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仰憑(仰憑)
憑借,依靠。仰,表敬之詞。 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四:“近雖仰憑威靈,得摧丑豎,斬擒不多,脫復(fù)高曳長縑,虛張功捷,尤而效之,其罪彌甚?!?/div>
《漢語大詞典》:昭假
向神禱告,昭示其誠敬之心以達于神。《詩·大雅·云漢》:“大夫君子,昭假無贏。” 毛 傳:“假,至也?!?馬瑞辰 通釋:“言誠能昭假於天,其感應(yīng)之理無有贏差者?!庇?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385' target='_blank'>《周頌·噫嘻》:“噫嘻 成王 ,既昭假爾?!币徽f,明告。 高亨 注:“昭,明也。假,讀為嘏,告也?!庇忠徽f,招請。見 郭沫若 《讀了關(guān)于〈周頌·噫嘻篇〉的解釋》。《后漢書·馮異傳》:“昔我 光武 受命中興,恢弘圣緒,橫被四表,昭假上下,光耀萬世。”
《漢語大詞典》:靈神(靈神)
(1).猶神靈。《后漢書·胡廣傳》:“竊見詔書以立后事大,謙不自專,欲假之籌策,決疑靈神。篇籍所記,祖宗典故,未嘗有也?!?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54796' target='_blank'>《宋史·樂志十二》:“靈神峻密,祀事寅恭。” 元 無名氏 《神奴兒》第四折:“便不念自家骨肉自家親,也須知舉頭三尺有靈神?!?br />(2).靈驗,靈應(yīng)。 賀敬之 丁毅 等《白毛女》第五幕第一場:“ 穆仁智 也說過:‘ 白毛仙姑 有靈神,四方黎民莫胡行。’”
(3).指人的精神。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四五:“樂極消靈神,哀深傷人情。”
《漢語大詞典》:直情
(1).剛直的性情。
(2).猶直率。 賀敬之 等《慣匪周子山》第二場第二小場:“ 楊國保 :‘那好,我早就知道你是個明白人么,你還有什么話,直情地說?!?/div>
《國語辭典》:拜禮(拜禮)  拼音:bài lǐ
1.接受人家禮拜后回贈的禮物?!秲号⑿蹅鳌返诙嘶兀骸赴怖蠣斠娞p了媳婦拜禮,便滿面正氣,拈著小胡子兒叫道:『來,把我給大奶奶那分東西拿來?!弧挂卜Q為「拜見禮」。
2.拜謝。《史記。卷四七??鬃邮兰摇罚骸赋谷似缚鬃?,孔子將往拜禮。」
《漢語大詞典》:負墻(負牆)
(1).古時與尊者言談畢,退至于墻,肅立,以示避讓尊敬之意。《禮記·孔子閑居》:“ 子夏 蹶然而起,負墻而立,曰:‘弟子敢不承乎?!焙笠蛑妇蛯W(xué)。 宋 葉適 《祭陳君舉中書文》:“暴名如雷,新語如風(fēng),宿老負墻,豪雋景從,而時文靡然由之一變,遂為多士之宗?!?明 湯顯祖 《太學(xué)同游記敘》:“然且宛孌酬懷,徊皇就義,況乃負墻於一師,營道而同術(shù)?!?br />(2).靠著墻。 清 曾國藩 《歐陽氏姑婦節(jié)孝家傳》:“ 劉孺人 即怒,節(jié)母負墻竦懼,節(jié)婦從容改為,以適厥指。” 清 黃遵憲 《寄題陳氏崝廬》詩:“負墻一病叟,吞聲幾欲哭。”
(3).謂用背抵住墻壁。
《國語辭典》:言明  拼音:yán míng
把條件說清楚明白。如:「所有規(guī)定應(yīng)事先言明,日后才不會有疑問產(chǎn)生。」。
《國語辭典》:名諱(名諱)  拼音:míng huì
尊長或所尊敬的人的名字。晉。束皙勸農(nóng)賦〉:「條牒所領(lǐng),注列名諱?!埂抖膛陌阁@奇》卷四:「有一鄉(xiāng)宦,姓楊,是本朝甲科,后來沒收煞,不好說得他名諱?!?/div>
《漢語大詞典》:榮愿(榮願)
猶至愿,最大的心愿。榮,表敬之詞。 宋 王安石 《辭南郊陪位表》:“自致惓惓之義,實有素情;再瞻穆穆之容,豈非榮愿!”
分類:心愿敬之
《漢語大詞典》:繡絲(繡絲)
語出 唐 李賀 《浩歌》:“買絲繡作 平原君 ,有酒惟澆 趙州 土。”后以“繡絲”為對人表示崇敬之典。 清 趙翼 《拜袁揖趙哭蔣圖》詩:“繡絲已肖 平原 像,聞笛兼下 山陽 淚?!?康有為 《與菽園論詩兼寄任公孺博曼宣》詩:“一代才人孰繡絲,萬千作者億千詩?!?/div>
《漢語大詞典》:拜送
(1).古代的一種禮儀。謂賓客拜受所敬之酒后,主人拜而送之入席。禮記·鄉(xiāng)飲酒義:“拜至、拜洗、拜受、拜送、拜既,所以致敬也。” 孫希旦 集解:“拜送者,賓既受爵,主人於阼階上拜送也。”
(2).拜而相送。梁書·傅岐傳:“ 岐 后去縣,民無老小,皆出境拜送,啼號之聲,聞於數(shù)十里?!?/div>
《國語辭典》:窮漢(窮漢)  拼音:qióng hàn
貧困的男子。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二折:「還再與他些財禮錢,那老子是個窮漢,必然肯許我?!埂抖膛陌阁@奇》卷一六:「劉元八郎是個窮漢,與他些東西,買他口靜罷!」
《漢語大詞典》:拜識(拜識)
(1).拜見認識。《元典章·臺綱二·禁治察司等例》:“任所并巡按去處,并不得拜識親眷,因而受人獻賀財物,如違,以贓論?!?span id="njyr1du" class="book">《水滸傳》第九四回:“只因無個門路,不獲拜識尊顏。” 歐陽予倩 《桃花扇》第一場:“想不到江湖上有這樣磊落光明的豪杰,那一定要去拜識?!?br />(2).結(jié)拜兄弟;要好朋友。 賀敬之 等《慣匪周子山》第一場:“我在民團上拜識可多哩?!?/div>
《漢語大詞典》:訓(xùn)恭(訓(xùn)恭)
謂遵行恭敬之道。文選·張衡〈東京賦〉:“降至尊以訓(xùn)恭,送迎拜乎三壽。” 李善 注:“左傳曰:‘享以訓(xùn)恭儉。’” 高步瀛 義疏:“左傳,見《成十二年》。‘恭’作‘共’……詩·卷耳 孔 疏、儀禮·燕禮 賈 疏引皆作‘恭’?!?唐 張郊 《對升高判》:“經(jīng)有紊,檟楚收威,實長者之訓(xùn)恭,何薄言之速訟?!?/div>
《漢語大詞典》:潔祀(潔祀)
潔敬之祀。謂誠心祭祀。《孔叢子·論書》:“ 孔子 曰:‘所宗者六,皆潔祀之也。’”《宋史·樂志八》:“寅恭潔祀,博厚皇祇?!?/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