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85詞典 2分類詞匯 83
《國語辭典》:墦間酒肉(墦間酒肉)  拼音:fán jiān jiǔ ròu
比喻人無作為,不知振作,而只知求乞別人祭祀后的食物,稱為「墦間酒肉」。
《國語辭典》:抖擻精神(抖擻精神)  拼音:dǒu sǒu jīng shén
奮發(fā)、振作,有生氣。如:「在沙漠中一聽到前面有水源,大家立刻抖擻精神向前進?!挂沧鳌付端丫瘛?。
《國語辭典》:抖搜精神  拼音:dǒu sōu jīng shén
奮發(fā)、振作,有生氣?!冻蹩膛陌阁@奇》卷一:「文若虛便自一個抖搜精神,跳上岸來。」也作「抖擻精神」。
《國語辭典》:打起精神  拼音:dǎ qǐ jīng shén
振作精神?!段拿餍∈贰返谌呕兀骸稿X大老爺打起精神,恭維得他十分愜意?!?/div>
《國語辭典》:奮發(fā)圖強(奮發(fā)圖強)  拼音:fèn fā tú qiáng
振奮精神,努力自強。如:「為了國家的振興,人人都應(yīng)該奮發(fā)圖強。」
《漢語大詞典》:發(fā)憤展布(發(fā)憤展布)
發(fā)奮振作,施展本領(lǐng)。 康有為 《大同書》戊部第一章:“則一現(xiàn)女身,縱天地予以奇才,無復(fù)有發(fā)憤展布之日,僅為一家一姓育子女。”
《國語辭典》:不爭氣(不爭氣)  拼音:bù zhēng qì
不力求上進?!端疂G傳》第二四回:「都是你不爭氣,教外人來欺負我!」《紅樓夢》第八○回:「不爭氣的孽障!騷狗也比你體面些!」
《漢語大詞典》:黏黏糊糊
形容人行動緩慢,精神不振作。 楊朔 《北線》三:“這兩人一個是 安國 的翻身農(nóng)民,叫 李全喜 ,大耳朵,厚嘴唇,黏黏糊糊的,悶著頭不大吭聲?!?/div>
《國語辭典》:豎起脊梁(豎起脊梁)  拼音:shù qǐ jǐ liáng
比喻振作精神。如:「豎起脊梁做事。」
《漢語大詞典》:舉首奮臂(舉首奮臂)
猶昂首振臂。謂振作奮發(fā)。 宋 蘇軾 《論積欠六事狀》:“民為積欠所壓,如負千鈞而行,免於僵仆則幸矣;何暇舉首奮臂,以營求於一飽之外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