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論衡(論衡)  拼音:lùn héng
書名。漢代王充撰。三十卷,八十五篇,今佚招致一篇。充生當西漢末年,憤世嫉俗,乃作此書,故語多偏激;然大抵訂偽貶俗、中理者多,亦殊有裨于風俗教化。同時,亦保存了若干神話的原始資料,如堯射十日、雷公連鼓等,均具研究價值。
《漢語大詞典》:速禍(速禍)
亦作“ 速旤 ”。 招致禍害。左傳·隱公三年:“去順效逆,所以速禍也。” 晉 葛洪 抱樸子·君道:“鑒 章華 之召災,悟 阿房 之速禍?!?唐 劉知幾 史通·浮詞:“如 淮陰 ( 韓信 )初在仄微,墮業(yè)無行,后居榮貴,滿盈速禍?!?宋 司馬光 《訓儉示康》:“君子多欲,則貪慕富貴,枉道速禍?!?清 唐孫華 《鷹坊歌與夏重愷功同賦》:“愛鶴愛鷹皆速旤,羽物何事常招尤?”
分類:招致禍害
《漢語大詞典》:取譏(取譏)
招致譏諷。 明 唐順之 《吳氏墓記》:“自 子貢 取譏於 孔子 ,而儒生遂不敢言治產(chǎn)?!?/div>
分類:招致譏諷
《國語辭典》:延攬(延攬)  拼音:yán lǎn
引進、招攬?!逗鬂h書。卷一六。鄧寇列傳。鄧禹》:「于今之計,莫如延攬英雄,務悅民心?!?/div>
《漢語大詞典》:取怨
招致怨恨。 唐 劉知幾 史通·暗惑:“行之者偽成其事,受之者信以為然,故使見咎一時,取怨千載?!?/div>
《漢語大詞典》:膏明
膏火照明。語出漢書·龔勝傳:“薰以香自燒,膏以明自銷?!敝^薰草因有香氣而招致焚燒,膏火因能照明而招致銷毀。后多以“膏明”喻人因有所為而自招其禍。 唐 孟郊 《吊元魯山》詩之五:“血誓竟訛繆,膏明易煎蒸?!?唐 白居易 《歲暮》詩:“膏明自爇緣多事,雁默先烹為不才?!?唐 溫庭筠 《感舊陳情五十韻獻淮南李仆射》:“木直終難怨,膏明只自煎?!眳⒁姟?膏火自煎 ”。
《國語辭典》:膏火自煎  拼音:gāo huǒ zì jiān
油膏以能照明,故受煎熬。比喻人因才能而招致禍患?!段倪x。阮籍。詠懷詩一七首之九》:「膏火自煎熬,多財為患害。」
《漢語大詞典》:三患
(1).指多子有多懼之患,富有多事之患,壽有多辱之患。莊子·天地:“ 堯 曰:‘多男子則多懼,富則多事,壽則多辱。是三者,非所以養(yǎng)德也,故辭。’封人曰:‘……千歲厭世,去而上仙,乘彼白云,至於帝鄉(xiāng)。三患莫至,身常無殃,則何辱之有!’” 宋 蘇軾 《黃河》詩:“帝假一源神 禹 跡,世流三患梗 堯 鄉(xiāng)。”一說,指病、老、死三種禍患。
(2).指君子所憂之三事:不得聞、不得學、不能行。禮記·雜記下:“君子有三患:未之聞,患弗得聞也;既聞之,患弗得學也;既學之,患弗能行也?!?br />(3).指富貴所招致的三種禍害。呂氏春秋·本生:“出則以車,入則以輦,務以自佚,命之曰招蹶之機,肥肉厚酒,務以自彊,命之曰爛腸之食;靡曼皓齒, 鄭 衛(wèi) 之音,務以自樂,命之曰伐性之斧。三患者,貴富之所致也?!?/div>
《漢語大詞典》:速戾
招致罪責。書·太甲中:“欲敗度,縱敗禮,以速戾于厥躬?!?孔 傳:“速,召也。言己放縱情欲毀敗禮儀法度,以召罪放其身?!?唐 王端 《唐鐵像頌》:“惟是眾多之金,委於草莽,不敢散為凡器以速戾,實愿合為真容以祈禠?!?明 李東陽 《奏疏》之一:“若不量力而止,知難而退,必至曠官誤事,速戾招尤。”
《漢語大詞典》:取憎
招致憎惡。左傳·昭公十六年:“吾子何愛於一環(huán),其以取憎于大國也?!?漢 徐干 中論·考偽:“昔 衛(wèi) 公孟 多行無禮,取憎於國人?!?/div>
分類:招致憎惡
《漢語大詞典》:起羞
(1).招致羞辱。書·說命中:“惟口起羞,惟甲胄起戎。” 孔穎達 疏:“王者法天施化,其舉止不可不慎,惟口出令不善,以起羞辱?!?唐 儲光羲 《獄中貽姚張薛李鄭劉諸公》詩:“直道時莫親,起羞見讒口?!?br />(2).產(chǎn)生羞恥之感。 宋 王令 《龍角歌和崔公度伯易》詩:“視龍有角急起羞,亟去訴帝龍可憂。”
《漢語大詞典》:速辜
招致罪過。書·酒誥:“天非虐,惟民自速辜。” 孔 傳:“言凡為天所亡,天非虐民,惟民行惡自召罪。”書·多方:“非我 有周 秉德不康寧,乃惟爾自速辜。” 孔 傳:“非我 有周 執(zhí)德不安寧自誅汝,乃惟汝自召罪以取誅。” 宋 范成大 《問天醫(yī)賦》:“天實為之,非人速辜。臣也不肖,殆類此乎?”
《漢語大詞典》:取誚(取誚)
招致譏諷。 明 唐順之 《與胡梅林總督》十一:“僕雖以此取誚于流俗,亦竟以此見諒於豪杰。” 清 金農(nóng) 《重游王屋》詩:“學道苦云晚,取誚古逋客?!?/div>
分類:招致譏諷
《漢語大詞典》:速謗(速謗)
招致毀謗。 唐 張說 《進白烏賦》:“恐同類之見嫉,畏不才之速謗。” 宋 歐陽修 《再乞外任第三表》:“違時背俗,速謗招尤?!?span id="eqasikq" class="book">《元史·虞集傳》:“雖以此二者忤物速謗,終不為動?!?清 曾國藩 《復陳右銘太守書》:“第恐精力日頽,無補艱危,止速謗耳?!?/div>
分類:招致毀謗
《國語辭典》:賈怨(賈怨)  拼音:gǔ yuàn
招致仇怨。《國語。晉語一》:「以寵賈怨,不可謂德。」
《漢語大詞典》:取侮
招致欺凌、侮辱。 明 徐渭 《代云南策問》之一:“在 滇 諸司,當無事時,或有取侮之隙;及有事時,亦鮮御侮之才?!?/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