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推脫(推脫)  拼音:tuī tuō
推卸、推辭。如:「作為團隊的一員,誰都無法推脫責任?!埂都t樓夢》第四四回:「鳳姐也難推脫,只得喝了兩口。」
《漢語大詞典》:委卸
猶推卸。明史·成基命傳:“方 崇煥 ( 袁崇煥 )之議罪也, 基命 病足不入直。錦衣 張道濬 以委卸刻心?!?/div>
分類:推卸
《漢語大詞典》:弛卸
猶推卸。明史·金光辰傳:“臣愚以任內(nèi)臣,諸臣益弛卸不任?!?/div>
分類:推卸
《漢語大詞典》:弛擔(弛擔)
(1).放下?lián)?,息肩?宋 何薳 春渚紀聞·張道人異事:“一日樵歸,於山道遇二道人對棊,弛擔就觀?!?br />(2).指推卸責任。 明 沈德符 野獲編·吏部·掣籤授官:“初行時,主者既以權衡弛擔,幸謝揣摩,得者亦以義命自安,稍減怨懟,亦便計也?!?br />(3).指棲息。 北魏 楊炫之 洛陽伽藍記·追先寺:“往雖弛擔為 梁 ,今便言旋闕下,有志有節(jié),能始能終?!?元 黃溍 《杭州送兒侄歸里》詩:“息肩弛擔今何處?明朝過我 三釜山 ?!?蔡有守 《師子林》詩:“今日嫁 吳門 ,弛擔輒訪尋。”
《漢語大詞典》:推避
(1).推卸逃避;躲避。 唐 劉知幾 《史通·忤時》:“用使爭學茍且,務相推避,坐變炎涼,徒延歲月?!?宋 蘇軾 《答畢仲舉書》:“僕既以任意直前,不用長者所教,以觸罪罟,然禍福要不可推避,初不論巧拙也。”《元典章·戶部九·立司》:“如長官有故或缺去,處以次官,不得推避,虛閑歲月。”
(2).托故避開。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二:“相國夫人教邀足下,是必休教推避咱,多謝解元呵!”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二:“再見 紅娘 ,五臟神兒都歡喜,請來后何曾推避!”
《漢語大詞典》:委遠(委遠)
(1).棄置而遠離。后漢書·鄧禹孫騭等傳論:“悲哉! 騭悝 兄弟,委遠時柄,忠勞王室,而終莫之免,斯 樂生 所以泣而辭 燕 也!”新唐書·外戚傳·王仁皎:“ 仁皎 避職不事,委遠名譽,厚奉養(yǎng),積媵妾貲貨而已。”
(2).推卸責任,推委避事。《后漢書·虞詡傳》:“今州曰任郡,郡曰任縣,更相委遠,百姓怨窮,以茍容為賢,盡節(jié)為愚?!?/div>
《國語辭典》:推委  拼音:tuī wěi
把責任推給別人?!都t樓夢》第一三回:「事無專執(zhí),臨期推委?!挂沧鳌竿普啞?。
《漢語大詞典》:諉責(諉責)
(1).委托、責成。 清 龔自珍 《答人求墓銘書》:“君家有世德,法宜為文章,又辱吾子諉責,不可辭,而特不忍為誌銘,謹撰上墓表。”
(2).推卸責任。 龔振黃 《青島潮·附錄四·字林報之言論》:“北庭以外交失敗諉責吾人,使代賣國黨被惡名?!?/div>
《國語辭典》:脫卸(脫卸)  拼音:tuō xiè
脫離卸除。如:「辦完移交,這個重擔就可以脫卸了?!?/div>
《漢語大詞典》:旁貸(旁貸)
謂推卸于他人。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三:“竊以為 世宗 肅皇帝 之英武,威福操縱,無所旁貸?!比纾贺煙o旁貸。
分類:推卸他人
《漢語大詞典》:辭愆(辭愆)
推卸過失。三國志·蜀志·郤正傳:“不鬻譽以干澤,不辭愆以忌絀。”
分類:推卸過失
《漢語大詞典》:逃讓(逃讓)
逃避推卸罪責。 唐 元稹 《上令狐相公詩啟》:“詞旨瑣劣,冒黷尊嚴,俯伏刑書,不敢逃讓?!?/div>
《國語辭典》:委過(委過)  拼音:wěi guò
推委過失。如:「委過他人」。也作「委咎」、「委罪」。
分類:推卸過失
《漢語大詞典》:卸過(卸過)
推卸過失。《“五四”愛國運動資料·〈青島潮·附錄四〉》:“彼為自己卸過,我代 日本 受謗,殊屬不值。”
分類:推卸過失
《國語辭典》:推諉(推諉)  拼音:tuī wěi
找藉口推托不負責任。《文明小史》第二九回:「要是告病,前后任大家推諉起來,就能了事嗎?」也作「推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