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76詞典 9分類詞匯 167
《國語辭典》:刺眼  拼音:cì yǎn
1.觸目。引申為光線或顏色令人眩目。唐。杜甫〈奉陪鄭駙馬韋曲〉詩之一:「石角鉤衣破,藤梢刺眼新。」如:「夏天的陽光非常刺眼?!?br />2.惹人注目且使人覺得不順眼?!段拿餍∈贰返谒乃幕兀骸傅菆?bào)上宗旨須得改變,非但一句犯上話不敢說,就是稍須刺眼的字也得斟酌斟酌了。」
《國語辭典》:逃避  拼音:táo bì
閃躲一旁而不敢面對事實(shí)。如:「你一昧的逃避,也不是辦法呀!」
《國語辭典》:感觸(感觸)  拼音:gǎn chù
因外界事物的影響而觸動(dòng)內(nèi)心的感情。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風(fēng)操》:「有所感觸,惻愴心眼?!埂端问?。卷四二七。道學(xué)傳。邵雍傳》:「雍于凡物聲氣之所感觸,輒以其動(dòng)而推其變焉。」
《國語辭典》:一著  拼音:yī zhāo
1.計(jì)策、方法?!段拿餍∈贰返谒木呕兀骸刚f完端起茶碗,旁邊喊了一聲『送客』!勞航芥不曾預(yù)備他有這們一著,吃了一驚?!挂沧鳌敢徽小埂?br />2.國術(shù)一個(gè)動(dòng)作稱為「一著」。
《國語辭典》:正面  拼音:zhèng miàn
1.身體五官的那一面。亦用于指物體裝飾較講究或主要使用的一面?!都t樓夢》第一二回:「千萬不可照正面,只照他的背面,要緊!要緊!」《儒林外史》第四五回:「拿著燈底下翻過來把正面看了一會(huì),翻過來又把反面看了一會(huì)?!?br />2.面對面,指直接。如:「正面沖突」。《清史稿。卷三七二。關(guān)天培列傳》:「十月,敵以大艦正面來攻,小舟載兵從側(cè)乘潮撲岸,殲之于山岡。」
3.比喻具有良好趨向或發(fā)展的一面。如:「正面意義」、「正面影響」。
《國語辭典》:交接  拼音:jiāo jiē
1.交往、聚會(huì)?!抖Y記。樂記》:「射鄉(xiāng)食饗,所以正交接也?!埂逗鬂h書。卷五九。張衡列傳》:「常從容淡靜,不好交接俗人?!?br />2.互相接觸。如:「耳鬢交接」、「骨頭交接處」?!痘茨献?。兵略》:「平原廣澤,白刃交接?!?br />3.男女交合?!抖膛陌阁@奇》卷三○:「妾于去年七月七日與君交接,已受妊,今當(dāng)產(chǎn)了?!?br />4.交替、更換?!端鍟>砥?。禮儀志二》:「古稱臘者,接也。取新故交接。」
5.移交與接收。如:「交接典禮」。
《漢語大詞典》:一接
(1).一經(jīng)接觸。新唐書·呂才傳:“ 太宗 詔侍臣舉善音者,中書令 溫彥博 白 才 天悟絶人,聞見一接,輒究其妙?!?br />(2).猶言一見。景德傳燈錄·汝州首山省念禪師法嗣:“問學(xué)人久處沉迷,請師一接?!?/div>
《漢語大詞典》:近署
與帝王接觸密切的官署。 漢 孔融 《薦禰衡表》:“足以昭近署之多士,增四門之穆穆。”后漢書·竇武傳:“ 武 乃白太后曰:‘故事,黃門常侍,但當(dāng)給事省內(nèi),典門戶,主近署財(cái)物耳。’”三國志·吳志·華覈傳:“臣以愚蔽,誤忝近署?!?/div>
《國語辭典》:交綏(交綏)  拼音:jiāo suī
1.交戰(zhàn)時(shí),雙方尚未短兵相接,即爭相撤退?!蹲髠?。文公十二年》:「秦以勝歸,我何以報(bào)?乃皆出戰(zhàn),交綏。」
2.兩軍交戰(zhàn)。隋。盧思道 為北齊檄陳文:「呂梁之役,貫盈惡稔,曾未交綏,云卷霧徹。」
《國語辭典》:成阻  拼音:chéng zǔ
一種發(fā)音的動(dòng)作。使發(fā)音器官發(fā)生接觸或口腔形成某形式的共鳴器,藉以構(gòu)成某種狀態(tài)。如發(fā)〔p〕時(shí),必先將口腔閉住,這種狀態(tài)即是成阻。
《國語辭典》:屬地(屬地)  拼音:shǔ dì
帝國主義國家在本國以外占據(jù)的殖民地,或控制的附屬國。如從前印度是英國的屬地。
《漢語大詞典》:沾惹(霑惹)
猶招惹。 宋 王禹偁 《歲暮感懷》詩:“文章氣概成何事?霑惹虛名誤此身?!?/div>
分類:沾惹招惹
《漢語大詞典》:接刃
兵刃相接觸。謂交戰(zhàn)。《漢書·趙充國傳》:“臣聞戰(zhàn)不必勝,不茍接刃;攻不必取,不茍勞眾?!?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溫水:“驅(qū)象前鋒,接刃城下。”晉書·譙剛王休之傳:“若大軍相臨,交鋒接刃,蘭艾雜揉,或恐不易?!?br />插刃。漢書·蒯通傳:“今天下大亂, 秦 政不施,然則慈父孝子將爭接刃於公之腹,以復(fù)其怨而成其功名?!?王念孫 讀書雜志·漢書四:“接讀為‘插’。説文:‘插,刺內(nèi)也。’內(nèi)與入同,謂以刃刺入公腹。作‘接’,借字耳?!?/div>
《漢語大詞典》:過涉(過涉)
謂過多地接觸危難之事。語本易·大過:“上六,過涉滅頂,兇,無咎?!?王弼 注:“涉難過甚,故至于滅頂?!?孔穎達(dá) 疏:“言涉難深也。” 清 錢謙益 《明故南京國子監(jiān)祭酒贈(zèng)詹事府詹事翰林院侍讀學(xué)士石門許公合葬墓志銘》:“ 倪 黃 晚用,以過涉終兇?!?/div>
《漢語大詞典》:眼根
佛教語。六根之一。指眼睛因接觸客觀事物而產(chǎn)生的視覺和認(rèn)識。《圓覺經(jīng)》:“心清浄,故見塵清浄;見清浄,故眼根清浄?!?五代 齊己 《游道林寺四絕亭觀宋杜詩版》詩:“高僧眼根靜,應(yīng)見客吟神。” 宋 陳師道 《次韻寄答晁無咎》:“眼根清浄塵不留,登伽過盡不回頭?!?span id="pcebzyw" class="book">《兒女英雄傳》第三七回:“他一樣有眼根,卻從來不解五色六章,何為好看,何為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