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縣空(縣空)
懸在空中。比喻不接觸實際。《宋書·武帝紀中》:“陛下四時膳御,觸事縣空,宮省供奉,十不一在?!?/div>
《國語辭典》:感想  拼音:gǎn xiǎng
因感觸所引起的思念或想法?!稌x書。卷四○。賈充傳》:「女大感想,發(fā)于寤寐。」
《國語辭典》:水線(水線)  拼音:shuǐ xiàn
船殼外面與水平面的接觸線。
《國語辭典》:沾手  拼音:zhān shǒu
1.以手接觸。如:「這盞燈是觸控式的,一沾手就亮了?!?br />2.插手,參與其事。《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一回:「領事那里,也不必和他說穿。因為這等大利所在,外國人每每要來沾手,不如瞞他幾時?!?/div>
分類:插手接觸
《國語辭典》:張力(張力)  拼音:zhāng lì
1.繩子或物體因受外力作用而長度變長,其內部產生的恢復力。
2.藝術作品中,介于抽象與具體之間、全體與各個之間、字語的狹義與廣義之間等的制衡力量。如:「戲劇張力」。
《漢語大詞典》:諧際(諧際)
交接,接觸。新唐書·房琯傳:“與 呂向 偕隱 陸渾山 ,十年不諧際人事?!?馮煦 《寶應朱紹甫廣文傳》:“余事師久,與丈若 紹父 數共諧際?!?/div>
分類:交接接觸
《漢語大詞典》:遇目
謂目光接觸到。 漢 蔡邕 《袁滿來碑》:“百家眾氏,遇目能識;事不再舉,問一及三?!?/div>
分類:目光接觸
《漢語大詞典》:形接
謂形體接觸。列子·周穆王:“神遇為夢,形接為事,故晝想夜夢,神形所遇?!?晉 葛洪 抱樸子·交際:“吾聞大丈夫之自得而外物者,其於庸人也,蓋逼迫不獲已,而與之形接,雖以千計,猶蚤蝨之積乎衣,而贅疣之攢乎體也?!?/div>
分類:形體接觸
《國語辭典》:味覺(味覺)  拼音:wèi jué
食物入口腔后,刺激味覺感受器,經由味覺神經傳到大腦所產生的知覺。如酸、甜、苦、咸等。
《國語辭典》:摩擦  拼音:mó cā
1.兩物相接觸而過或來回擦動。如:「摩擦生熱」。也作「磨擦」。
2.比喻人與人之間的爭執(zhí)或沖突。如:「其實他們之間的摩擦是可以避免的?!挂沧鳌改ゲ痢埂?/div>
《國語辭典》:戰(zhàn)線(戰(zhàn)線)  拼音:zhàn xiàn
1.兩軍交戰(zhàn)的接觸地帶。
2.比喻政治上某一階級或一定群眾的聯合。如:「他們組成聯合戰(zhàn)線以抵制罷工?!?/div>
《漢語大詞典》:拒物
拒絕外物。謂不與外界接觸。 唐 韓愈 《高君畫贊》:“跡不拒物,心不揚波?!?/div>
《國語辭典》:磷光  拼音:lín guāng
某些特定物質受震動、摩擦后或與光線、熱能、電波接觸后,發(fā)出的微光,稱為「磷光」,其持續(xù)時間較螢光長。
《國語辭典》:界面  拼音:jiè miàn
兩種不同物質或狀態(tài)之間的接觸面。
《漢語大詞典》:云霧茶(雲霧茶)
茶名。產于高山,多接觸云霧,故稱。《廣群芳譜·茶譜一·茶一》:“《黃山志》: 蓮花菴 旁就石縫養(yǎng)茶,多輕香冷韻,襲人齗齶,謂之 黃山 云霧茶?!?span id="nrdtk7k" class="book">《新民晚報》1989.9.27:“我愛喝云霧茶有很多原因:一、它是高山茶,沒有污染;二、它經泡,每天早上沖一杯,可以喝到晚上?!?/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