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周文王


《禮記·文王世子》
「文王之為世子,朝于王季日三,雞初鳴而衣服,至于寢門外,問內(nèi)豎之御者曰:『今日安否何如?』內(nèi)豎曰:『安。』文王乃喜。及日中又至,亦如之,及莫又至,亦如之。其有不安節(jié),則內(nèi)豎以告文王,文王色憂,行不能正履,王季復(fù)膳,然后亦復(fù)初。食上,必在視寒煖之節(jié),食下,問所膳?!?/span>

例句

雞鳴常問膳,今恨玉京留。 王維 恭懿太子挽歌五首

典故
莘渭
 
載同歸

相關(guān)人物
伊尹(名摯,又名阿衡)
 
周文王
 
太公望


《史記》卷三十二〈齊太公世家〉~478~
于是周西伯獵,果遇太公于渭之陽,與語大說,曰:「自吾先君太公曰『當(dāng)有圣人適周,周以興』。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构侍栔弧柑梗d與俱歸,立為師。

例句

賢多隱屠釣,王肯載同歸。 杜甫 傷春五首

典故
鬻熊師

相關(guān)人物
周文王
 
鬻熊


《春秋左傳·僖公二十六年》
「夔子不祀祝融與鬻熊?!箷x·杜預(yù)注:「祝融,高辛氏之火正,楚之遠(yuǎn)祖也。鬻熊,祝融之十二世孫?!?/span>
《史記》卷四十《楚世家》
周文王之時,季連之苗裔曰鬻熊。鬻熊子事文王,蚤卒。其子曰熊麗。熊麗生熊狂,熊狂生熊繹。熊繹當(dāng)周成王之時,舉文、武勤勞之后嗣,而封熊繹于楚蠻,封以子男之田,姓氏,居丹陽。楚子熊繹與魯公伯禽、衛(wèi)康叔子牟、晉侯燮、齊太公子呂伋俱事成王?!迥辏ルS。隨曰:「我無罪?!钩唬骸肝倚U夷也。今諸侯皆為叛相侵,或相殺。我有敝甲,欲以觀中國之政,請王室尊吾號?!闺S人為之周,請尊楚,王室不聽,還報楚。三十七年,楚熊通怒曰:「吾先鬻熊,文王之師也,蚤終。成王舉我先公,乃以子男田令居楚,蠻夷皆率服,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為武王,與隨人盟而去。于是始開濮地而有之。

例句

跡參前馬圣,名綴鬻熊師。 張說 贈趙公

典故
周王夢
 
相關(guān)人物
周文王


《禮記·文王世子》
「文王謂武王曰:『女何夢矣?』武王對曰:『夢帝與我九齡?』」文王曰:『女以為何也?』武王曰:『西方有九國焉,君王其終撫諸?!晃耐踉唬骸悍且病9耪咧^年齡,齒亦齡也。我百,爾九十,吾與爾三焉?!晃耐蹙攀吣私K。武王九十三而終。」東漢·鄭玄注:「九齡,九十年之祥也。」

例句

豈比周王夢,徒言得九齡。 李頻 府試?yán)先诵且?/a>

典故
周王壽考

相關(guān)人物
周文王


《毛詩正義》卷十六之三〈大雅·文王之什·棫樸〉~557~
倬彼云漢,為章于天。周王壽考,遐不作人。追琢其章,金玉其相。勉勉我王,綱紀(jì)四方。東漢。鄭玄箋:「周王,文王也。文王是時九十馀矣,故云壽考?!?/span>
《國語辭典》:周文王  拼音:zhōu wén wáng
帝號。姓姬名昌,生卒年不詳。商紂時為西伯,建國于岐山之下,積善行仁,政化大行,因崇侯虎向紂王進(jìn)讒言,而被囚于羑里,后得釋歸。益行仁政,天下諸侯多歸從,子武王有天下后,追尊為文王。
《漢語大詞典》:文王操
樂府琴曲名。傳為 周文王 所作。樂府詩集·琴曲歌辭一·文王操 宋 郭茂倩 題解:“《琴操》曰:‘ 紂 為無道,諸侯皆歸 文王 ,其后有鳳凰銜書於郊, 文王 乃作此歌。’ 謝希逸 《琴論》:‘《文王操》, 文王 作也?!?span id="7urqobx" class="book">《太平御覽》卷八四引 漢 桓譚 新論:“《文王操》者…… 文王 躬被法度,陰行仁義,援琴作操,故其聲紛以擾,駭角震商?!?/div>
《國語辭典》:文王課(文王課)  拼音:wén wáng kè
以錢幣代替蓍草的占卦法。文王演易,此占法以易為主,故稱為「文王課」。
《國語辭典》:文王有聲(文王有聲)  拼音:wén wáng yǒu shēng
《詩經(jīng)。大雅》的篇名。共八章。根據(jù)〈詩序〉:「文王有聲,繼伐也。武王能廣。文王有聲,卒其伐功也。」或亦指文王遷豐,武王遷鎬之詩。首章二句為:「文王有聲,遹駿有聲?!?/div>
《漢語大詞典》:荊文王
楚文王。例如:荊文王恐其害己也?!?a target='_blank'>韓非子·五蠹》
《國語辭典》:三王  拼音:sān wáng
夏、商、周三代開國君王。一說夏禹、商湯、周文王;一說夏禹、商湯、文王、武王?!段倪x。賈誼。過秦論》:「上以安主體,下以便萬民,則五帝三王之道,可幾而見也?!顾?。歐陽修縱囚論〉:「是以堯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div>
《國語辭典》:王公  拼音:wáng gōng
1.天子與諸侯?!吨芏Y。冬官考工記》:「坐而論道,謂之王公?!箷x。左思蜀都賦〉:「蕡實時味,王公羞焉?!?br />2.王爵與公爵。指顯貴的爵位?!兑捉?jīng)。蠱卦。上九》:「不事王公,高尚其事?!?jié)h。馬融長笛賦〉:「王公保其位,隱處安林薄?!?br />3.清代滿蒙各旗首領(lǐng)封爵的統(tǒng)稱。
《國語辭典》:陰德(陰德)  拼音:yīn dé
1.不被人知道的德行?!稘h書。卷七四。丙吉傳》:「臣聞:有陰德者必饗其樂以及子孫?!埂度辶滞馐贰返谌幕兀骸杆易嫔蠋资嗅t(yī),廣積陰德,家里也掙了許多田產(chǎn)?!挂卜Q為「陰功」、「陰騭」。
2.主管宮內(nèi)的事。《禮記?;枇x》:「天子理陽道,后治陰德?!?/div>
《國語辭典》:三圣(三聖)  拼音:sān shèng
三位圣人:(1)伏羲、文王、孔子?!稘h書。卷三○。藝文志》:「人更三圣?!诡亷煿抛⒁f昭曰:「伏羲、文王、孔子?!?2)堯、舜、禹。漢。董仲舒 元光元年舉賢良對策:「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變,道亦不變,是以禹繼舜、舜繼堯,三圣相受而守一道。」(3)文王、武王、周公?!稘h書。卷一四。諸侯王表。序》:「昔周監(jiān)于二代,三圣制法。」唐。顏師古。注:「三圣謂文王、武王及周公也?!?4)夏禹、周公、孔子?!睹献印k墓隆罚骸肝乙嘤诵?、息邪說、距诐行、放淫辭,以承三圣者。」?jié)h。趙岐。注:「孟子言我亦欲正人心、距诐行,以奉禹、周公、孔子也。」
《漢語大詞典》:問膳(問膳)
古禮,父母進(jìn)食,人子侍側(cè),問膳食如何。語本禮記·文王世子:“食上,必在視寒煖之節(jié);食下,問所膳?!?鄭玄 注:“問所食者?!?唐 王維 《恭懿太子挽歌》之二:“雞鳴常問膳,今恨玉京留。” 宋 梅堯臣 《送弟赴和州幕》詩:“ 歷陽 況與吾廬近,春穀休言問膳難?!眳⒁姟?問安視膳 ”。
《國語辭典》:問安視膳(問安視膳)  拼音:wèn ān shì shàn
語本《禮記。文王世子》:「文王之為世子,朝于王季日三,雞初鳴而衣服,至于寢門外,問內(nèi)豎之御者曰:『今日安否何如?』內(nèi)豎曰:『安?!晃耐跄讼?。及日中又至,亦如之?!成希卦谝暫?jié),食下,問所膳?!贡局赶蚋改刚埌玻⒂H自侍奉父母進(jìn)膳食。后以問安視膳泛指子女奉養(yǎng)父母的孝禮?!顿Y治通鑒。卷二四五。唐紀(jì)六十一。文宗開成元年》:「溫諫曰:『太子當(dāng)雞鳴而起,問安視膳,不宜專事宴安!』」
《漢語大詞典》:九齡(九齡)
(1).九歲。 漢 揚(yáng)雄 《法言·問神》:“育而不秀者,吾家之 童烏 乎?九齡而與我玄文?!?晉 陶潛 《責(zé)子》詩:“ 通 子垂九齡,但念梨與栗。”
(2).指九十歲。語本禮記·文王世子:“ 文王 謂 武王 曰:‘女何夢矣?’ 武王 對曰:‘夢帝與我九齡?!?文王 曰:‘女以為何也?’ 武王 曰:‘西方有九國焉,君王其終撫諸?!?文王 曰:‘非也!古者謂年齡,齒亦齡也。我百、爾九十,我與爾三焉?!?文王 九十七乃終, 武王 九十三而終。” 鄭玄 注:“九齡,九十年之祥也?!焙笠隇殚L壽。 唐 殷寅 《玄元皇帝應(yīng)見賀圣祚無疆》詩:“言因六夢接,慶葉九齡傳?!?宋 范成大 《別擬太上皇帝挽歌詞》:“如何千萬壽,不待九齡終?!?span id="ebe2twz" class="book">《掃迷帚》第二回:“在 文王 之告 武王 曰,夢帝錫九齡,不賜 管 蔡 ,是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