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文翁化俗
 
文翁教授
 
文翁儒化
 
文翁分符

相關人物
文翁


《漢書》卷八十九〈循吏列傳·文翁〉~3625~
文翁,廬江舒人也。少好學,通春秋,以郡縣吏察舉。景帝末,為蜀郡守,仁愛好教化。見蜀地辟陋有蠻夷風,文翁欲誘進之,乃選郡縣小吏開敏有材者張叔等十馀人親自飭厲,遣詣京師,受業(yè)博士,或?qū)W律令。減省少府用度,買刀布蜀物,赍計吏以遺博士。數(shù)歲,蜀生皆成就還歸,文翁以為右職,用次察舉,官有至郡守刺史者。又修起學官于成都市中,招下縣子弟以為學官弟子,為除更繇,高者以補郡縣吏,次為孝弟力田。常選學官僮子,使在便坐受事。每出行縣,益從學官諸生明經(jīng)飭行者與俱,使傳教令,出入閨閤??h邑吏民見而榮之,數(shù)年,爭欲為學官弟子,富人至出錢以求之。繇是大化,蜀地學于京師者比齊魯焉。至武帝時,乃令天下郡國皆立學校官,自文翁為之始云。

簡釋

文翁儒化:指官吏教化百姓,改易民風。唐杜甫《贈左仆射鄭國公嚴公武》:“諸葛蜀人愛,文翁儒化成?!?/p>

《國語辭典》:教授  拼音:jiào shòu
1.傳授知識、技藝。《紅樓夢》第一七、一八回:「那寶玉未入學堂之先,三四歲時已得賈妃手引口傳,教授了幾本書,數(shù)千字在腹內(nèi)了?!?br />2.職官名。宋、元以后府、州、縣學的學官,掌學校課試等職。后亦用為對教書先生的尊稱?!冻蹩膛陌阁@奇》卷二七:「五年之后,選了衢州教授?!?br />3.在大學及??埔陨蠈W校任教的教師中職級最高者。如:「他今年升了教授?!?/div>
《分類字錦》:顓門教授(顓門教授)
漢書儒林傳:嚴彭祖與顏安樂俱事眭孟,孟死,彭祖、安樂各顓門教授,由是公羊春秋有嚴、顏之學。
分類:
《高級漢語詞典》:訓蒙教授
教幼童的私塾先生
《國語辭典》:教授學(教授學)  拼音:jiào shòu xué
研究教學目的、材料與方法等原理原則的學問。
《國語辭典》:副教授  拼音:fù jiào shòu
大學教員的第二級,僅次于教授。如:「他目前在大學中是專任副教授。」
《國語辭典》:客座教授  拼音:kè zuò jiào shòu
因?qū)W有專長,應邀講學,不在員額編制內(nèi)的教授。通常以一學年為期限,期滿得申請續(xù)聘。
《國語辭典》:教習(教習)  拼音:jiào xí
1.教導講習?!侗笔贰>砥吡?。列傳。樊子蓋》:「今以二孫委公與衛(wèi)文升耳。宜選貞良宿德方幅者教習之?!?br />2.舊時指教師、老師。《紅樓夢》第一七、一八回:「原來賈薔已從姑蘇采買了十二個女孩子,并聘了教習,以及行頭等事來了?!埂段拿餍∈贰返谝黄呋兀骸杆f如今有片學堂里,已經(jīng)請了他做教習?!?/div>
《漢語大詞典》:訓授(訓授)
教授;傳授。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義解三·慧義:“后 西域 名僧多投止此寺,或傳譯經(jīng)典,或訓授禪法?!?宋 曾鞏 《勸學詔》:“若訓授無方而取舍失實,亦將論其罰焉?!?明 唐順之 《章孺人傳》:“至於訓授諸子書,則縷縷竟朝夕,其語有外傳所不能詳者?!?/div>
分類:教授傳授
《漢語大詞典》:教肄
教學;教授。文選·王屮〈頭陀寺碑文〉:“既而方廣東被,教肄南移?!?呂延濟 注:“教肄,謂教人習法也。肄,習也。” 宋 曾鞏 《宜黃縣縣學記》:“夫及良令之時,而順其慕學發(fā)憤之俗,作為宮室教肄之所,以圖書器用之需,莫不皆有,以養(yǎng)其良材之士。”《元典章新集·禮部·學?!?/span>:“許令路府於贍學錢糧內(nèi)置備、選擇習古樂師,教肄生徒,以供春秋祭祀?!?/div>
分類:教學教授
《漢語大詞典》:誨授(誨授)
猶教授。 漢 蔡邕 《太尉楊公碑》:“公承夙緒,世篤儒教,以 歐陽 尚書、 京氏 誨授,四方學者自遠而至,蓋踰三千。”
分類:教授
《漢語大詞典》:施授
傳授;教授。 郭沫若 《天才與教育》:“為父母兄姐的人有應該施授的義務,為兒女弟妹的人有應該享受的權(quán)利的?!?/div>
分類:傳授教授
《國語辭典》:訓練(訓練)  拼音:xùn liàn
1.操練兵士。唐。杜甫 奉寄章十侍御詩:「指麾能事回天地,訓練強兵動鬼神?!埂缎绿茣?。卷一三六。李光弼傳》:「吾處兵間久,今始識訓練法。」
2.經(jīng)由有計畫、有步驟的指導,使受訓者具有某種特長或技能的教育方法。
《國語辭典》:樂育(樂育)  拼音:lè yù
語出《詩經(jīng)。小雅。菁菁。序》:「菁菁者莪,樂育材也。君子能長育人材,則天下喜樂之矣?!怪笜酚谂嘤?、教導。明。宋濂〈送陳彥正教授之官富州〉詩:「菁菁我臺萊,一一思樂育?!?/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