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266
詞典
6
分類詞匯
245
其它
15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事 → 叓事”轉(zhuǎn)換方式進行查詢。
共266,分18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5
6
7
8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國政
政治
修職
四科
勤政
內(nèi)朝
輔政
日歷
法宮
治中
五官
恭己
信書
郡政
共政
《國語辭典》:
國政(國政)
拼音:
guó zhèng
國家的政事?!度龂萘x》第三回:「公乃外郡刺史,素未參與國政?!?/div>
分類:
國政
國家
古代官名
官名
政事
正卿
《國語辭典》:
政治
拼音:
zhèng zhì
政就是眾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眾人的事便稱為「政治」。
分類:
政治
政事
治理
政府
得以
理國
國家
政黨
家所
施行
社會
清明
團體
措施
個人
在內(nèi)
內(nèi)政
國際關系
活動
《漢語大詞典》:
修職(修職)
(1).處理政事。職,事。
《
后漢書·光武紀下
》
:“有司修職,務遵法度。”
(2).盡職。 清
侯方域
《豫省試策三》
:“激之以不可遺之賞,則小賢將以其圖功者而爭修職也?!?/div>
分類:
盡職
政事
《國語辭典》:
四科
拼音:
sì kē
1.孔門四科。指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墩撜Z。先進》:「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顾?。邢炳。疏:「夫子門徒三千,達者七十有二,而此四科,唯舉十人者,但言其翹楚者耳。」
2.文體的四種形式。指奏議、書論、銘誄、詩賦。《文選。曹丕。典論論文》:「蓋奏議宜雅、書論宜理、銘誄尚實、詩賦欲麗。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div>
分類:
四科
詩文
人品
高宗
四等
時舉
舉薦
科目
東觀
德行
行舉
人才
奏議
四條
書論
四門學
言語
標準
政事
天民
孝悌
儒學
詩賦
力行
文學
大人
玄學
儒術
史學
強直
《國語辭典》:
勤政
拼音:
qín zhèng
勤于政事而不懈怠。《三國演義》第九一回:「囑其勤政馭下,善撫居民,勿失農(nóng)務?!?/div>
分類:
勤政
勤勞
政事
《國語辭典》:
內(nèi)朝(內(nèi)朝)
拼音:
nèi cháo
1.周代天子、諸侯朝見臣子分內(nèi)外朝,內(nèi)朝有二:一在路寢之庭?!抖Y記。文王世子》:「公族朝于內(nèi)朝,內(nèi)親也?!挂卜Q為「燕朝」。一在路門外?!抖Y記。玉藻》:「朝服以日視朝于內(nèi)朝?!?br />2.中宮,皇后的住處?!逗鬂h書。卷一○。皇后紀上。和熹鄧皇后紀》:「正位內(nèi)朝,流化四海?!?/div>
分類:
內(nèi)朝
中原
中宮
朝廷
皇后
諸侯
住處
政事
休息
場所
帝王
《國語辭典》:
輔政(輔政)
拼音:
fǔ zhèng
匡輔政事?!度龂萘x》第一三回:「吾有敗呂布之大功,輔政四年,多著勛績,天下共和?!?/div>
分類:
輔政
輔佐
佐治
治理
政事
《國語辭典》:
日歷(日曆)
拼音:
rì lì
記載年、月、日、星期和節(jié)氣、紀念日等的印刷物,一年一本,一日一頁。
分類:
日歷
史官
歷書
日記
按日
有年
記載
朝政
政事
事務
冊子
節(jié)氣
紀念日
纂修
國史
本子
依據(jù)
七夕
《國語辭典》:
法宮(法宮)
拼音:
fǎ gōng
正殿?!稘h書。卷四十九。晁錯傳》:「臣聞五帝神圣,其臣莫能及,故自親事,處于法宮之中,明堂之上。」唐。
李商隱
〈
韓碑
〉詩:「誓將上雪列圣恥,坐法宮中朝四夷?!?/div>
分類:
宮室
正殿
帝王
政事
《漢語大詞典》:
治中
治理政事的文書檔案。
《
周禮·春官·天府
》
:“凡官府鄉(xiāng)州及都鄙之治中,受而藏之,以詔王察羣吏之治。” 鄭玄 注引 鄭司農(nóng) 曰:“治中,謂其治職簿書之要?!?孫詒讓 正義引 江永 曰:“凡官府簿書謂之中,故諸
《官》
言‘治中’、‘受中’,
《小司寇》
‘斷庶民訟獄之中’,皆謂簿書,猶今之案卷也?!?/div>
分類:
治中
治理
政事
文書
書檔
檔案
《國語辭典》:
五官
拼音:
wǔ guān
1.人面目上的耳、目、口、鼻等器官的總稱。如:「五官分明」、「五官清秀」?!盾髯?。正名》:「五官簿之而不知,心徵之而無說?!?br />2.殷周時分掌政事的五個高級官職?!抖Y記。曲禮下》:「天子之五官,曰司徒、司馬、司空、司士、司寇,典司五眾?!埂俄n非子。五蠹》:「其帶劍者,聚徒屬,立節(jié)操,以顯其名,而犯五官之禁?!?br />3.五行之官。古代傳說中的五神?!蹲髠?。昭公二十九年》:「故有五行之官,是謂五官……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br />4.分司天、地、神、民、類物的五種官職?!秶Z。楚語下》:「于是乎有天、地、神、民、類物之官,是謂五官,各司其序,不相亂也?!?br />5.司歷之官,自唐迄清皆置之?!杜f唐書。卷四三。職官志二》:「乾元元年置五官,有春、夏、秋、冬、中五官之名。」
6.秦、漢時的武職。為皇帝的侍從官。如秦漢時有五官、左、右中郎將,東漢時有五官侍郎、五官郎中諸官。
分類:
人體
五行
分司
五官
官中
百官
宮中
中女
中郎將
女官
器官
時分
官名
分掌
中醫(yī)
醫(yī)學
政事
類物
五個
高級
官職
曹丕
建安
《漢語大詞典》:
五官郎
漢 時五官中郎將署下的屬官有五官中郎、五官侍郎、五官郎中,泛稱“五官郎”。
《
后漢書·百官志二
》
:“五官中郎將一人,比二千石。本注曰:主五官郎?!焙笥靡源Q宮廷侍衛(wèi)官。 唐
李白
《寒女吟》
:“一拜五官郎,便索 邯鄲 女。”
分類:
五官
官中
中郎將
中郎
屬官
侍郎
《國語辭典》:
恭己
拼音:
gōng jǐ
1.恭肅己身。《論語。衛(wèi)靈公》:「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2.強臣專政,天子無權?!顿Y治通鑒。卷六四。漢紀五十六。獻帝十年》:「時政在曹氏,天子恭己?!?/div>
分類:
恭謹
不問
律己
問政
政事
帝王
《漢語大詞典》:
信書(信書)
猶言信史。指紀錄皇帝言行和一朝政事的“實錄”。
《
舊唐書·宣宗紀
》
:“﹝ 李德裕 ﹞委國史於愛壻之手,寵秘文於弱子之身,洎參信書,亦引親昵?!?宋
曾鞏
《英宗實錄院謝賜御宴表》
:“伏遇皇帝陛下永懷先烈,務廣孝思。故因始於信書,俾特封於燕豆。” 宋
陸游
《除寶謨閣待制謝表》
:“置之儒館,命以信書?!?/div>
分類:
紀錄
言行
和一
一朝
朝政
政事
帝王
《漢語大詞典》:
郡政
一郡之政事。
分類:
一郡
政事
《漢語大詞典》:
共政
共掌政事。
《
續(xù)資治通鑒·南宋理宗端平二年
》
:“ 了翁 在朝凡六月,前后二十餘疏,皆當世急務。帝將引以共政,而忌者相與合謀排擯之,且言 了翁 知兵體國,乃命出視師。” 郭沫若
《中國史稿》
第二編第二章第四節(jié):“和 商 王一同掌握國家大權的還有其他一些大族的族長…… 商 王 盤庚 曾經(jīng)對當時的貴族統(tǒng)治階級講話,指出他們的祖先和 商 的先王有‘胥及逸勤’的‘共政’關系。”
分類:
政事
四節(jié)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