?!h罷,將手中板笏一擲,現(xiàn)出一條雪鍊也似的銀橋來,那頭直接著月內(nèi)?!?/div>
分類:
手板
《國語辭典》:
袍笏登場(袍笏登場)
拼音:
páo hù dēng cháng
1.演員裝扮成為穿袍執(zhí)笏的官員登臺演戲。
2.比喻官員新任,猶如登場作戲,含有諷刺意味。如:「經(jīng)過這次批斗,又有一些人將要袍笏登場了?!?/div>
分類:
官服
執(zhí)手
手板
登臺
演戲
上臺
做官
《漢語大詞典》:
襕笏(襴笏)
穿襴袍,執(zhí)手板。古代官吏朝會時(shí)的服飾。 宋 王讜
《
唐語林·補(bǔ)遺四
》
:“供奉官紫衣入侍,后軍容使 楊復(fù)恭 俾具襴笏,宣導(dǎo)自 復(fù)恭 改作也?!?/div>
分類:
執(zhí)手
手板
官吏
朝會
會時(shí)
服飾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