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34詞典 2分類詞匯 32
《國語辭典》:介冑  拼音:jiè zhòu
1.被甲和頭盔。為古代的軍服?!稘h書。卷四八。賈誼傳》:「斥候望烽燧不得臥,將吏被介冑而睡?!埂端疂G傳》第八○回:「不知詔意若何,未敢去其介冑?!?br />2.披甲戴盔?!豆茏?。小匡》:「介冑執(zhí)枹,立于軍門?!埂缎绿茣?。卷一○五。來濟(jì)傳》:「遂不介冑而馳賊,沒焉?!?br />3.身穿盔甲的武士。《陳書。卷三一。魯廣達(dá)傳》:「爪牙背義,介冑無良?!?/div>
《國語辭典》:甲卒  拼音:jiǎ zú
武裝的士兵。亦泛指軍隊(duì)。晉。潘岳西征賦〉:「超遂遁而奔狄,甲卒化為京觀。」唐。杜甫大歷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塘峽久居夔府將適江陵漂泊有詩凡四十韻〉:「甲卒身雖貴,書生道固殊?!挂卜Q為「甲兵」、「甲士」。
《漢語大詞典》:介馬(介馬)
(1).給戰(zhàn)馬披甲。左傳·成公二年:“余姑翦滅此而朝食,不介馬而馳之。” 杜預(yù) 注:“介,甲也。”續(xù)資治通鑒·宋仁宗慶歷二年:“因令諸族置烽火,有急則舉燧,介馬以待。” 明 包捷 《過通濟(jì)門》詩:“金城介馬棄東游,軹道亭連故國秋?!?br />(2).謂馳騁。 錢基博 《無錫光復(fù)志·軍政篇》:“萬有一不幸復(fù)蹉跌,北軍益得席其戰(zhàn)勝之威,長驅(qū)而東,介馬 吳 越 ,禍誠不可言。”
(3).披甲的戰(zhàn)馬。 南朝 梁 沈約 《飲馬長城窟》詩:“介馬渡龍堆,涂縈馬屢廻?!?宋 蘇洵 《送石昌言使北引》:“聞介馬數(shù)萬騎馳過?!?清 方文 《贈楊總?cè)帧?/span>詩:“介馬東馳 京峴山 ,朱旗北斗 閃江關(guān) 。”
《國語辭典》:浴鐵(浴鐵)  拼音:yù tiě
戰(zhàn)馬身被鐵甲,若浴于鐵中,故以「浴鐵」為戰(zhàn)馬的代稱。南朝梁。江淹尚書符〉:「漁陽黑騎,浴鐵為云?!?/div>
《漢語大詞典》:甲騎(甲騎)
披甲的騎兵。史記·匈奴列傳:“士力能毌弓,盡為甲騎。”魏書·姚興傳:“ 太祖 詔 毗陵王 順 以精騎衝擊,獲 興 甲騎數(shù)百,斬首千餘級。”宋史·岳飛傳:“ 兀朮 、 劉豫 合兵圍 廬州 ,帝手札命 飛 解圍,提兵趨 廬 ,偽 齊 已驅(qū)甲騎五千逼城?!?明 高啟 《長洲苑》詩:“甲騎從輿后,蛾眉侍幄中?!?/div>
分類:披甲騎兵
《漢語大詞典》:甲楯
亦作“ 甲盾 ”。
(1).盔甲和盾牌。左傳·襄公二十五年:“賦車籍馬,賦車兵、徒兵、甲楯之?dāng)?shù)?!?span id="3j5bjd5" class="book">《墨子·非攻中》:“竹箭羽旄幄幕,甲盾撥劫,往而靡弊腑冷不反者,不可勝數(shù)。”史記·絳侯周勃世家:“居無何, 條侯 子為父買工官尚方甲楯五百被可以葬者?!?span id="vtt3x5f" class="book">《宋史·外戚傳中·李昭亮》:“ 昭亮 從輕騎數(shù)十人,不持甲盾弓矢。”
(2).泛指武器。 清 唐甄 潛書·卿牧:“無征伐轉(zhuǎn)輸之勞,以造舟車,增甲楯。”
(3).指披甲持盾的士兵。左傳·哀公元年:“ 越子 以甲楯五千,保于 會稽 ?!?宋 李綱 《議國是》:“夫 吳 伐 越 , 勾踐 以甲楯三百,棲於 會稽 ?!?br />(4).披甲持盾。 明 劉基 《次韻追和音上人》:“他年甲楯孤臣泣,此日齋鐘老衲閑。”
(5).指儀仗衛(wèi)從。 宋 王讜 唐語林·補(bǔ)遺四:“儀衛(wèi)具五兵,今不言他兵,獨(dú)以甲楯為名者,行道之時,甲楯居外,餘在內(nèi)?!?/div>
《漢語大詞典》:保介
指古時立于車右,披甲執(zhí)兵,擔(dān)任侍衛(wèi)的勇士。《詩·周頌·臣工》:“嗟嗟保介,維莫之春,亦又何求,如何新畬?!?鄭玄 箋:“保介,車右也……介,甲也。車右勇力之士,被甲執(zhí)兵也?!?span id="nlfxfl1" class="book">《禮記·月令》:“﹝孟春之月﹞天子親載耒耜,措之于參保介之御間?!?鄭玄 注:“人君之車必使勇士衣甲居右而參乘,備非常也。保猶衣也;介,甲也?!?宋 范成大 《惜交賦》:“枉若人之嘉惠兮,命保介而載予?!币徽f“保介”為副車。呂氏春秋·孟春:“天子親載耒耜,措之參于保介之御間?!?高誘 注:“保介,副也。” 畢沅 注:“ 鄭 以保介為車右,此云副也,當(dāng)謂副車?!币徽f“保介”為農(nóng)官的副職。《詩·周頌·臣工》“嗟嗟保介,維莫之春” 朱熹 集傳:“保介,見《月令》《呂覽》,其説不同,然皆為籍田而言,蓋農(nóng)官之副也?!?/div>
《漢語大詞典》:駟介(駟介)
由四匹披甲馬挽引的戰(zhàn)車。《詩·鄭風(fēng)·清人》:“ 清 人在 彭 ,駟介旁旁?!?span id="rbllxvp" class="book">《左傳·僖公二十八年》:“獻(xiàn) 楚 俘于王,駟介百乘,徒兵千?!?杜預(yù) 注:“駟介,四馬被甲。” 清 張興烈 《瓜步吟》:“ 棘門 霸上 快游戲,重英駟介矜逍遙?!?/div>
《漢語大詞典》:燕犀
(1). 燕 地制造的犀甲。亦泛指堅(jiān)固的鎧甲。 南朝 陳 徐陵 《為貞陽侯與太尉王僧辯書》:“躍 冀 馬者千羣,披 燕 犀者萬隊(duì)?!?唐 虞世南 《從軍行》之一:“ 冀 馬 樓蘭 將, 燕 犀 上谷 兵?!?br />(2).指披甲的北兵。 唐 李商隱 《馬嵬》詩之一:“ 冀 馬 燕 犀動地來,自埋紅粉自成灰?!?/div>
《漢語大詞典》:介狄
猶言元兇。《詩·大雅·瞻卬》:“舍爾介狄,維予胥忌。” 馬瑞辰 通釋:“《説文》‘狄之為言淫辟也。’《廣雅·釋言》‘狄,辟也?!呕蛲ㄒ詾橐僦Q。介狄謂大狄,猶云元惡也。”一說為披甲的北狄。《詩·大雅·瞻卬》:“舍爾介狄,維予胥忌。” 鄭玄 箋:“介,甲也。乃舍女被甲夷狄來侵犯中國者,反與我相怨。” 高亨 注:“此二句言:你放開武裝的 狄國 不管,只是忌恨我?!?/div>
《漢語大詞典》:櫜甲
謂衣內(nèi)披甲。《左傳·昭公元年》:“ 子晳 怒,既而櫜甲以見 子南 。欲殺之而取其妻?!?楊伯峻 注:“周禮·考工記·函人疏:‘以衣衷著甲謂之櫜?!瘎t此櫜甲即 襄 二十年《傳》之衷甲,非藏甲于櫜中?!?/div>
分類:披甲
《漢語大詞典》:全甲
指全部披甲的士兵。史記·衛(wèi)將軍驃騎列傳:“轉(zhuǎn)戰(zhàn)六日,過 焉支山 ,千有餘里,合短兵,殺 折蘭王 ,斬 廬胡王 ,誅全甲?!?張守節(jié) 正義:“全甲,謂具足不失落也?!?span id="dzpbp7n" class="book">《漢書·霍去病傳》:“﹝ 霍去病 ﹞殺 折蘭王 ,斬 盧侯王 ,鋭悍者誅,全甲獲丑?!?/div>
分類:披甲士兵
《漢語大詞典》:車兵(車兵)
車上披甲持械的士兵。左傳·襄公二十五年:“賦車兵、徒兵、甲楯之?dāng)?shù)。” 杜預(yù) 注:“車兵,甲士?!币徽f,指車上戰(zhàn)士所執(zhí)之兵器。參閱 楊伯峻 《春秋左傳注》
《漢語大詞典》:介乘
謂披甲乘馬習(xí)騎射。 漢 應(yīng)劭 《風(fēng)俗通·皇霸·六國》:“左任介乘,奄有 河宗 ?!?王利器 校注引 方苞 曰:“介乘,謂甲而乘馬習(xí)騎射?!?/div>
《漢語大詞典》:俴駟(俴駟)
駕一輛兵車的四匹披薄甲的馬。一說四匹不披甲的馬。《詩·秦風(fēng)·小戎》:“俴駟孔羣?!?陸德明 釋文引《韓詩》:“駟馬不著甲曰俴駟。” 朱熹 集傳:“駟馬皆以淺薄之金為甲,欲其輕而易於馬之旋習(xí)也?!?明 鄭若庸 《玉玦記·擄掠》:“驅(qū)俴駟,整車攻,金甲耀,寶刀雄?!?/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