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6詞典 2分類詞匯 24
《國(guó)語辭典》:相投  拼音:xiāng tóu
1.雙方合得來。漢。無名氏〈橘柚垂華實(shí)〉詩:「芳菲不相投,青黃忽改色?!乖?。王實(shí)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二折》:「他們不識(shí)憂、不識(shí)愁,一雙心意兩相投?!?br />2.投奔、投靠?!赌鲜?。卷二五。王懿傳》:「北土重同姓,并謂之骨肉,有遠(yuǎn)來相投者,莫不竭力營(yíng)贍?!?br />3.勢(shì)力相當(dāng),足以抗衡。元。鄭廷玉《楚昭公》第二折:「俺只見馬吼處和人道縮,鎗著處鮮血漂流??刹皇强沾髂瞎谀銈€(gè)活楚囚,兩下里不相投,休休!」
《漢語大詞典》:歸投(歸投)
投奔;歸順。宋書·武帝紀(jì)上:“傾其巢窟,令賊奔走之日,無所歸投。”《敦煌曲子詞·感皇恩》:“還(寰)海內(nèi),束手愿歸投。”
分類:投奔歸順
《漢語大詞典》:歸赴(歸赴)
投奔。左傳·昭公十八年“ 鄭 有他竟,望走在 晉 ” 晉 杜預(yù) 注:“言 鄭 雖與他國(guó)為竟,每瞻望 晉 ,歸赴之?!?span id="297hqbr" class="book">《晉書·禮志中》:“﹝ 溫嶠 ﹞萬里投身,歸赴朝廷?!?/div>
分類:投奔
《漢語大詞典》:奔投
猶投奔。北齊書·薛脩義傳:“ 脩義 少而奸俠,輕財(cái)重氣,招召豪猾,時(shí)有急難相奔投者,多能容匿之?!?許地山 《危巢墜簡(jiǎn)》:“一般率直的農(nóng)民受饑餓底迫脅總是向阻力最小、資糧最易得的地方奔投?!?/div>
分類:投奔
《漢語大詞典》:投赴
投奔。南史·文學(xué)傳·祖皓:“意欲奉戴府君,勦除兇逆,遠(yuǎn)近義徒,自當(dāng)投赴?!?/div>
分類:投奔
《漢語大詞典》:得士
(1).謂使士人投奔、歸附。亦謂得士人的心。 漢 東方朔 《答客難》:“并為十二國(guó),未有雌雄,得士者強(qiáng),失士者亡,故説得行焉?!?唐 韓愈 《祭田橫墓文》:“感 橫 義高能得士,因取酒以祭,為文而弔之。” 宋 王安石 《讀孟嘗君傳》:“世皆稱 孟嘗君 能得士,士以故歸之,而卒賴其力以脫於虎豹之 秦 。” 元 劉祁 歸潛志卷五:“城陷, 仲德 帥兵三百,力戰(zhàn)不支,赴 蔡水 死,軍士皆從之,其得士雖古之 田橫 無以加也?!?br />(2).泛指獲得賢士。 明 沈德符 野獲編·科場(chǎng)二·鄉(xiāng)試遇水火災(zāi):“上命如 鶴齡 言,改用十五日為首場(chǎng),是科更稱得士。”
《漢語大詞典》:營(yíng)丘(營(yíng)丘)
(1).古邑名。在今 山東省 淄博市 臨淄 北,以 營(yíng)丘山 而得名。 周武王 封 呂尚 于 齊 ,建都于此。后改名 臨淄 。史記·齊太公世家:“ 武王 已平 商 而王天下,封師 尚父 于 齊 營(yíng)丘 。” 張守節(jié) 正義引《括地志》:“ 營(yíng)丘 ,在 青州 臨淄 北百步外城中。” 三國(guó) 魏 阮籍 《為鄭沖勸晉王箋》:“ 呂尚 , 磻溪 之漁者,一朝指麾,乃封 營(yíng)丘 ?!?唐 李白 《鞠歌行》:“一舉釣六合,遂荒 營(yíng)丘 東。”一說在今 昌樂縣 東南, 春秋 時(shí)名 緣陵 , 漢 置 營(yíng)陵縣 。
(2). 晉 時(shí)郡名。 東晉 時(shí),數(shù)萬家中原流民向北投奔 前燕 慕容廆 , 廆 于 漢 遼西 臨渝縣 地安置 青州 ,別置 營(yíng)丘郡 。地在今 遼寧省 沈陽市 西。見晉書·慕容廆載記。
(3).指 宋 畫家 李成 。 成 , 營(yíng)丘 人,以山水畫知名。 宋 蘇軾 《王晉卿所藏著色山》詩之一:“縹緲 營(yíng)丘 水墨仙,浮空出沒有無間?!?宋 陸游 《舍北晚眺》詩之一:“ 樊川 詩句 營(yíng)丘 畫,盡在先生拄杖邊?!?金 段成己 《題〈秋暮山行圖〉》詩:“問公何從得此本,筆勢(shì)髣髴 營(yíng)丘 傳?!?清 周亮工 《書影》卷四:“ 元章 時(shí)已無 李 矣,何近日 營(yíng)丘 之紛紛耶!”
《漢語大詞典》:依投
(1).謂投靠別人,以求幫助。 唐 鄭谷 《送吏部曹郎中免官南歸》詩:“小生誠(chéng)淺拙,早歲便依投?!?唐 黃滔 《投刑部裴郎中》詩:“數(shù)行淚里依投志,直比滄溟未是深?!?br />(2).指投奔某一處所,以求安身。 唐 韓愈 《枯樹》詩:“寄託惟朝菌,依投絶暮禽?!?/div>
《國(guó)語辭典》:投止  拼音:tóu zhǐ
到別人家求宿?!逗鬂h書。卷六七。黨錮傳。張儉傳》:「儉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門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挂沧鳌竿吨骸?。
分類:投奔投宿
《國(guó)語辭典》:投軍(投軍)  拼音:tóu jūn
從軍?!堆θ寿F征遼事略》:「日當(dāng)午時(shí),見一白袍年少,分開人直走至帳下,某來投軍?!埂度龂?guó)演義》第一回:「快斟酒來吃,我待趕入城去投軍?!?/div>
《國(guó)語辭典》:私奔  拼音:sī bēn
1.男女不顧家人反對(duì)或禮法,相偕遠(yuǎn)走。《三國(guó)演義》第五五回:「我已嫁他人,今日歸去,須不是與人私奔?!埂都t樓夢(mèng)》第一回:「大半風(fēng)月故事,不過偷香竊玉暗約私奔而已,并不曾將兒女之真情發(fā)泄一二。」
2.私自逃走。元。金仁杰《追韓信》第三折:「昨日恰正動(dòng)羈懷千里踐紅塵,單騎欲私奔?!?/div>
《漢語大詞典》:外奔
逃亡國(guó)外;逃離本陣營(yíng),投奔他方。宋書·薛安都傳:“ 安都 勤王之略,義闕於藩屏,以地外奔,罪同於三叛?!?span id="dgudb77" class="book">《魏書·太祖道武帝紀(jì)》:“ 慕容 支屬百餘家,謀欲外奔,發(fā)覺,伏誅,死者三百餘人。”
《國(guó)語辭典》:投生  拼音:tóu shēng
轉(zhuǎn)生人世?!冻蹩膛陌阁@奇》卷二八:「一靈真性自去揀那善男信女有德有福的人家好處投生不題?!挂沧鳌竿短ァ?。
《漢語大詞典》:投歸(投歸)
(1).猶投宿。 宋 朱熹 《題囊山寺》詩:“行役倦脩途,投歸聊一憩?!?br />(2).投奔?xì)w附。 清 曾國(guó)藩 《母弟溫甫哀詞》:“ 周培春 等投歸 石 逆部下,愿為前驅(qū)。”
《國(guó)語辭典》:投告  拼音:tóu gào
投訴、訴苦?!抖鲙肪矶骸感念^悄如千刀攪,孤孀子母,沒處投告?!?/div>
分類:投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