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釣渭(釣渭)
指 周 呂尚 垂釣于 渭水 遇 文王 事。 唐 韓愈 《叉魚》詩:“如 棠 名既誤,釣 渭 日徒消?!?錢仲聯(lián) 集釋引 顧嗣立 曰:“史記·齊太公世家:‘ 呂尚 年老漁釣, 周西伯 出獵,遇於 渭 之陽?!?宋 葛立方 韻語陽秋卷十八:“史臣至比之為筑巖釣 渭 ,亦過矣哉?!眳⒁姟?釣川 ”。
《漢語大詞典》:釣川(釣川)
釣于河上。比喻以利祿吸引人才。太平御覽卷八三四引六韜:“ 呂尚 坐芧以漁, 文王 勞而問焉。 呂尚 曰:‘魚求於餌,乃牽其緡;人食於祿,乃服於君。故以餌取魚,魚可殺;以祿取人,人可竭。以小釣釣川,而擒其魚;中釣釣國,而擒其萬國諸侯?!焙笥脼榈涔?。 唐 駱賓王 《釣磯應(yīng)詰文》:“形坐 磻溪 之石,兆應(yīng) 滋水 之璜。夫如是者,將以釣川耶?將以釣國耶?” 唐 司空圖 《上考功》:“方啟釣川之兆,俄纏罷市之悲?!?/div>
《國語辭典》:易經(jīng)(易經(jīng))  拼音:yì jīng
書名。由伏羲制卦,文王系辭,孔子作十翼。共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易經(jīng)的內(nèi)容最早只是記載大自然、天文和氣象等的變化,古代帝王作為施政之用,百姓用為占卜事象。至孔子作傳,始為哲理的書,是儒家的重要典籍。也稱為「羲經(jīng)」、「周易」。
《國語辭典》:維清(維清)  拼音:wéi qīng
《詩經(jīng)。周頌》的篇名。共一章。根據(jù)〈詩序〉:「維清,奏象舞也?!够蛞嘀讣牢耐踔?。本章二句為:「維清緝熙,文王之典?!?/div>
《漢語大詞典》:易系(易繫)
易·繫辭。又名《繫辭傳》。相傳 文王 、 周公 作辭,系于卦爻之下,后 孔子 作《繫辭傳》,通論一經(jīng)的大體。 漢 王符 潛夫論·五德志:“故略依《易繫》,記 伏羲 以來,以遺后賢。”
《國語辭典》:平原君  拼音:píng yuán jūn
戰(zhàn)國趙武靈王的兒子。(?~西元前351)名勝,封于平原,故稱為「平原君」。喜賓客,食客多至數(shù)千人,為戰(zhàn)國當(dāng)時有名的四公子之一,亦為趙之名相。
《國語辭典》:玉璜  拼音:yù huáng
1.半圓形的玉,狀如璧之半。
2.周文王到磻溪拜見呂望,呂望說:「我釣到玉璜。上面刻著:『周受命,呂佐檢,德合于今昌來提。』」見《尚書大傳。卷二。西伯戡耆》。后人即以玉璜指帝王求訪賢臣輔佐之事。北周。庾信周故大將軍趙公墓志銘〉:「時逢下武,玉璜撥亂?!?/div>
《漢語大詞典》:二舞
指文、武二舞。本為 周 文王 、 武王 之樂制,后代帝王亦多沿用。新五代史·晉高祖紀:“十一月丙子,冬至,始用二舞?!?span id="whrolvf" class="book">《資治通鑒·隋文帝開皇九年》:“調(diào)五音為五夏、二舞、登歌、房內(nèi)十四調(diào),賓祭用之?!?胡三省 注:“二舞,文、武二舞?!?/div>
分類:文王樂制
《漢語大詞典》:九賢(九賢)
(1).九個賢人。指 堯 舜 時九官: 禹 、 皋陶 、 契 、 后稷 、 伯夷 、 夔 、 龍 、 倕 、 益 。 漢 劉向 新序·雜事二:“昔者, 唐虞 崇舉九賢布之於位而海內(nèi)大康?!?晉 陸云 《嘲褚常侍文》:“九賢翼世,而有命既集;五子佐時,匡霸以濟。”
(2).九個賢人。指 堯 、 舜 、 禹 、 文王 、 皋陶 、 啟 、 契 、 史皇 、 羿 等九人。見《淮南子·修務(wù)訓(xùn)》
《漢語大詞典》:熊飛(熊飛)
宋書·符瑞志上:“﹝ 文王 ﹞將畋, 史徧 卜之曰:‘將大獲,非熊非羆,天遺汝師以佐 昌 ?!?span id="au66dng" class="book">《史記·齊太公世家》作“非虎非羆,所獲霸王之輔”。 文王 卜此吉兆,后遇 呂尚 于 渭 之陽。后人訛“非”為“飛”,因以“熊飛”謂隱士出山佐世之典。 唐 王勃 《上劉右相書》:“寵冠齋壇,東向舉熊飛之策?!?清 惜秋 《維新夢》:“二千餘年鈞天醉,卿云復(fù)旦,才夢見了熊飛。”
《漢語大詞典》:臧丈
莊子寓言中的人物。指 姜太公 。 文王 至 臧 地巡視,見一丈夫釣,乃授政于 臧丈人 ,三年而國家大治; 文王 問可否擴而廣之,以至統(tǒng)治整個天下, 臧丈人 當(dāng)夜逃遁。見莊子·田子方。后因用以為典。 南朝 陳 徐陵 《東陽雙林寺傅大士碑銘》:“德秀 臧丈 ,風(fēng)高 廣 成?!?/div>
《漢語大詞典》:呂渭
即 呂尚 ( 太公望 )。相傳其未遇 文王 之前曾釣于 渭 濱,故稱。 宋 羅泌 路史·后紀四·炎帝下:“ 商 周 之際,有 呂渭 ,字 子牙 ……四友與居, 文王 見之, 呂 遯陳以釣道,遂成 周 業(yè)。是為 太公望 、 師尚父 。”
《國語辭典》:牖里  拼音:yǒu lǐ
地名。在今河南省湯陰縣北。為商紂囚禁文王的地方。也作「羑里」。
《漢語大詞典》:昌戶
指 周文王 ( 姬昌 )的門庭。傳說 文王 誕日,有赤雀銜丹書止于門庭的祥瑞。丹書戒言應(yīng)以仁義守天下。史記·周本紀“﹝ 太任 ﹞生 昌 ,有圣瑞” 張守節(jié) 正義引《尚書帝命驗》:“季秋之月甲子,赤爵銜丹書入于 酆 ,止于 昌 戶。其書云:‘敬勝怠者吉,怠勝敬者滅,義勝欲者從,欲勝義者兇……以仁得之,以仁守之,其量百世?!?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隋書·音樂志上》:“假令巢侔 軒 閣,集同 昌 戶,猶當(dāng)顧循寡德,推而不居?!?/div>
《漢語大詞典》:顛夭(顛夭)
西周 初輔佐 文王 的大臣 泰顛 和 閎夭 的并稱。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論“應(yīng)變將略” 裴松之 注引 晉 王隱 《蜀記》:“昔在 顛 夭 ,有名無跡,孰若吾儕,良籌妙畫?”后亦以“顛夭”借指輔國有政績的大臣。 唐 韓愈 《赴江陵途中寄贈三學(xué)士》詩:“復(fù)聞 顛 夭 輩,峨冠進鴻疇?!?/div>
《國語辭典》:周武王  拼音:zhōu wǔ wáng
帝號。姓姬名發(fā)。在位十九年。文王之子,生卒年不詳。因商紂暴虐無道,乃率領(lǐng)諸侯伐商,大戰(zhàn)于牧野,敗紂而代有天下,都鎬京。