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已按“捲 → 捲卷”轉換方式進行查詢。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溫州樂清人,字續(xù)古,一字靈舒。理宗淳祐間嘗領鄉(xiāng)薦,以布衣終。工詩,與徐照、徐璣、趙師秀,稱永嘉四靈。其詩較二徐稍秀潤,尚有姚合風致。有《西巖集》,一名《葦碧軒集》。
全宋詩
翁卷,字續(xù)古,一字靈舒,樂清(今屬浙江)人。工詩,為“永嘉四靈”之一。曾領鄉(xiāng)薦(《四庫提要》作“嘗登淳祐癸卯鄉(xiāng)薦”,《樂清縣志》承此,而近人以為是淳熙癸卯,相差一個甲子。衡諸翁卷生平,前者過早,后者過遲,疑都不確),生平未仕,以詩游士大夫間。有《西巖集》,《葦碧軒集》。清光緒《樂清縣志》卷八有傳?!∥叹碓姡悦髋耸侨瘦嬁獭端卧氖壹と敱誊幵娂匪木肀緸榈妆?,校以清顧修讀畫齋刊《南宋群賢小集》本(簡稱顧本)并酌采顧本校記(簡稱顧校)、影印清文淵閣《四庫全書·西巖集》(簡稱西巖集),編為第一卷;《西巖集》多出底本之詩及《詩淵》等書中所錄詩,編為第二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23—1296 【介紹】: 宋慶元鄞縣人,字伯厚,號深寧居士,一號厚齋。理宗淳祐元年進士。寶祐四年,復中博學宏詞科。歷浙西安撫司干辦公事。正直敢言,對朝廷用人及各項弊政,多所批評建議,先后觸忤權臣丁大全、賈似道、留夢炎,屢遭罷斥。官至禮部尚書兼給事中,后辭官還鄉(xiāng),專事著作二十年,宋亡不出。有《玉海》、《困學紀聞》、《玉堂類稿》、《掖垣類稿》、《通鑒地理考》、《漢藝文志考》、《深寧集》等。
全宋詩
王應麟(一二二三~一二九六),字伯厚,號厚齋,鄞縣(今浙江寧波)人。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進士,調西安主簿。寶祐四年(一二五六)中博學宏詞科,累遷太常寺主簿。以言事忤丁大全,罷。丁敗,起通判臺州。景定元年(一二六○)召為太常博士,遷著作佐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兼禮部郎官、兼直學士院,以忤賈似道奉祠。六年,起知徽州。七年,召為秘書監(jiān),遷起居郎。八年,權吏部侍郎。恭宗德祐元年(一二七五),授中書舍人兼直學士院。官至禮部尚書兼給事中。因封駁留夢炎薦章不報,遂東歸,自號深寧老人。元成宗元貞二年卒,年七十四。王應麟是宋末著名學者,著作繁富,影響較大的有《困學紀聞》,《玉海》等。另有《深寧集》,已佚。僅《兩宋名賢小集》卷三七八存《王尚書遺稿》。事見清錢大昕《深寧先生年譜》,《宋史》卷四三八有傳。今錄詩十首。
全宋文·卷八一九二
王應麟(一二二三——一二九六),字伯厚,號厚齋,又號深寧居士。慶元府鄞縣(今浙江寧波)人,撝子。淳祐元年進士,調西安縣主簿,徙揚州教授。寶祐四年中博學宏辭科,添差浙西安撫司干辦公事。歷遷國子錄、武學博士、太常寺主簿。輪對,言邊事忤丁大全,罷職。起通判臺州。召為太常博士,擢秘書郎,遷著作佐郎。度宗即位,除禮部郎官,兼直學士院,遷著作郎、秘書少監(jiān)兼侍講,歷起居舍人,兼權中書舍人。再忤賈似道,出奉祠。起知徽州。召為秘書監(jiān),遷起居郎兼權吏部侍郎。及賈似道潰軍江上,上疏陳十事,進實錄院同修撰兼侍讀,遷禮部侍郎。轉禮部尚書兼給事中,上章劾右丞相留夢炎任用私人,遂辭官東歸。后二十年卒,年七十四,時元貞二年也。所著有《深寧集》一百卷、《玉堂類藁》二十三卷、《掖垣類藁》二十二卷、《詩考》五卷、《詩地理考》五卷、《漢藝文志考證》十卷、《通鑒地理考》一百卷、《通鑒地理通釋》十六卷、《通鑒答問》四卷、《困學紀聞》二十卷、《蒙訓》七十卷、《集解踐阼篇》、《補注急救篇》六卷、《補注王會篇》、《小學紺珠》十卷、《玉海》二百卷、《詞學指南》四卷、《詞學題苑》四十卷、《筆?!匪氖?、《姓氏急救篇》六卷、《漢制考》四卷、《六經天文編》六卷、《小學諷詠》四卷。見《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七、八,《宋史》卷四三八本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臨安錢塘人,字大有,號水云子。度宗咸淳間進士。以善琴供奉內廷。宋亡,隨北去。后為道士南歸,往來匡廬、彭蠡間,蹤跡莫測。為詩慷慨有氣節(jié),多紀國亡北徙事,后人推為“詩史”。有《水云集》、《湖山類稿》。
全宋詩
汪元量,字大有,號水云,晚號楚狂(《湖山類稿》卷三《夷山醉歌》),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時以善琴供奉宮掖。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臨安陷,隨三宮入燕。嘗謁文天祥于獄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一二八八)出家為道士,獲南歸;次年抵錢塘。后往來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終老湖山。詩多紀國亡前后事,時人比之杜甫,有“詩史”之目。著《湖山類稿》十三卷、《汪水云詩》四卷、《水云詞》二卷等(《千頃堂書目》卷二九、三二),已佚。今存劉辰翁批點《湖山類稿》五卷;清錢謙益據云間鈔詩舊冊輯成《水云集》一卷;今人孔凡禮增輯為《增訂湖山類稿》五卷?!赌纤螘肪砹袀鳌!⊥粼吭?,第一至五卷以清乾隆鮑廷博知不足齋刻《湖山類稿》、《水云集》為底本,刪去后者重出之詩。參校清吳翌鳳抄本(有清顧至、黃丕烈跋,簡稱顧本,藏北京圖書館)、明末抄本《汪水云詩抄》一卷(有清毛扆校跋,簡稱毛本,藏北京圖書館)以及《詩淵》引詩等。另從《永樂大典》等書中輯得之集外詩,編為第六卷。
詞學圖錄
汪元量(約1241-約1317) 字大有,號水云。錢塘人。以善琴事謝后、王昭儀,宋亡,隨三宮留燕,后南歸為道士。有《水云集》、《湖山類稿》、《水云詞》。
元詩紀事
元量字大有,號水云,錢唐人。有水云集、湖山類稿。
全宋文·卷八三二七
汪元量(一二四一——一三一七),字大有,號水云,臨安府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以善琴供奉掖庭。德祐二年恭帝降元,元量隨三宮入燕,多歷年所,后乞為黃冠還錢塘。元量又工詩,著有《湖山類稿》(存)、《水云集》(存)。其詩多慷慨悲歌,大凡亡國之戚、去國之苦、間關愁嘆之狀,皆備見于詩篇,故當時聞人多推為詩史。見《南宋書》卷六二,馬廷鸞《湖山類稿跋》等。
黃卷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黃卷(1503年—1579年),字景文,號萬崖,錦衣衛(wèi)軍籍,湖廣麻城縣人。順天府鄉(xiāng)試第十四名舉人。嘉靖八年(1529年)中式己丑科會試第一百九十一名,登第二甲第二十五名進士。授刑部云南司主事,遷浙江司員外郎,母喪歸家守制,服除,補河南司,嘉靖十六年正月遷山西按察僉事,復以父喪歸,服除補山東。遷陜西右參議,分治商州,秩滿,進按察副使、整飭甘肅兵備,與曾銑議不合,告病致仕。萬歷七年卒,年七十七。
黃卷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福建莆田人,號圣模。工畫山水、美人。

人物簡介

維基
黃卷(1538年—?),字翰伯,廣東廣州府新會縣民籍順德縣人。廣東鄉(xiāng)試第五十三名舉人。隆慶二年(1568年)中式戊辰科會試第二百七十三名,三甲第一百九十三名進士。官主事。出為廣南府知府。
黃卷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黃卷,字汝通,浙江金華府永康縣人,民籍。隆慶四年(1570年)庚午科浙江鄉(xiāng)試第十九名,萬歷五年(1577年)丁丑科會試第三十三名,登三甲第二百三十六名進士。
黃卷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黃卷(1578年—1615年),字舒之,號鄴樓,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人。己酉福建鄉(xiāng)試八十八名舉人,萬歷三十八年庚戌科會試一百四十六名,第二甲第十六名進士。通政司觀政,授戶部陜西司主事,四十年差易州管倉,升員外郎、郎中。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升浙江嚴州府知府,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孟宏。父自昌,中書舍人,構梅花墅,聚書連屋。元溥讀之幾遍,于經藝無不淹通,尤深研于《》。喜購書,自號千卷生。崇禎三年舉人,不仕,卒。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六五四
嚴而舒,字安性,一字卷庵。順德人。明思宗崇禎十三年(一六四〇)特賜進士,官富陽知縣,一作四川慶符(今屬高縣)知縣。事見清道光《廣東通志》卷六九。
維基
嚴而舒,字安性,號卷庵,廣東廣州府順德縣人,賜特用進士出身。崇禎十三年中殿試乙榜、十五年賜進士,歷官富陽知縣、慶符知縣。擅詩詞,有詩《煉丹井》、《洗硯池》、《青云路》等。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七八三
古卷,字破塵。從化人。俗姓鄧,原名璁。諸生。明桂王永歷三年(一六四九)從天然禪師剃落,隨入雷峰。因求道過苦,遂以病蛻。事見清徐作霖、黃蠡《海云禪藻集》卷二。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末清初江南宜興人,初名元祥,字王谷,別號善卷(一作權)子,學者稱息齋先生。明諸生。與同鄉(xiāng)陳定生最友善。入清,棄科舉,以詩文自娛,與定生子其年及侯方域、魏禧等相交往。詩文成就俱高,而尤精經世之學,助州縣治刑名錢谷,均有成績。卒于康熙十年以后,年五十余。有《鳴鶴堂詩文集》。
晚晴簃詩匯·卷一十五
任源祥,字王谷,號息齋,宜興人。明諸生。有《鳴鶴堂集》。

人物簡介

梁溪詩鈔
陸慶元,字龍岡,號卷阿,清無錫人。雍正癸卯恩科舉人。官戶部主事,調盛京戶部三年,差滿擢員外郎,乞歸。著有《不負草堂詩稿》。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46—1888 【介紹】: 清廣東南海人,字叔裕。同治十三年一甲二名進士,授編修,官至云南鹽法道。在京師時,詩名頗著。有《遼史紀事本末》、《希古堂詩文集》等。
晚晴簃詩匯·卷一六六
譚宗浚,字叔裕,南海人。同治甲戌一甲二名進士,授編修,歷官云南鹽法道。有《荔村草堂詩鈔》、《于滇集》。
維基
譚宗浚(1846年—1888年),原名懋安,字叔裕,廣東廣州府南??h(今屬廣州市白云區(qū)江高鎮(zhèn)沙龍村)人,清末政府官員,詩人和美食家,譚家菜的創(chuàng)始人。譚宗浚八歲作《人字柳賦》,咸豐十一年,16歲即中舉人,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的科舉殿試考中榜眼,成為北京翰林院編修,加侍讀銜。光緒二年(1876年)充四川督學,任滿時選學生的詩文編成《蜀秀集》。光緒八年(1882年),譚宗浚擔任江南鄉(xiāng)試的副考官,十一年(1885年)離京外任云南糧儲道,十四年(1888年)回鄉(xiāng)途中去世于廣西隆安。他是清末嶺南有名的詩人之一;愛好藏書,最多時自稱有十二萬卷。去世后,其子譚瑑青為了補貼家用,將其家宴菜肴發(fā)展并變相對外營業(yè),稱為譚家菜。

人物簡介

維基
葉景葵(1874年—1949年),字揆初,號卷盦,別稱存晦居士,浙江省杭州府仁和縣人,寄籍上海。中國近代實業(yè)家,藏書家。民國財政、金融界人物。生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16歲為生員。光緒二十年(1894年)中舉人。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入京會試期間,受維新運動影響,思想轉變,進入張元濟創(chuàng)辦之通藝學堂,學習英文、數學。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中式癸卯科二甲第40名進士。授陜西候補知府。自愿赴長沙,入湖南巡撫趙爾巽幕下,掌理財政、商礦、教育文案。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隨趙爾巽至沈陽,任財政總局會辦,因功保升道員。兩年后罷職,前往上海。宣統三年(1911年),任大清銀行正監(jiān)督。民國肇建,任漢冶萍公司經理,倡議國有。民國三年(1914年),浙江興業(yè)銀行改制獨立,當選董事長,為中國公司董事長之始。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4月逝世,年7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